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50-60(第32/34页)

设计的公司,但咨询过后发现,他们做的业务基本都是家庭装修设计,而聊过以后,他们都表示很难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焦平问:“你想要的效果是?”

    叶薇问道:“你去过大世界吗?”

    “去过。”焦平稍一琢磨,问道,“你想要在店铺的有限空间内,打造出大世界那样不同主题的小世界?”

    “可以这么说。”

    焦平疑惑问:“虽然有难度,但沪市这么多设计公司,难道没有一家能达到你的要求?”

    叶薇摇头:“一是他们做的主要是家庭装修设计,和商业门店设计不太一样,二就算有做过商业门店设计的,也只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搭配,而我设想中的乐园,有些游乐设备没有现成的产品……而且如果我在店铺里面搭建小的空间,会涉及到建筑方面的知识,所以没有这方面知识储备的设计师不敢接。”

    如果是在平地搭建一间小房子,室内设计师可能不会有什么顾虑。

    但叶薇想在店铺里搭建两层甚至三层的小型建筑供孩子们攀爬,这样的建筑再小,对结构稳定性要求也很高,一般的室内设计师当然不敢接。

    这也是叶薇想到找杨征明帮忙的原因,他大学是学建筑设计的,虽然毕业进规划局后没怎么搞设计,但认识的相关人才肯定很多。

    但叶薇没有想到,杨征明竟然会介绍在设计院工作的焦平。

    虽然焦平在设计院不算大佬,但能参与黄河路开发改造这种大项目,肯定也不是小喽啰。找他帮忙做店铺设计,在叶薇看来跟杀鸡用牛刀没差别。

    焦平倒没嫌弃叶薇的项目小,答应碰面聊之前,杨征明就跟他说过是做门店设计。

    何况他这工作拿的虽然不是死工资,但工资加上项目奖金,平摊下来月收入也就八、九百。

    这八、九百还是他今年才能拿到的工资,去年这时候,他月均收入不到六百,大学毕业刚进设计院那会更少,两百都不到。

    而沪市的房价,在他刚大学毕业那年就涨到了五六百一平,到今年更是涨到了四位数,房价涨幅远高于他的工资涨幅。

    他是外地人,进设计院虽然能拿到沪市户口,但分房,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难。

    他也曾是理想主义,觉得只要能做喜欢的工作,吃糠咽菜他也甘愿,何况设计院的工资不低,够他生活了。

    但他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他经人介绍处了对象,且已经到谈婚论嫁的阶段,他无法再继续理想主义,不得不考虑起现实。

    而当前,摆在他面前最大的现实难题是,他买不起房。

    虽然沪市正在推行公积金,买房可以分期付款,利息比商贷低不少,但月供仍不是他那点工资能负担得起的。

    就算他女朋友愿意婚后一起供房,他也拿不出来首付。

    如今沪市两室的商品房,随便一套都要十来万,首付最少也要三五万,而他毕业至今已有五年,年初盘点存款,不足五位数。

    恰好今年杨征明开始涉足房地产,知道他的近况,开出很好的待遇邀他跳槽,后来得知他暂时不想辞职,分了他一些可以赚外快的工作,又帮他介绍了些客户。

    这半年他忙得昏天黑地,首付终于攒到一半,如果买杨征明公司开发的楼盘,首付还能再便宜些。

    但这是婚房,买在哪里他一个人不好决定,而且杨征明已经帮他很多,买房再让人打折,有点连吃带拿了,所以他至今没有下定决心。

    总之接了半年私活,焦平早不似刚出社会那会一样,眼里只有大项目。对现在的他来说,项目大小无所谓,钱给够就行。

    恰好,叶薇要求虽然多,但她腰包也很鼓,开的设计费不低。

    同时叶薇的话也打开了焦平的思路,现在私营店铺越来越多,那些老板为了让店铺看起来更显眼,纷纷开始在装修上下功夫。

    既然如此,叶薇这一单做成后,他是不是可以多接一些类似的单子?

    但这是以后的事,焦平没有多想,琢磨着叶薇的话问:“我可以试一试,但你刚才也说了,游乐设备没有现成产品,我做整体设计的时候,可以按照你的要求画出大概,但是具体能不能落实,是个问题。”

    “这你放心,我联系过之前定做蹦蹦床的厂家,他们说可以安排设计师来一趟沪市,进行当面沟通。”

    叶薇在第七百货租下的商铺不过百来平,就算游乐设备全从宏达玩具进,订单金额可能也就几万。

    而宏达规模看着不大,但老板有进出口的渠道,不缺订单。正常情况下,他们不会为了几万块的订单安排设计师出差。

    何况甲方要求总是天马行空,只听叶薇的描述,就知道她的要求不好搞,以宏达玩具的技术能不能做到也是问题。

    能做到自然好说,要是做不到,可能一通忙活全白干。

    所以和叶薇对接的销售员柴丽,把这件事报上去后,上面领导直接让她放弃这个订单。

    但柴丽觉得叶薇关于儿童乐园的设想在国内非常新颖,如果这家店能顺利开起来,说不定会成为宏达玩具打开国内市场的契机。

    柴丽虽然是新人,却很有拼劲,哪怕知道领导不赞同,仍回去写了长达几页纸的方案,并在领导的挑刺中一次次修改,一次次优化。

    几次后,这份方案终于被送到玩具厂老板的办公桌上。

    听叶薇这么说,焦平再没有顾虑,说道:“行,你这周日有没有时间,到时候我跟你去看看场地,再详细聊一聊设计方案。”

    “可以。”

    见叶薇答应,焦平看向杨征明:“老杨上大学时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说不定能有好的建议,你周日一起来?”

    叶薇并不怀疑焦平的话,规划局是热门单位,哪怕他们上的是名校,一个专业能进这样好部门的人也寥寥无几。

    不是家里有特殊关系,就是成绩名列前茅。

    听王浩的口风,杨征明读高中的学费生活费,都是他在寒暑假自己摆摊做小生意挣出来的,可见他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更没有关系可用。

    那他能进规划局,就只有成绩好这一个可能。

    虽然进规划局后,杨征明没有像焦平一样精进专业,如今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地产开发商,但专业底子毕竟在。

    只是……

    叶薇问:“杨先生周日有时间吗?”

    “刚好有。”

    ……

    周日,三人在第七百货门口碰头。

    虽然服装店老板不准备干了,转租合同也已经签订,但他本月租金已交,仓库里又积压了不少库存,所以会营业到月底。

    为了能早日将库存清完,多回电本,老板在临街玻璃窗上贴了大大的折扣标识,吸引了不少顾客进店,收银台那里甚至排起了不长不短的队。

    碰头后,焦平站在门口问:“这家服装店生意看着不错啊?真要转租?”

    “平时生意不太好,今天估计是因为打折才人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