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莺小记: 40-44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遇莺小记》 40-44(第10/11页)

练也省了,行驶中马车带起的这点风足以将她吹风寒了。

    叶莺知道他说的是对的,只面子上别不开,一甩袖子,恼火道:“好吧!”

    过了会儿,她伸手解下斗篷系带。

    又过了会儿,将最外面套的长褙子也脱了。

    只她忘了,自己今日在两层大衣裳里穿的,是件半透罗衫。

    鱼肚白色的轻纱下,脂玉般的肌肤丰姿绰约,粉青色抹胸上杏花朦朦胧胧,仿佛被云雾遮罩。

    崔沅不由一顿。

    时人穿褙子,往往内搭一件抹胸,并非是什么私密衣裳,如今却被这若隐若现的外衫添了一层不甚磊落的意味。

    暧昧不明,或引人窃玉偷香。

    他呷了口热茶,有点烫。

    该骑马的。

    还是很热。

    喝了满满一碗撒了椒末的羊肉汤,又喝了酒,浑身一股子火。

    叶莺看看对面稳坐如山八风不动的崔沅,径直伸手去解他的斗篷。

    结果被他一把捉住。

    “……你不热吗?”叶莺一脸的无辜。

    崔沅正欲开口,却望定了她。

    目光怔在一处。

    罗衫下,红杏拥雪,春光蓬勃。

    饮了酒的人,就会比平日胆子大些,还对自己做的“坏事”一无所知。

    白术跟车夫还坐在外面。

    侍从习武,耳目十分敏觉。

    前次请旨,陛下没说应也没说不应,观态度,似想再留女儿多陪伴一段时日。

    崔沅又忍了忍。

    将斗篷给她围上了。

    到底是在暮色前回了城。他们出行,未大张旗鼓,却也未避着行人。

    马车式样一看便知不凡。

    路过萧记,叶莺道:“等等等等。”

    下车去,买了许多的点心。

    萧记在上京便有三家分店,买卖一向红火,除了她,也有不少贵女也遣奴仆来买。

    碰见了宁德、宁安两姊妹和义明。

    “刚从城外回来?我也是,怎么没遇见?”

    “我们去庵里给祖母上香。”

    她们三人的亲祖母是同一位姓许的太妃。

    宁德看一眼她,轻声道,“还见着了怀庆殿下。”

    叶莺问了一句:“哦,她可好?”

    “还行,就那样。”义明快嘴道,“她这个人,不会怪自己的。我瞧着比在宫里还胖了些。”

    宁德眉心一跳!

    叶莺体面地笑笑。

    在她转身走后,年纪最小的宁安“欸”了一声:“那不是崔家的探花郎?是不是在往我们这边看?”

    “别乱说。”

    宁德早就看见了,刚刚大家说话的时候,探花郎就看了好几眼。只她十分的稳重,不想多言。

    因为前几天才见过,大家记得都很清楚。

    义明道:“就是他。”

    “哈?他怎么上了嘉阳的车???”

    “他们一块去拜祭的?”

    义明终于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祭孔宴祝台上的那一眼,并非寻常啊。

    咦~啧啧。

    她们认得出叶莺的车驾,自然也有旁人认出。

    竟有当街拦车,自荐诗文的……

    幞头上还簪了一朵菊花。

    这是自荐诗文,还是自荐枕席?

    崔沅面沉似水。

    叶莺促狭地看他一眼:“让念来听听。”

    那个士子以为真被贵人看上,激动得都有些磕磕巴巴,好容易背完。

    不曾想,是一个十分冷淡的男声点评了他的文章。

    言辞算不得犀利,也无嘲讽,精确指出七八处问题后,又淡淡道:“天分既定,便该越发用功,而不是想着旁门近道。”

    这声音冷冽中透着股威仪,令那士子脸涨红,讷讷称谢。

    马车离开时,崔沅只从帘缝淡淡看了他一眼。

    眉眼端正,中人之姿罢了。

    还没凌霄生得清秀。

    怎地好意思?

    看一眼倒在隐囊上快要笑死的叶莺,让人牙痒。

    ……实在难忍。

    这次祭拜回去后,皇帝似乎很忙,忙着清理门户,填补空缺,与朝臣斡旋。一连近十日,叶莺只见着了他两回。

    她便主动去了一趟紫宸殿。

    正值严冬,殿中烧着地龙,暖乎乎的。她解下斗篷,在门口抖去一身寒气。

    皇帝正伏案写些什么,忽然听得一道薄嗔:“就知道您又不顾龙体。午时都过半了,还不打算进膳吗?”

    皇帝抬头,他那女儿面带小怒站在门口,背后是雪景,身上郁金裙,花朵一般娇俏。

    听见这絮絮叨叨关切,疲惫瞬清,皇帝开了笑。

    这天他问了叶莺一个问题:“若日后成婚,你是想驸马多些陪伴,还是前程?”

    叶莺咬了块玫瑰果馅儿蒸糕,看着皇帝几天未修剪的须髯,眨了眨眼,“在此之前,您是想要一个孝顺恭谨的驸马,还是得力的心腹臂膀?”

    她道:“时时黏在一起自然是好。只若是我,因年轻时的爱欲冲动放弃前程,难保将来情意消后会不会遗憾,会不会心生怨怼。”

    皇帝没说任何,只又过了数日,紫宸殿下来两道旨意。

    一道是崔沅起复,任命其为尚书右丞,掌管诸司,纠正省内。

    一道赐婚旨意,将婚期定在来年元月十八,并将永兴坊的宅子赐为嘉阳公主府邸。

    永兴坊的宅子是先帝时宜城长公主的住处,这位长公主膝下不曾生养,前些年过世后,宅邸便被朝廷给收回了,一直无人居住,但保养得很干净,不日便能入住。

    公主婚后都会有自己的宅邸,这不算稀奇,也就因为位置紧靠着皇城让人艳羡了一番。

    稀奇的是国朝驸马向来只能任些闲散官职,不曾想,这位崔相长孙,不,该改口称“崔右丞”了,竟简在帝心至此。

    尚书右丞,正四品下,管兵部、刑部、工部十二司。原先的左丞才被夺官,尚且空缺,则崔沅便要兼管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

    不仅娶了公主,还升了实权官儿……

    便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也没有这般划算。

    这天散朝,崔相听了一耳朵的恭维话,自己都说不出是什么心情。

    沉稳淡然了这么些年,今日却破天荒的好说话,对着笨手笨脚上错茶水的小黄门也和颜悦色。

    阮姑姑和云扶特别高兴,“瞧,陛下多么疼爱殿下。”

    因她们之后也会跟着她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