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43. 第四十三章 。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43. 第四十三章 。(第2/2页)

一夕能完成的。

    水镜持续播放着:

    【此前提过,小冰期持续几百年,期间不是一直低温。气候呈现出波动性变化,有过几段时间的温暖。

    温暖时段,人们活得还不错,彼时的明朝有过一段时间的盛世之治。

    然而,我们把它放到长时段的历史视角去观察,会发现这种盛世美好之下实则暗藏杀机。】

    这要怎么说?

    在座的观影者都不傻,很快想到四个字——人口危机!

    【哪种杀机?就是人多地少。温暖时段,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上升。有的吃,能供应得起更多人的口粮,某一时段生孩子多了。

    万历年间,明朝人口数量约有两亿。

    人变多了,可耕地面积不变,分到的口粮少了就会寻找其他赚钱方式。

    以江南地区为例,改变田间的农作物品种。从以往只种水稻,改为种经济类作物棉花或桑树。卖出这些作物换得银钱,以此购买其他地方的粮食,看起来是良性循环。

    此处先不论明后期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们能赚到几个钱,就说后来气候快速变冷带来的问题。

    小冰期不仅是温度变化,更是引得整个气候系统异常,例如太平洋风向体系骤变。

    当时,远航船只都以风力为动力,风向乱变,跨洋航行非常艰难。

    明朝中后期官方不再组织下西洋,但是民间远航贸易不停歇,江南的经济作物所制作的布匹、丝绸远销海外,令人收入不菲。

    江南农民依赖于经济作物过好日子。

    当冷期到来,宛如多米诺骨牌的倒塌,一环乱了,环环乱了。

    在极端气候影响下,今天翻船明天沉船,严重絮乱了贸易市场,挣钱养家成了奢望。又有一大批人吃不饱饭,再陷入战乱循环。

    由此可见,明朝的崩溃是全线式的,从北到南,从内到外。天灾,接二连三,轰炸式轮番到来。】

    这样的天灾,假如是他们去面对,能够挽救大明吗?

    从朱元璋到朱棣,再到其余观影十一人,心中都不免冒出这个问题。

    答案很残酷,难,太难了。

    想要改变危局,需要提前布局多年。理由太简单了,填饱肚子的粮食是无法凭空变出来的。

    正想着粮食,就听水镜提到了农作物。

    水镜:【这个时候,有人就好奇了,不都说明朝年间传入了的美洲高产作物,怎么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这就聊一聊。】

    朱元璋竖起了耳朵。提到种地,他来了精神。是不是能把这些作物提前引进种起来?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