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60-70(第8/12页)
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历练之后,祖洪才的字已经很好看了,甚至还因为他在军营待过一段时间,有种别样的铮铮傲骨。
皇上很喜欢祖洪才这一笔字,细心看了看祖洪才所答的题目,心中暗自满意。
他知道,还有一个燕地学子唤做苏木栖的,此番也考进了前十名,于是,也饶有兴趣的看了看苏木栖所答的卷子。
他对祖洪才和苏木栖这两个人都很满意。
第一关的时候,皇上是没有干预考试结果的,毕竟他想看一看全国学子的真实水准。
但是到第二关殿试的时候,他的表现定然是有所倾向的。
皇上的权力也不是大到没边,五十个中贡士的人里面,他便是再喜欢,也不可能把三四十名的人提拔成一甲。
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帝会这*么蛮干的,因为若是这般,便会失去天下所有士人的心。
一般皇帝们约定俗成,都只会在前十名之中挑选自己最顺眼的人,提拔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其他的名次若是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人,可以在二甲与三甲之间微调,但总体而言,不会与考贡士那个名次相距太大。
毕竟,皇上也怕天下的悠悠众口。
这次,皇上看到前十名里有祖洪才和苏木栖这两个燕地学子,心中本来就很高兴。
再看了二人的表现和长相,皇上心中更是喜不自胜,他已经在心中默默的盘算,要如何定一甲的人员了。
只不过,殿试的卷子还是要由大儒来把关一次的,毕竟皇上日理万机,没那么多时间一份一份的看,还给他们排出个名次来。
同样,皇上监考也就是名义上监考一会儿,之后,他就带着太监们离开,去处理朝政了。
实实际际在那儿继续监考的,乃是主考官一人和副主考两人。
从早上一直考到晚上掌灯时分,贡士们才将自己的试卷交了。
毕竟是这样一个对于人生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大家都不敢托大,都是字斟句酌、检查了无数遍,才舍得交卷的。
交完试卷之后,祖洪才神态轻松地离开了金銮殿。
对于类似他这样考试名次排在前面的人来说,心理负担是不大的,因为他是第一名,再怎么失误也不可能掉出三甲去,除非是犯了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
但是在交卷之前,祖洪才已经细细检查过了,确认该避讳的都没有写错,卷面上也没有脏污,所以他就可以稳稳的端坐钓鱼台。
一出宫门,祖洪才已经看到了在那等候他的于小英,而且,于小英还贴心的雇了一辆马车。
祖洪才与她说说笑笑,相携离开了皇宫门前。他们可以自己坐马车,不用蹭别人的车了。
殿试总共只有五十份卷子,但批改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考官们交差评,而且在每一份卷子批阅的时候都非常的重视,字斟句酌,怕有一点点闪失。
主要因为科举这乃是国家的盛典,这又是皇帝登基后的第一次恩科,这个皇帝之前以清君侧的名义推翻了前朝,一看就是个狠人。
批阅试卷的官员们都非常担心,若是自己弄的不好,会不会直接被这个皇帝砍了头?
在考官们细心又细心的核对之下,终于把最后的名次以及前十名的卷子呈递到皇上眼前。
皇上看到这个名单上第一名处诺大的“祖洪才”三个字,心中满意,面上却并不露出分毫来,还是认真仔细的阅了他的卷。
之后,皇上依次看完前十名的名次和卷子。只稍微动了一下,将苏木栖的第五名挪到了第三名,点为探花。
其余的两人,名次各自往后顺延了一位。
这样的改动,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已经算是很小了,考官们松了口气,认为这表示皇上对他们阅卷的水平还是很认可的,便下去张榜公布成绩了。
祖洪才这个状元是最先接到喜报的,衙役们带着全副仪仗到家中来报喜,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欣喜万分,拿出早就兑换好、准备好的想荷包给来报喜的衙役们。
同时,也让仆人们在门口撒了些喜钱,算是与民同乐。
他们夫妻两个虽然家财不丰,但这点讨喜的银子也是不会吝啬的。
苏木栖家接到报喜的信之后,更是高兴。他家朝中做官的人很多,家财颇丰,拿出的赏银自然更多。
况且苏木栖第一轮考试的时候只得了第六名,此番,虽然觉得自己也能考得不错,但觉得大概率可能就是保持在二甲前列的水平。
哪不知,天上竟然下红雨了!苏木栖忽然之间便冲到了一甲探花的位置。
要知道,一甲和二甲之间可是隔着一条鸿沟的,二甲和三甲之间更是天壤之别。
祖洪才和苏木栖接到报喜之后,便穿戴上了状元、探花的服饰,跟着衙役们来到了御街之前,准备跨马游街了。
当然,他们二人也在此处见到了今科的榜眼,名满天下的江南才子乔子显。
第68章 跨马游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第六十八章跨马游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乔子显现年三十二岁,比苏木栖、祖洪才要大一些,但总体来看也算年轻。
乔子显成名甚早,是江南有名的神童,当时,考中秀才和举人都是极快的。
只不过,从那之后,他便没有去贸然参加科举,因为担心自己的学问和年纪不到,被那些喜欢论资排辈的考官们挪到三甲的位置去。
考不上都没有什么关系,对于他来说,只要三年以后再考就行了。
但若是考中了同进士,那可就恶心人了,一辈子会让自己背着耻辱的光环,永远没有办法改变。
乔子显对自己的才学很自傲,认为自己这辈子怎么也能考个二甲出身,所以不屑于早早去参加科举考试。
乔子显到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觉得自己才学已经不错了,名气也在游学的时候闯了出来,是时候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可是哪不知,在成婚这件事情上,又出了一个大官员的霉头。
他早已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是他父亲朋友的女儿,两家人都是小官员出身,门当户对,算是很好的婚事。
可是不知怎么的,乔子显就被一个大官的女儿看上了,那家人很强势的让他退婚另订婚事,乔子显这么骄傲,这么负责任,怎么可能答应?
他的父母自然也不可能屈服。
文臣最重要的就是名声,若是乔家做出这种屈服于权贵,没了脊梁骨的事情,他们觉得日后几辈子都翻不起身来。
乔子显硬顶着压力和那名青梅竹马的女子成婚了之后,那个大官放出话来,乔子显这辈子就别想考中进士了。
乔子显相信他们有这样的能量和势力,所以在当时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科举这条路,到书院里面去做夫子了。
好在他之前已经获得了举人的身份,也在游学中闯出了偌大的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