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90-200(第13/16页)

我们摊子就卖得七七八八了,也多亏你上个月说‘冬捕靠天吃饭,得多备几手’,那批提前腌好的咸鱼干、熏鱼段,还有冻得瓷实的小鱼丸子,全让老客们扫空了!有个城里来的货商,瞅见咱们冻得透亮的鳌花鱼,当场就拍板要包圆,差点把装鱼的橡木盆都顺走!”

    三人边走边聊边笑的,项家摊子本来也就是大食代门口拐弯就到,眼瞧着就是另外一番热闹。

    第199章

    整条鱼市摊位热火朝天,游人数量虽不及大食代,但大都以大采购量的商户为主,盈利不会少。

    本地渔帮壮汉抬着橡木盆、或是拖着冰橇来回穿梭。天寒,湖里的鱼是边捞出来边就冻实成了。

    摊主大都戴着鱼皮手套,握着桦木尺丈量鱼身,马马虎虎尺寸就成,只要重量对得上。

    苏榛一路走一路听,听得各家的吆喝鲜活又敞亮。有几家也买了白水村的折叠焚火炉,围着炉子忙得脚不沾地,给散客们把现买的鱼刮鳞、破肚。

    玉娘拉着苏榛,没几步路就到了项家鱼摊,直接进了后头的小暖棚,把黄泥灶上头温着的锅子锅盖掀开,瞬间就飘出荷叶清香。

    几道精致小菜在蒸笼里码得整整齐齐,最上头还卧着小半只油亮的八宝鸭。

    玉娘:“妹子,感谢的话我不多说了,这吃食都是给你家做的,你拿回去跟谨哥儿、萧家大伯、伯娘一起吃。”

    苏榛还没等回话,又被芳娘按得坐下、手里也被塞进一只大海碗跟筷子。

    项家其他女眷简直“四面八方”地涌上来,有人往她碗里夹着蟹黄豆腐,有人夹来新腌的醉虾。

    喧闹间,玉娘突然红着眼眶抓住苏榛的手,“以前总有人嫌我们渔家腥气,如今那些老爷夫人排着队要订明年的头鱼宴……”

    边说、边哽咽着从袖中掏出块蓝印花布的荷包,细密针脚绣着双鱼戏莲,“妹子,这是我怀着崽时绣的,戴着保平安,你务必收下。”

    不等苏榛推辞,温热的荷包已塞进她掌心。

    苏榛嘴里也忙、手里也满,哭笑不得抽空还是把海碗放下再打开荷包看,不看则已、一看吓了一大跳:里头是个刻着“长命百岁”的小金锁。

    时下政局稳定,黄金跟白银的兑换比例差不多是一两黄金换十两白银。这小金锁虽说做工不甚精致,也不算大,但实打实的金片子也得有个半两重。换银子少说也得四两、五两。

    若是富庶人家自然瞧不上这四五两的,但苏榛深知项家赚钱不易,几十口子人都是靠天吃饭的,所以她哪里肯收,脸也瞬间板了起来:“这是何意?嫂子是觉得我出那些主意是图你东西了?”

    玉娘急得眼眶又泛起红:“妹子可别折煞我!这金锁是给谨哥儿留的长命物,你帮项家挣的何止百八十两银子……”

    “我可不是帮项家挣,我在项家进的鱼酱虾酱那是为了我自家荷包。”苏榛将金锁塞回玉娘手里,“你瞧瞧你满手冻疮,咋不知道拿金子出来换药?这金锁,留着给孩子买棉鞋!”

    说完瞪了她一眼,直奔灶台自己给自己“打包”吃食,“吃的我收了,其它的若再提,往后鱼市我绕着项家走!”

    苏榛话音才落,暖棚外忽传来爽朗的大笑,“你要是绕着项家走,那我们项家赶着驴车去萧家门口守着!”

    项松打外头掀了门帘进来,手里还抱了一大包的东西,眯着眼咧着嘴,两排大白牙在黑糙的脸上格外显眼,“苏娘子,要不是你出的‘头鱼拍卖’主意,咱兴盛湖哪能卖出一条头鱼三十两的天价!”

    其实这最后的成交价,苏榛晌午的时候已经听斐熙说过了,自也是高兴得不得了。说它是“天价”绝不为过。

    另外项松抱着的,苏榛一瞧桦树皮包装就知道是从大食代买的,看来他是照顾白水村生意去了。

    苏榛笑着:“项大哥,我可不敢居功,这场拍卖靠的是众人捧场。毕竟人人都有个争强好胜的心,尤其是那些盐商、布庄老板,平日里斗富斗惯了,就等着这样的由头露脸呢。”

    项松一边乐一边把包交给玉娘,“才买的,给家里分了吃!”

    玉娘应了,又心疼自己家汉子从早上出门就没歇下来,直接把他按到了灶旁暖和地方坐下。顺手往灶里添了块硬柴,这才转身打开包,里头果然是白水村的小零嘴儿。

    有糖葫芦、有芝士奶酪球、猪肉脯、酸辣烤苕皮串儿、还有一整只缠丝兔。

    苏榛忍俊不禁:“项大哥,您这是把我们村的招牌货都扛回来了。”

    项松哈哈笑着点头,又抓过桌上的粗陶碗,仰头灌了口热茶,迫不及待的:“说真的苏娘子,要不明日再搞一场竞拍?十五天的嘉年华,天天都弄成拍卖会,保管那些老爷们抢破头!”

    说完,探手从棉袄内袋掏出个皱巴巴的账本,上头歪歪扭扭记满数字,“你看,光是摊位费和茶水钱,每日就能多进一成利!”

    苏榛接过帐本简单翻了翻,便轻轻摇了摇头,“那些富商今日肯捧场,是图个新鲜,图个吉祥兆头。可若日日竞拍,他们只会觉得被当冤大头,到时候一拍两散,这好不容易攒起来的神秘感可就没了。”

    玉娘也忍不住插话,“而且咱人手也不够,总不能让大伙儿天天不睡觉去网鱼吧。就说咱为了捞今天的大头鱼,使的那张拖网生生扯破了三道口子!”

    项松其实就是没经大脑随口这么一提,眼下回过神就能想明白苏榛跟玉娘说得对,立马也不再掰扯,但还是诚心问苏榛接下来的渔民安排。

    苏榛:“项大哥可有什么想法?”

    项松是个面粗心细的人,更何况毕竟是做了几年鱼把头了,经验丰富又肯学,在开幕之前的确已经做了布署。听到苏榛问,便也没瞒着,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不瞒妹子,我瞧着你们白水村把村民们分成‘工作组’,干起活儿就特别的顺当,我也就照猫画虎偷师了。把兴盛湖渔帮分了五组,一组负责每日捕捞、二组运输,随时在码头候着。渔获一上岸,立刻快马加鞭送往城里的各大商号,争取是赶在早市前送到。三组加工,活儿比较零碎,要把多余的渔获做成熏鱼啊、咸鱼干、鱼丸之类的。四组跟女眷们一道摆摊,主打一个现做的鲜香热乎。至于第五组就应个急、跑个腿啥的,随时盯着冰面和摊位。”

    苏榛边听边赞许的点头,“这安排已经十分稳妥了,哪里还用得上我再出乱出主意。”

    项松黑脸泛了红,有些不好意思地摩挲着掌心,讪讪地:“苏娘子,其实是……是渔帮那些大老粗托我来请你帮着出出主意的。他们掰着指头算过,除了今日头鱼拍卖的三十两能匀给各家添件棉衣,后头十四日再怎么忙活,也不过是老路子。干的不过还是往年都要干的活儿,咱不怕累!可眼瞅着嘉年华只有十四天时间,大伙儿不想白白浪费掉这么好的机会……”

    项松越说、声音越发闷,是有些心虚,觉得人家苏娘子又不是兴盛湖人、凭啥给你殚精竭虑?

    但自己不开口,等嘉年华过去了,可就真的悔得肠子发青也说不定。

    遂果断下了决心,厚着脸皮粗着嗓子:“妹子,你就当可怜可怜这些在冰窟窿里打滚的汉子,再指条道儿吧。随便说个点子,哪怕让我们凿冰凿到后半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