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80-90(第2/43页)

这么着,我带三个师弟去,他们一天四十文就成。”

    他要给裴二郎的手下看看,他们只有25,30文,自己却给师弟们40文。

    趁早别跟着裴二郎了,跟着他吧。

    张瓦匠看儿子那志得意满的样子,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儿子不愿意听话了。

    本来也是,不管当儿子还是当徒弟总要出师,一直被老父亲压着谁也不舒服。

    且让他去试试吧,万一……儿子手艺比自己好,就成了呢?

    于是郑氏得意洋洋地领着张大几个回去大张旗鼓地开工了。

    反正她也提前准备了材料的。

    宋福瑞得到消息立刻跟裴长青说。

    裴长青压根儿不介意,“正常,这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别的瓦匠很快就能琢磨明白。咱不管他们,只管把手头的活儿做好。”

    明儿他和王大又能给两家开屋顶砌烟囱,只要他们做好,后面的活儿就又快又轻松。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要求主家把青砖土坯石灰等备好搬到院子里去,如果放得老远让他们自己搬运,那对不起,得给往后排,先给方便的人家盘。

    即便你说可以多算两天工,我们也不耽误这个功夫,不能为两天钱坏了口碑。

    傍晚时分裴长青他们陆续回到家里。

    陶族长家的布局跟高里正家差不多,所以裴大柱三人使使劲今儿就把炕给盘好了。

    明儿他们会一起去镇上。

    裴长青又给他们开个小会,交换一下意见,总结一下经验,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王大肯定要当队长,高木头也差不多,张本力还得再练两次。

    裴铁牛身体问题,裴长青禁止他从事危险工种,不让上房。

    裴大民和裴大根也得再练练开屋顶砌烟囱的手艺,这兄弟俩问题有点复杂,裴长青反而更看好裴大柱当队长。

    天冷,沈宁熬了一锅姜汤,一人一碗给他们喝掉。

    煮过的姜也不浪费,捞出来明儿做菜再放进去就吃掉了。

    这时候高里正和高老大、高三郎也回来了。

    高里正要和沈宁说事儿,就让俩儿子先回家跟陶氏说一声。

    沈宁让高里正赶紧上炕热乎,又给端了一大碗姜茶,加块糖进去。

    高里正先啜了几口热姜茶,暖暖身子,笑道:“阿宁,腌白菜也大受欢迎呀,大家都要。现在做一波,冬白菜收了再做一波,够他们吃到来年春天的。”

    他亲身体会,腌白菜、酸萝卜、腐乳这些小菜比大鱼大肉更勾人。

    这么说吧,他不是顿顿要吃大鱼大肉,但是甭管早中午只要吃饭都想就点小菜。

    所以这三样小菜都很受欢迎。

    他喜滋滋地告诉沈宁这一趟老顾客又给介绍了三家新客户。

    靳老爹给介绍了东山寺的生意,以后给他们提供豆制品做素斋。

    东山寺的进货量不小,尤其赶上什么庙会的话素斋销量暴增。

    他们目前的客户都是这样老带新介绍来的,根本没用自己费劲推广。

    这时候熟人经济更好用。

    沈宁将这些信息都分门别类记下来,“里正伯放心,我会根据客户情况增加生产。”

    看来现有人手又不够了,她得再从村里找几个勤快干净不多嘴多舌的妇女。

    另外天冷起来,也不能在外面做活儿,得搬到屋里来。

    谭家那三间屋子正合用。

    她得再去跟人家说说,给租金也行。

    另外也要裴长青给那边屋里盘上锅灶和火炕,这样冬天才能取暖。

    高里正:“阿宁,这些都要的,你只管安排。我把这一次拿到的货款都放你这里,需要添置什么你只管花。”

    最初投入的资金都是他出的,后来货款一笔笔回来,再投入就是这些钱。

    隔两次,他和沈宁也能分一笔。

    他又解释张氏和三婶儿为什么没回来。

    他们前儿去的县城,昨儿张氏和三婶儿带着卤素鸡以及腐乳、腌白菜等试吃样品又跑了另外一家青楼。

    她们在青楼泡了一天,不但拿下了这家青楼的订单,还从一个姑娘的恩客那里谈下邱家酒坊的单子。

    另外她通过一位叫云香的姑娘认识了县城绣坊的少东家。

    今儿要跟人家谈生意,她们就没回来。

    张氏打算在县城多呆阵子,多开发一些客户。

    “你这个堂嫂是真能耐,以前没看出来。”

    以前没看出来裴二郎和阿宁这么能耐,也没看出来张氏那么能耐。

    沈宁笑道:“我大嫂很厉害的,小时候就立志要当挑货娘。”

    高里正好奇道:“阿宁,张氏说你给她和三婶儿做了培训,她才那么厉害的,你到底给她们培训?什么了”

    他也想培训培训。

    沈宁笑道:“也没做什么培训,纯粹是我大嫂有这个销售天赋。”

    之前她给大嫂、三婶儿、四婶儿几个都做过培训,四婶儿毫无感觉,三婶儿听得云里雾里,只有张氏听进去了,还灵感迸发,好像受到了洗礼一样,不断跟她请教问题,发散思路。

    她最初去县里只能通过靳老板接触暖香楼,但是青楼就不能带来生意吗?

    县城不是还有另外一家添香楼吗?

    人家都有素鸡吃,你家能没有呀?

    保不齐人家为了素鸡都去那家不来你家呢?

    人家楼里的姐儿都有素鸡吃,你家没有能行吗?

    姐儿不得闹情绪啊?

    再者青楼里那么多姐儿,得认识多少金主儿?

    来青楼消费的能有穷人吗?

    除了个别穷酸文人,大部分都是富家老爷和子弟吧?

    她交好几个姐儿,让姐儿给介绍顾客,也是一个好思路啊。

    她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名声。

    她长得又不好看,皮肤粗糙黑黄,衣着寒酸,进了青楼一看就是粗使婆子,来这里寻欢的谁也不会眼瞎不是?

    再说了,背靠里正和豆腐娘子,谁敢说她闲话?

    说她闲话的,阿宁一律不收他家老豆腐,谁敢啊?

    县里也有尼姑庵,那边儿善男信女也多,平时去吃素斋的也不少。

    这不就是他们豆制品了吗?

    城里还有那么多铺子,那么多大户人家,张氏都想跑跑。

    自打跟着靳老板逛过青楼,她的思路打开,再也不害臊了。

    不过她和三婶儿也忙不过来。

    毕竟三婶儿年纪大,身体没那么好,思路也没那么活跃,很多时候跟不上她的思维,没法配合。

    张氏让高里正告诉沈宁,她需要助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