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30-140(第4/36页)

年不回去的原因了么?”

    小少爷歪了歪头,做出思考状,笑道:“我说先生老大不小的也没成家,既没有媳妇儿也没有孩子,我就多留些天陪陪先生呀。”

    萧先生不但不生气,反而惊讶地看着他,“阿恒,你居然、也会开玩笑!”

    小少爷笑起来,笑声清越,不见半点忧伤。

    他本来就很会讲笑话,珍珠说他比阿年会讲!

    他把书合上,专心跟先生聊天,“先生,你说张公公会在阿年家住几天吗?”

    这样阿年就有时间写信,可以请张公公帮忙捎回来呢。

    萧先生摇头:“张公公一夜都不会住的,他会想办法尽快赶回来。”

    小少爷有点遗憾,手撑着腮有些出神。

    他好想阿年、珍珠他们呀。

    萧先生看他出神的样子,“阿恒,你帮先生个忙?”

    小少爷:“嗯?”

    萧先生:“为师没扛过陛下的纠缠,答应教太子殿下,要不你陪殿下读……两年书?”最后声音几不可闻,一副很是歉疚的样子。

    果然,小少爷瞪圆了漂亮的眼睛,“先生!”

    先生,用珍珠的话说,你脑子被门夹了?

    不是小少爷自夸,殿下和他同岁,却比他顽劣一百倍一千倍!

    谁都不想要这样的学生!

    谁也不想要这样的同学!

    即便他是尊贵的太子殿下!

    比起太子,他宁愿要一百个谢肃当同窗,更何况他连一个谢肃都不想要呢。

    他要回豆腐村,他要阿年、珍珠、宝儿、陈琦、二蛋……

    萧先生殷切地看着他。

    小少爷叹气,肩头垮下来,“先生,我要去北地呀,不能帮你的。”

    萧先生笑道:“可以的,我会亲自跟谢侯谈,再让陛下和谢相爷做说客,想必他会给几分薄面。你现在还小,也不可能出使草原,去雁门关有何用?读书在哪里不能读?你是我的学生,我自然要亲自教,他们想教为何不能留在京城?”

    小少爷一怔,瞬间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包裹住。

    他起身,绕过书案扑到萧先生的怀里,大声道:“先生,你为了我委屈自己,先生,对不起,可是我好感动。”

    珍珠说你感激谁就要说出来让人家知道,人家才会更喜欢你。

    你生气你也要骂出来让对方知道,对方才不敢继续欺负你。

    他不能骂,但是他可以跟先生说感激,他多希望先生是他的亲爹!

    在他看来让先生给太子当老师,比他去北地更可怕。

    陛下从善如流,殿下就是一流不流。

    萧先生抱住阿恒,像哄小孩子一样轻拍他的后背,笑道:“阿恒,我当你答应啦。”

    谢恒学着宝儿那样孩子气地嘟嘴,“先生怎么不跟陛下建议让阿年一起来做陪读?”

    萧先生:“我就怕陛下也有此意呢。裴家毕竟只是普通人家,没经历过那些阵仗,贸然涉足很容易被人欺负,若是影响了他们本来的发展轨迹,倒是不美。”

    谢恒本就说孩子气的话,听先生的意思也很认可。

    还是让裴叔好好读书,按部就班参加科举,从科举走出来的家族不管以前多贫寒,也没人敢轻视的。

    可若是直接皇恩浩荡,不管本身多纯良正直,也会被人贬损成谄媚之徒。

    不好!

    萧先生又和小少爷促膝长谈,让他帮自己琢磨一下怎么教导太子那个顽劣孩童。

    “为师虽善学问,却不会教顽童,不敢贸然进宫给太子授课,头大得很。”

    说到底太子如此顽劣,皇帝要负多半责任。

    孩子最会察言观色,感知环境对自己的好坏,若是让他知道自己有任性跋扈的特权,那他只会变本加厉。

    这时候就需要严父、严师,可惜陛下因为自己幼年的经历,加之性格宽厚,对这唯一的儿子格外宽和纵容。

    皇帝倒是认可近朱者赤的观念,给太子安排学识最渊博的大学士们做老师。

    可惜,他怕儿子读书累,八岁才启蒙,还吩咐老师们对太子不要太严厉,不要讲太多书,不要布置太多功课,不要……

    刚开蒙那俩月,太子新鲜,也不清楚皇帝和先生们的底线,正经读了几天书,后面一次次试探,发现先生非常宽松,父皇也不严厉,似乎对他读书没有太多要求,那他哪里肯好好读书?

    不但不正经读书,还越发顽劣,欺负老师们。

    于是学识渊博、人品方正的大学士们不但没能让太子近朱者赤,反而屡屡被他捉弄欺负。

    这不,去岁冬天太子殿下又在杨大学士的课上睡觉,还故意打呼噜,把书本上画满打架的小人儿!

    他特意把自己画上去,一会儿打漠西可汗,一会儿打海上倭寇,一会儿獠子部跪地向他喊爷爷饶命。

    杨学士生气,让他起来罚站,他直接站到桌子上去大喊孤乃大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将军,要排兵布阵、撒豆成兵!

    杨学士让他坐下,看书,他又偷偷爬到桌下,用剪刀剪破老师臀部的裤子,美其名曰让小老师放放风儿!

    杨学士被他气得猛灌茶水,频频去净房,他又偷偷跟着老师去净房,偷走老师的裤腰带!

    杨大学士被他气得眼冒金星、头也要秃了,提着裤子跟皇帝哭求致仕,要告老还乡!不做官了!

    皇帝好说歹说,允许他辞去太子老师的职务才给他安抚住。

    而新配的几个小太监,小德子、小顺子、小全子和小才子倒是不错,既能带着殿下玩也能规劝殿下。

    可殿下贪玩,只愿意和他们玩,不愿意听规劝,要是劝多了就烦,还要给他们赶回乡下去。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皇帝也有些着急,只得再一次跟萧先生提出请为太子师的意思。

    之前大学士们怕萧先生抢他们太子老师的位置,现在他们巴不得萧先生担任主讲师。

    杨学士将太子少傅都让出来了!

    不干了!

    爱咋咋地。

    以前萧先生不肯,说自己才疏学浅,不配为太子师,实际是……瞧不上太子,觉得自己教不了顽童,不想自寻烦恼。

    现在萧先生为了把弟子留在京城不得不答应教太子读书,因为皇帝拜他为太子少傅,让他亲自为太子安排伴读。

    他想让阿恒做太子伴读,如此便不必去苦寒的北地。

    即便如此,他也不敢立刻给太子上课,以需要时间亲自考核伴读为由将太子上学的时间延后。

    在萧先生看来太子读多少书、有多少学问是次要的,若是他性格坚毅、品性端正、能听得进众臣劝谏,即便学问一般问题也不大,反正政务有朝臣处理,他只需要深谙帝王之术,能熟练平衡朝堂势力加以利用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