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90-100(第40/42页)

 蔺承君看他那不值钱的样儿,也没笑话他。

    有点羡慕。

    若是沈娘子肯去府城,他愿意真诚以待。

    很快靳老爹得了儿子的信儿,也没坐马车,一路小跑着过来,兴高采烈地:“沈老板,有好吃的没?”

    沈宁真是服了这老头儿,你家开着高档酒楼,什么山珍海味没有?

    靳老爹特意没吃午饭,就等着沈宁这里有好吃的呢。

    沈宁就让后厨给他煮了一碗方便面,加一小块牛油火锅料,放进去一个荷包蛋,再放上一把小油菜。

    当地冬天冷,小青菜并不能顺利露地度过腊月,不过这会儿小青菜还是有的。

    只不过不管饱,乡下很少种,只有这些大酒楼才会跟城郊菜农订。

    后厨还问呢,“老爷子,要不要加两片火腿?”

    靳老爹摆手,“不要不要,不纯粹了。”

    他端起砂锅放在自己面前,又看看沈宁和蔺承君,“两位老板怎么不尝尝?”

    他让厨子赶紧给两位老板也煮一锅。

    沈宁是不馋,张氏是午饭吃太多撑得慌。

    蔺承君是要尝尝的,毕竟他要做这个生意,但是这一锅是他们一起吃的,老爷子你自己霸占几个意思?

    靳老爹让厨子赶紧再煮一锅,大家都尝尝,还让儿子别抠搜。

    于是大家就看着靳老爹品尝新式方便面。

    靳老爹用他白胖的手握着乌木筷子,挑起一筷子弯曲的方便面,赞叹道:“这面长得就独特,弯弯曲曲的,瞅着像洋面。”

    当地管番邦来的东西叫“番”什么,如果是海外来的就叫“洋”什么。

    洋人大多头发弯曲,靳老爹对此印象深刻。

    沈宁几个笑起来。

    靳老爹还舍不得吃呢,刚出锅,很烫,他吹吹,闻了闻,继续点评:“带着独特的面香、牛油香、鸡蛋香,和挂面、手擀面、拉面又不一样,油汪汪的,是油炸的,好东西。”

    “这面你瞅瞅,晶莹剔透的,当贡品都很上档次的。”

    说着他啊呜一口吸溜炫进嘴里。

    “嗯嗯。”他大口嚼面,“吸溜吸溜”,“好吃,香!真香!香而不腻,我能天天吃、顿顿吃!放心吧,这面绝对受欢迎!”

    张氏被他吃得又饿了。

    蔺承君自然不好从靳老爹嘴里抢吃的,可闻着这独特的香气,他也的确感觉饿了。

    靳老板不管,直接拿个碗从他爹的砂锅里抢面吃,惹得靳老爹直吹胡子瞪眼。

    看父子俩吃出一桌人的热闹气势,众人都有点馋了。

    沈宁帮他分散注意力,“可以切一些蔬菜碎,像胡萝卜、葱花、香菜、香菇什么的,晒干了冬天在北方用麻袋就可以贮藏,煮面的时候撒一把,也有菜搭配。”

    被沈宁这么一提醒,靳老爹:“快,把腌白菜和腐乳给我拿过来,配着肯定更好吃。”

    可不么,腐乳下饭,腌白菜爽口开胃,就没个不好吃的。

    靳老爹自己干掉一锅面,摸着肚子满足地打个饱嗝,“沈老板,你一定是厨神下凡。这个面贵一些我也愿意天天吃。”

    赚了钱不就是享受的么?

    他吃得起!

    他对靳老板道:“以后我过寿,长寿面就安排这个。”

    沈宁脑补了一下,这些有钱老爷们,聚餐一人一锅方便面,就很逗乐。

    第二锅好了,蔺承君终于尝到了方便面的味道。

    夸赞的话已经被靳老爹说遍了,他就默默地吃,仔细地品。

    张氏也夹了一碗,忍不住,太香了!

    沈宁夹了一小碗。

    靳老板又夹一碗,“晚饭我就不吃了。”

    靳老爹已经喊人拿消食丸子来了。

    蔺承君吃了几口,这才得空说话,“这面和暖锅子绝配,今冬销量肯定好。”

    它的味道没有很独特,但是它的诱惑却很持久。

    这么说吧,你吃点心,太甜了,两块就够。

    你吃肉,只吃瘦肉不香,肯定要带点肥才会香,可肥肉吃多了就腻。

    这个面却是第一口香,第二口依然香,而且越吃那面里汤里的香气就越发浸润到喉咙里,让你欲罢不能。

    尤其这面晶莹剔透,还有那略弹的口感,都让人欲罢不能。

    牛油底料加这个面,稳了。

    靳老板对沈宁道:“沈老板,咱们的合作包括这个面吧,我专门收拾三间厨房给他们干活儿,不和酒楼的混一起。”

    酒楼后院儿大着呢,收拾三间厨房完全没问题。

    两个不停地炒火锅料,两个不断地拉面,再有一个不断地蒸面,一个负责炸面。

    不需要安排太多人,因为出货量也不需要太大。

    好东西嘛,得欠着点儿。

    敞开吃万一又很快吃腻呢?

    不吃腻最好的方式就是别让他们吃够。

    就没见哪个乡下人说吃肉吃腻的。

    沈宁笑道:“当然,靳老板最好跟粮店商量好,以后多进一些精细白面。”

    靳老板自然也想到了,他立刻叫大掌柜来商量。

    蔺承君:“沈老板,之前你说要做米粉?”

    沈宁点头,“蔺老板酒楼应该有吧?”

    蔺承君:“有,族人早年去百越学的。沈老板要做米粉,肯定需要很多大米,我可以帮忙从南边联系,比这边粮店更便宜,可以走曹家船帮运过来。”

    做米饭,粳米更好吃,但是做米粉,籼米更爽滑劲道。

    而且,做米粉用陈米更好,也更省钱。

    蔺承君自然知道这个,但是他不说,他想看看沈宁是不是知道。

    听他能帮忙买便宜大米,沈宁当然高兴啊。

    当地水田少于旱地,稻谷主要用来交税和食用,自然粳稻更多。

    她要做米粉就得从陈家粮店买,即便陈米也不会便宜。

    而江南以及以南地区气温高,籼米可以轻轻松松一年两熟有些地方甚至三熟。

    她试探道:“蔺老板,不知道你从南边儿买陈年籼米多少钱一石?陈老板这里我们走霍家能拿大货价,比零售便宜不少。”

    闻言,蔺承君眸色深了深,她果然知道。

    按照他从靳老板等人嘴中拼凑的她的信息,她不当知道这个,毕竟她没出过远门,即便小时候在桃源县生活,客商也不至于告诉她制作米线的窍门儿。

    那……是萧先生告诉她的?

    他笑容越发亲切真诚,“一石能比你通过霍家买还便宜一百文出头。”

    各地大户为了应付天灾人祸,年年都会储藏粮食,而每年也会往外卖陈粮。

    他家自然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