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店铺通小说: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的店铺通小说》 170-180(第15/20页)



    虽说大拍卖行真品率较高,但存在假货的可能不是没有。

    萧妧妧兴致勃勃的估价,直到看见系统给出80-100万的价格区间,她刚火热起来的心瞬间冷却。

    不是真迹,但能给出百万元的估价,估摸着有点历史了,大概率是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仿作。

    萧妧妧含糊提醒:“不好说,感觉差点什么。”

    孟有树琢磨一会,记下编号发出去,安排专业人士后续再次评估。

    萧妧妧羡慕不已,孟有树能摇来专业团队,她只有系统可以依靠。

    正好碰见,两人索性结伴,孟有树笑呵呵问:“萧老板看上哪件了?”

    萧妧妧:“随便看看,书画不是我擅长的方向,主要是来感受一下。”

    佳博秋拍的书画藏品可不简单,不少名家珍藏,还有海外回流的藏品。

    前者不必说,价格居高不下,后者真假难料,赌的成份很大。

    黎行聿提前透露过,不建议她冲动消费,买点百来万的藏品练练手足以。

    萧妧妧也确实没打算买什么书画,一是她目标高,想买个唐伯虎真迹狠狠出风头,其他的完全看不上。

    二是她对书画没兴趣,更没研究,俗人一个,只爱珠宝翡翠。

    孟有树一想也是,不破斋金银器物和瓷器最多,再是一些杂项,似乎没见到书画古籍。

    “你要想感受啊,回头去杏问看看,这是一家专做字画书籍拍卖的,咱们南市本土的小拍卖行,大众知名度不高,说出去都没人听说过,圈子里倒是小有名气。”

    萧妧妧意动,大拍卖行捡不到漏,小拍卖行可以试试。

    孟有树见她感兴趣,顺势邀请:“正好,我下午要过去一趟,一起?”

    萧妧妧神情微囧,果然,大小拍卖行一窝蜂举行季度拍的时候,收藏圈像赶场子一样。

    孟有树用了三天时间把佳博的预展逛完,之后是其他拍卖行的预展,行程紧凑。

    萧妧妧欣然同意,两人午饭都没顾上吃,逛完书画区直奔杏问。

    说来巧合,杏问的预展展厅并不算远,严格说起来属于月牙巷范围。

    整个拍卖行藏在一座古朴小院里,隔壁有一座民俗博物馆,街巷商铺、公司多是文化行业相关,浓浓的艺术文化气息。

    原来这么近啊,难怪孟有树会把这两处行程安排在一起。

    进了院子,萧妧妧首先拿来一本图录。

    比起佳博的秋拍,杏问无疑是小规模,拍品总共120件,海内外藏品都有,书画圈稍微有点冷门的品类在这里都能找见。

    知识不够深厚的藏家还真不一定能笑着脸走出去。

    杏问专做书画拍卖,具有很强针对性,前来参观的藏家多数在此领域深耕,彼此熟得不能再熟,孟有树一进院子接连和三四位老朋友打招呼。

    “刘老师好久不见啊。”

    “真巧,秦教授也来了,您们约着一起的?”

    “二位这次打算买几件啊?”

    “我刚从佳博过来,正好给你们介绍一下,刚踏入收藏圈的新人,萧妧妧萧老板,佳博碰见了一起过来逛逛。”

    “萧老板可别小看几位老师,都是咱们书画这个圈子的名家呢。”

    萧妧妧惊讶不已,又遇见活着的名家了。

    她笑容谦虚,一一握手打招呼。

    托孟有树的福,萧妧妧接连认识不少书画收藏家,只可惜她太过年轻,相互介绍后,并没有多少人把她当回事,态度冷淡疏离。

    对上孟有树安慰的眼神,萧妧妧耸耸肩,无所谓的笑笑。

    这种场面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年轻的陌生女性,出现在专业性质较强且以男性为主导的圈子里,被轻视乃至无视都是家常便饭。

    尤其在收藏圈子里,像萧妧妧这个年纪的,不论男女,老藏家一致的俯视姿态,认定年纪轻的阅历、经验、学识无一拿得出手。

    当然,萧妧妧对书画方面也确实没有太多沉淀。

    萧妧妧单纯的想捡漏,没打算社交,对他人的态度不以为意,自顾自闲逛。

    偶尔碰到一处,她大大方方跟在他们身后听他们交流,姑且算偷师吧。

    可惜萧妧妧对书画研究不多,底子不够,听不太明白,但这些并不妨碍她什么。

    老藏家一致认定假货的东西,自然不用再确认,拿不准的她才舍得用一用系统估价。

    “这件看起来有点像,但是名字糊了,不好说啊。”

    “纸是对的,字迹风格也对,我看有点真。”

    几个老头子老花镜一戴,放大镜紧攥,各自表达意见。

    萧妧妧出于好奇,扫描他们手里研究的某本海外回流藏品,看到系统给出30000块的价格,她默默撇开目光看向别处。

    孟有树对古籍没什么偏好,只看字画,往旁边迈一步看另外一件藏品。

    “呦……又是文徵明的,我来瞧瞧是真是假。”

    闲逛中,孟有树看到熟悉工笔风格,目光顿住。

    萧妧妧跟上去凑热闹,看清标牌上的介绍,暗暗说一句好巧,今天好像和文徵明杠上了。

    不止这一幅,旁边另有三幅扇面同为文徵明作品,水墨金笺,尺寸均在18×50cm左右的山水画。

    比起佳博那件画作,面前钤印徵明二字的扇面属于小品类,可就算小品类,表现依然不俗。

    小尺寸的扇面几万几十万不等,大尺寸的上百万,精品大尺寸扇面迈入千万门槛的情况也不少见。

    至于到底能卖出什么价,因素太多,主要还需看藏品具体情况。

    孟有树看中的那个尺寸不大不小,略微斑驳,非常明显的古旧气息。

    萧妧妧看不出哪里好,反而喜欢旁边品相更好的那副。

    钤印徵明,题识:嘉靖丙午九月。是一幅字画合璧的泛舟山水图,有徐邦达题跋,没有霉斑、折痕,保存完好。

    至于真假,那可说不准了,哪怕有九成真,在看到四幅文徵明的扇面同时出现,又出自同一送拍人,九成也得降到五成。

    萧妧妧翻开图录,一看信息又是海外回流,与前面看的几件存疑书画出自同一人,骤然失去兴趣。

    展厅逛到出口位置,这一圈下来没见着多少值得出手的好东西,萧妧妧不死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面前的扇面做了系统估价。

    “这可难选了,四幅呢……”

    孟有树在展柜前徘徊,瞅了好一会,翻开图录一看,暂时歇了心思。

    生货,从未在国内市场出现过,风险太大。

    这种情况一看就是遗产继承了长辈手里的老旧玩意,后代不识货或者不愿意留,通通拿出去清仓大甩卖。

    把这次预展看好的几件编号记下发送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