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兄弟…: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兄弟,兄弟…》 20-30(第6/17页)

,打量着这家装修, 若有所思。

    装修整体确实偏向南洋复古,不过细节上还增添了一些别的风格,主要是摆件那些, 可以看得出来老板是一个喜欢旧物件的人。

    尤其是摆在书架上的《故事会》,上面写了阅读随意,看完请归位。

    虞峥嵘挑了本封面是抽象主义风格的出来,上头标的年份很久远,八零年代的杂志了。

    不过书本保留得很好,看得出旧,却并不破烂。

    虞峥嵘翻了几页,里面的故事很杂,有些挺有意思,有些索然无味,不过他看得很认真。

    青年端着食盘出来时,笑着跟虞峥嵘说:“你喜欢吗?”

    虞峥嵘:“还好。”

    他有点好奇:“你这是翻版印刷,还是确实是那年出版后保留至今?”

    “是一直保存着。”

    青年说:“我父母都喜欢留这些旧书,我从中挑了几本封面我很喜欢的摆在这儿,和大家一起欣赏。”

    虞峥嵘把封面翻过去:“这幅画是仿毕加索九十岁的几幅自画像中的一幅吧。”

    青年一怔,眼睛微亮:“你看得出来?”

    他低眼,拉开椅子在虞峥嵘对面坐下来:“确实是。”

    青年笑着问:“那你看这幅画觉得怎么样?”

    虞峥嵘实话实说:“一般。”

    他道:“毕加索九十岁的那几幅自画像,每一幅都充满着死亡的气息,混乱、思考、恐惧……再到最后绝望与接受。这幅画为了出版将这些感觉柔和了,显得只是一幅怪诞的抽象主义,只有表皮,没有内容。一副驱壳而已。”

    虞峥嵘虽然评判得好像一文不值,但他说完后,话锋一转:“不过作为一本杂志的封面,这幅模仿画已经很优秀。再说模仿本来就是临摹,无法复制原先创作者的灵魂也很正常。”

    还有,毕竟只是杂志封面,不是放进艺术展览供人欣赏的作品。

    更别说有些艺术展质量也参差不齐,多得是空洞无物的色彩炸.弹。

    青年稍怔,看向虞峥嵘的目光有些不一样:“听得出来,你确实是懂的。”

    不仅懂,虞峥嵘的评价哪怕一针见血,也依旧客观,没有掺杂任何情绪,都不算是批评。

    虞峥嵘笑了下:“我也喜欢这些。”

    青年看向他手里的杂志,说:“那幅画是我小叔画的。”

    虞峥嵘没有一点尴尬:“他画工不错。”

    青年笑:“是呀。”

    “你也是画画的吧?”

    “嗯。”

    虞峥嵘放下杂志,尝了口带点酒味的豆花,不得不承认,味道确实不错:“算吧。”

    青年看着他手上的痕迹,玩笑了句:“确实只能说‘算’,你是不是更偏向做手工?”

    虞峥嵘支着下巴,看他一眼,语调有几分慵懒:“老板,我们只是客人和老板的关系,做你们这行没有行忌爱这一说吗?”

    他的语气也有几分调侃,所以听上去不会让人尴尬,青年也就笑得更深:“想和聊得来的人交个朋友也很正常吧?”

    他冲虞峥嵘伸手:“你好,我叫苏承语。承载的承,语言的语。”

    苏承语……

    虞峥嵘一顿,有几分惊愕:“你小叔该不会是苏警吧?!”

    苏承语笑起来,并不意外他会知道:“对。”

    虞峥嵘这回就是惊喜了:“苏老师跟我说过他老家在南方,我没想到那么巧…所以这家店的装修他也有帮忙设计吗?”

    苏承语倒是诧异他和苏警这么熟:“你是他的学生?”

    “算。”虞峥嵘还是这个字,“我真没想到这么巧……我叫虞峥嵘。”

    虞峥嵘伸手握住苏承语的手,笑起来:“虞美人的虞,峥嵘是取自山峰高峻耸立之意。”

    苏承语知道是哪两个字了:“山字旁的峥嵘……好名字。”

    他松开虞峥嵘的手,笑起来:“相逢即是缘,尤其看你是从北方过来的吧?这些算我请你了,交换个联系方式?”

    虞峥嵘:“开店做生意也不容易,没必要。”

    他掏出手机,和苏承语互换好友:“而且好的东西是需要自己花钱才会更加幸福的。”

    苏承语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这是什么理念?”

    虞峥嵘莞尔:“这是我的理念。”

    无功不受禄,所以此情此景下,给钱吃东西才是最好吃的。

    虞峥嵘和苏承语聊了很多,比如他知道了苏承语是理工科,但毕业后就去摇奶茶做后厨攒了点钱,把家里这个店面重新装修后,开了这家豆花店。

    这家店原本是卖书和杂志的,店面不大,但在纸质年代还是很受欢迎。

    “那个时候很多小孩来这儿看《知音漫客》《飒漫画》那些……我父母不会赶他们,也不会让他们付了钱买一本再看。不过也有小孩不好意思,看完后会跟他们说发零花钱的时候来买这一期。”

    苏承语笑:“有时候会有小孩真的来补上,也会有小孩干脆不敢来。但其实我父母都不记得,只有我记得。”

    虞峥嵘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他想要什么,他父母就会给他买,送到家门口。

    他觉得有意思,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呢?”

    “后来也没什么……电子书崛起,很多书店都倒闭,我们家也不例外。最后清仓的时候,我刚好放假在家帮着盘点。”

    苏承语回忆起来:“有一个女孩子,染了个很漂亮的火焰色头发,穿孔文身,进来的时候被一个来买打折辅导书的阿姨鄙夷看了很久。但她把我们家剩下的实体书每个都要了一本,打包回家。”

    苏承语说:“这么多,我说给她送上门,她没拒绝,我和她聊起时,才知道她是研究历史的,闲暇之余写写游戏剧本。她说她骨子里有追求纸质书的浪漫,所以就喜欢买纸质书,还说小时候在旁边学校读书,从小到大都在这一块儿。所有文具都在我家店里买的,很遗憾我们家也经营不下去…对了,最近有一个很有名的解谜游戏就是她写的……”

    开店能看见人生百态。

    这些话说起来好像没有意义,但虞峥嵘听得认真,觉得比手边的《故事会》要动人不少。

    虽然没有解决他现在作品的卡滞,但会让他诞生别的灵感。

    虞峥嵘走了几秒神,刚好手机响起。

    他低头看一眼,是顾嵬。

    虞峥嵘接起电话:“有事?”

    顾嵬:“……回家没看见你。”

    有人的语气有点不对:“你出门了?”

    虞峥嵘哦了声:“你就回去了?我在外面…你要是等下没事过来玩?这家豆花很好吃。”

    顾嵬确认人不是跑了,就放松下来,语气幽幽:“我在外面赚钱,你在外面花钱。”

    虞峥嵘翻个白眼:“吃软饭的人就别说这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