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临安杏花饭馆(美食)》 40-50(第14/25页)
上辈子,各种养生知识里,总说腊肉又是盐腌又是烟熏的,很不健康。但她觉得,难道一定要为了这一点儿健康,舍弃快乐?
每每吃到这种熏得黑黑的、柴火味儿重的腊味,她就会想起童年,想起家的味道。
思绪正翩然着,村正“哟”一声,笑得脸上菊纹舒展:“咱家前日酿了新酒,正好与二位贵客尝尝。”
便取了一个空酒壶,在上面放一把捆扎好了的细竹枝。又去抱酒坛。当着二人的面,他隔着竹枝,将酒倒入壶中。
先是哗啦啦的声音,然后水流变细,潺潺作响,最后是滴滴答答的,是细竹枝上残留的酒水滴入壶中。
酒水漏尽,竹枝上残留着白白绿绿的、未能分解发酵的小米粒。
江清澜看得有趣,心道:难怪《水浒传》里常说“筛一碗酒来”。
原来,古代自酿的酒,真的是要“筛”的。白居易诗曰:“绿蚁新醅酒。”此处的“绿蚁”,指的便是这些米粒。
王蕙娘知道她不喜饮酒,却还是劝她尝尝:“自酿酒味淡,喝不醉人,且新酒别有一番风味。我是忍不住的,你要能忍住,那我全喝了。”
江清澜听她说得有趣,忙饮了一杯,果然酒味很淡,甜中微酸,还有一股淡淡的青梅果酱的味道。
与其说是酒,不如说是果味酒精饮料。
无怪乎,古代小说里,总动不动写人饮了几十碗酒。
……
村正是办老了事的,趁江、王二人吃饭,已把儿子、媳妇从地里叫了回来。
他派儿媳去帮忙收拾王蕙娘的老屋。又派儿子往村里传信,看村里能凑得出来多少个鸭蛋、大白菜与白萝卜都在哪些地里。
他把这些事儿办好了,便与王蕙娘说:
“蕙姐儿,打扫屋子、收菜看地这些,左右得花时间等。不如,你先去后边柏树岭,咱们日常都打理着的,路好走得很。”
王蕙娘听罢,点点头,自马车上取下一装着纸钱、供品的篮子,要去挂坟。
江清澜心想:蕙姐姐应该是去给亡夫挂坟吧?
她很少说以前的事儿。江清澜只知道他以前是当兵,死在了战场上的。
来到半山腰,只见一坟茔,墓碑上写着:“丁大力之墓。妻丁王蕙,儿丁虎,弟郑旺,谨立。”
王蕙娘上山一路无话,到了墓前,话却多了起来:“喏,这便是我家那短命鬼。”
一面烧纸,一面絮絮叨叨:“妹子,你是家道中落,我却是生来不幸。总之,咱姐俩遇上,也是缘分。”
原来,王蕙娘出生在临安城郊一个小渔村,父亲是渔民。
她十岁那年,钱塘江发大水,爹娘没了,便跟着舅舅过活。后来舅舅也死了,舅妈把她卖给一户人家做丫鬟。
王蕙娘喝了酒,让山风一吹,脸上涌起两团红晕。
她低低地道:“我这人,生得卑贱,心气儿却高,不讨主人家的喜欢。”
“我被卖来卖去的,就到了妓院里。但我运气好,逃到了这小山村。虎子他爹呢,是这山上的猎户,孤儿,赤条条的一个人,救了我。我俩就好上了。”
“但我人逃了,户籍还在妓院老鸨手里。我胆战心惊地躲了两年,又有了虎子。他爹说,这样也不是办法,便要去投军,挣了军功,好给我脱籍。”
“那时候,朝廷正在跟辽国人打仗,他立马就去了。到了第三年,终于挣了军功,让我脱了籍。哪里知道,眼看着就要回来了,却死在了涿州。”
江清澜听罢,如同咽下一枚生柿,涩味儿一路蔓延到胸腔,吐不出,也化不开。
谁想得到,豪爽泼辣的蕙姐姐,有这样凄惨的身世?
良久,她才轻轻地问:“那这郑旺是?”
“郑旺是营中的伙夫,是虎子他爹的义弟。他爹死后,是郑旺千里迢迢把他的骨灰送回来的。”
说到这里,王蕙娘忽的激动起来,捡起一根树枝,打在墓碑上,好像真的在打人一般:
“这短命鬼,临死前,还要我带着虎子嫁人。”
她眼里噙着泪,笑骂道:“呸,想甩掉我们,做你姥姥的美梦!”说罢,两行清泪串珠似的流下。
江清澜忙把王蕙娘拥在怀里。
一时山风阵阵,层层青松、古柏如水上波涛乍起,山湾里农家养的公鸡,喔喔乱叫起来。
良久,江清澜才道:“蕙姐姐,你心里记挂着丁阿兄,他在底下也瞑目了。如今,你带着虎子,我带着团团,咱们姐俩一起过。”
“我不嫁人,他才不瞑目。”王蕙娘吸吸鼻子,啐道。
说罢,她又想起什么似的,把江清澜往外一推:“说什么呢?你少女嫩妇的,男人没沾过,孩子也没有,怎能跟我一样?不行不行!”
江清澜摇摇头,也不与她争辩,心里只道:沾上谢临川这些人,还不如一个人来得清净。
二人挂完坟,便下山去,看村里人是否把鸭蛋都拿到村正家来了。
方走到后门,村正迎出来:“鸭蛋才拿了二十来个来。倒是来了一位郎君,也是从临安城来的。”
二人抬眼看,只见马车边,一位年轻郎君正与自己的仆人说着话。
他身量极高,头上戴着一顶软脚璞头,皂色宽袖襕袍让风一吹,颇有些风流潇洒的意味。
即便是与仆人说话,他脸上也是带着笑的,很是和蔼可亲。
江清澜这人有点儿脸盲,只觉得这人有些面熟,却又想不起他是谁。
正在竭力思索,那人已过来了,向江、王二人拱了拱手,笑道:“江娘子、王娘子别来无恙。”
江、王二人还了礼。
江清澜心道:人家认出我们来了,我们却记不起人家,这可如何是好?
那人很是善解人意,笑道:“某姓薛,单名一个齐字。杏花饭馆的羊肉汤,是某吃过的最好吃的。”
江清澜恍然大悟。
这个薛郎君鼻子很灵。那天下午,她在后厨炖羊肉,招牌还没挂出来,他就闻出来了。
而且,他还与她聊了些生意上的事。当时,她还以为他是竞争对手派来打探消息的呢。
薛齐又道:“某是个商人,上松林村来收药材,竟遇到二位,真是有缘。”
江清澜心道:对羊肉敏感、又做药材生意,那他很可能是往辽国贩货。
辽、宋两国在边境设有榷场,宋国输出茶叶、瓷器、药材等物,输入辽国的牛羊、马匹等牲畜。
王蕙娘笑道:“实在有缘,我们也是来村里收菜,就比薛郎君早到一点儿。”
薛齐笑了笑:“那回临安城,咱们可以结伴而行,互相也有个照应。”
这话正合二人的意,因到了村子里,才听村正说,前几日路上有人遭了劫匪。
薛齐见二人点点头,又斟酌道:“二位可是要借宿村正家?”他与仆人是打算借宿的,但若是有两位女娘在,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