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10-120(第9/18页)
会出错。”
张泉一脸震惊的接过登记簿,翻看了几页,不禁赞叹道:“苏娘子果然心思缜密,如此安排,这物资发放定能有序。”
苏榛微笑着摇了摇头:“小女不甘居功,我只不过出了些想法,这簿子是我们村的秀才公带着不少人亲自一点点核对、登记的。”
想了想,又补充了句:“还有一事要劳烦张县尉。在发放物资时,烦请您的手下记录好领取人的信息,包括所属村落、家中人口数量之类的,这样我们后续也好统计,万一再需要补充,就省事儿了。”
张泉县尉连忙应下:“苏娘子考虑周全,这些本就是应该做的,我定会吩咐下去。”
说罢,便指挥着手下开始装载物资,约摸一个时辰才装好,便立刻向着下马沟方向疾驰而去。
苏榛的心思也随着马车的离开失神了好一会儿,她知道自己在担心着谁。
心中有些无奈,但她即然已经主动“骚扰”了盛重云、袒露了心意,就已然决心直面这份感情。
后悔吗?
稍稍有一点,毕竟有了羁绊,耽误她拔事业的刀。
但很后悔吗?倒也不会,光是想到盛重云那张脸,她就觉得……呃,不对,不是看脸,她没这么肤浅!
除了脸,他的其它优点也很明显啊,比如他还有钱,还不是一般的有钱。
呃,好像更肤浅了……总之,苏榛:盛重云,亲了你,会对你负责的。
当晚,百般纠结的苏榛在睡前还泡了不少红豆。
想着外头的面包窖已经烘干了,明儿就给家人们做红豆面包尝个鲜。
另外,这也是雪灾以来苏榛睡的第一个安稳觉。
连续熬了五个大夜,又泡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全身上下强撑着的那点儿精气神儿、全被热水给泡没了。
最后她几乎是“爬”上火炕,连被窝都是乖巧的谨哥儿给铺的,沾了枕头就着,睡了个昏天糊地,直到日上三竿。
雪也终于停了,白水村像是被白色的厚棉被紧紧包裹,又开始慢慢舒展身躯。
每家都有去下马沟援助的人,但每家也都留下一两个青壮,毕竟本村的雪患也得清除。
一大早,萧容就应了乔里正的安排,跟不少青壮一起扛着锹、去帮老弱户铲雪了,当中还包括白老汉家。
白老汉虽说儿女双全,但全在城里鞭长莫及,他家的牲口棚被雪压塌了半面顶棚,得抓紧时间重搭一下。
其他人也没闲着,拿着简易的工具四处走走,瞧见谁家还有积雪就跟着一起清一下,一边清,一边唠着家常,谈论着这场雪灾的凶猛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只有孩童们把除雪当成乐子事儿,团起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清脆的笑声给这灾后的村庄增添了不少活力。
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袅袅炊烟,算是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苏榛洗漱利索了,开门出去瞧,外面的工匠干得热火朝天。
这几日下着大雪,人家柳师傅几个哪怕做一点、就把天幕棚挪一点,这么麻烦,也丝毫没耽误工程进展。
这就是时下的日子,大伙儿都穷,但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努力。
而萧家这即将成型的小院儿里最让她满意的,当属那片户外厨房。
之前萧容跟寒酥已经搭完了整体框架,而这几日,叶氏一个人带着几个娃娃,竟就把这厨房给拾掇出来了。
苏榛站在屋门口瞧着,心中填满了喜欢。
最左侧的白窖像个巨型雪球。
但它也并非是那种单调的苍白,而是带着石灰特有的米白色泽,在阳光的映射下,隐隐约约有细小的颗粒闪烁,仿佛是镶嵌其中的细碎星星。
紧挨着的砖砌烤炉也涂了石灰色,边缘被烘炉的火烧得微微发黑,却丝毫不减它美感,反而更多一份生活。
上方的台面是一块浅灰色的石板,这还是后头乔大江送来的。上头有天然的石纹,比之前苏榛打算用的木板安全多了。
至于长达六尺、长方形的桐油原木色的岛台,是整个户外厨房的核心区域。
由宽宽的木板涂了桐油拼接而成,木板之间的接口处用木楔子加固,一看就十分牢固。
最左边的水槽由一整块石头凿成,下方挪了水缸进去。不过眼下天冷,没放水,放一天的吃食,能起到个“冰箱”的作用。
之后便是岛台外向底部的封闭式格子,设计极为实用,里头有劈柴、整整齐齐堆放,还有几块儿码放成垛的蜂窝煤,供今日之用。
岛台餐桌部分、朝着院里的方向更是开阔,数张月亮椅摆着。大伙儿吃午食、晚食,就不需要另搭天幕棚子了。
打量着这一切的苏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仿佛能看到春暖花开时、一家人忙累了,围坐在凳子上,一边吃好吃的、一边聊家常的样子了。
满足!
吃过早食,叶氏就去发面团儿,她也知道苏榛今日要做新吃食,打个配合。
谨哥儿便把这几日、他带着小伙伴做的手工“作业”,拿来给苏榛展示。
都是苏榛在援灾之前安排的,喊他们收集了松果、干枝,洗净再晒干,再涂了层桐油,请叶氏帮着烘好。
最后摆好造型、粘在桦树皮碟子上,还在碟子边沿打上孔、系了麻绳,一部分挂在车窗当小挂件儿,另一部分是要带到年岁集,即能卖、又能当吸盘镖射中环数的奖品。
第116章
这是真正的无本万利。
尤其让苏榛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竟然还发挥了创意,做了不少可爱又独特的造型。
比如小平安跟小妮儿一起做了个大号的:把松果拼成了小兔子、还把干枝编成了小房子形状,把松果粘在屋顶,周围还点缀了一些晒干的小花小草小红冻青果子。
然后再全部粘在一张大号的桦树皮盒子里,简直就是个小小森林微缩世界!
这让苏榛都喜欢得不得了,直夸小平安不愧是“学习委员”、小妮也灵巧可爱,还亲自拿碎皮子给她俩一人编了一朵毛绒绒的头花儿,别在了她们的小辫子上。
把俩个小姑娘美得挺胸抬头,骄傲得紧。
并且,苏榛也没把孩子做的不当回事,还专程请符秀才来入册、登记:
小号松果摆件做了四十五件、中号二十件、大号十件。
甚至,每个摆件底下还让他们自己拿笔、写上了自己名字里的一个字。
谨哥儿歪着脑袋问:“姐姐,为啥要写字?”
苏榛笑着拍了拍他的额头:“这是艺术家独特标识呀,你们就是小艺术家,你们的名字会跟着这些作品被大家记住、看到。”
妮儿又问:“姐姐,啥是艺术家?”
苏榛想了想,认真解释:“艺术家就是把心里想的、眼睛里看到的,都能用一双手表现出来的人。比如城里画画的画家、写字的书法家、咱村里绣花绣得最好的舒娘、再比如盖围墙的柳师傅,做活做得多细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