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200-210(第5/14页)
这个春节云青青就耐心地播完了这一部年纪比她都大的、只有26集的电视剧,算是给观众们来了一个前情提要。
然后就抛出了第一个小高.潮,《走向共和》。】.
汉武帝时空。
刘彻也深度沉迷于剧情发展,虽然因此生了不少闷气,但一则确实有趣,二则刘彻也能从中汲取到某些有用的知识,所以这段时间他连后宫都去得少了,问就是晚上要追剧,美人没有故事发展吸引人。
但云青青放出第二部剧之后,他越看就越感觉不对劲。
——这他喵的是在教人怎么造反啊!
还不是单纯地推翻旧皇拥立新皇,而是直接把皇帝干没了。
这不就是妥妥的屠龙术吗?你们后世这玩意可以随便拍出来给所有人看的?
刘野猪大为震惊,但刘野猪很快理解了。
“尽管此事委实骇人听闻……”刘彻顿了一下,喃喃自语地补充,“对未曾见过后世之景之人而言骇人听闻,但置于那‘自由平等’的后世,倒也不算出奇。
虽然此事传扬出去,会滋生野心,但、但朕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
刘彻摩挲着剑柄,露出一个杀气腾腾的笑容,这笑脸转而又化为了平静。
“这‘革.命’出现的契机太巧,既有亡国之内忧,又有灭种之外患,兼之外来种种新潮事物与思想的冲击……”刘彻罗列了许多前置因素,越列心越安,“以当前、不,以如今至今后数百年,甚至于大汉灭亡,华夏应当都不至于沦落到此等地步。
更何况,若是山河社稷在我刘氏子孙手下沦陷至此,这皇帝也没有必要再当下去了!就让能者来挽狂澜于既倒罢!”.
元顺帝时空。
已改名为朱元璋的朱重八如今已经是割据一方的势力之主,奉韩宋为正朔,称吴国公。
夤夜,朱重八仍未安寝,他一边等待领兵进攻常州的徐达的消息,一边在昏黄的烛光下思考《走向共和》的剧情。
伴随烛泪流淌,他用食指敲击桌面的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他脑海中的万千思绪也越来越混乱——
——共和?这世间能有真正的共和吗?
——皇帝无能、朝廷腐朽,那是不是能够将他们尽数推下去呢?
——你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家伙,也想推翻皇帝?
——怎么不可以?我这个泥腿子如今不也是一方诸侯?
——可是,我拼死拼活,如果有朝一日能够驱除鞑虏,一统南北,再造华夏,那我凭什么不能当皇帝?
——就算我可以不当皇帝,那我那些老兄弟们跟着我刀山火海,不就是为了求一个荣华富贵、荣膺子孙吗?
——你看,后世那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不也失败了吗?
——可云青青所在的后世不就是已经成功了吗?为什么后人可以,我不行呢?
朱重八的脑子里乱极了,仿佛有无数个声音在说话,每一个声音都是不同的观点,它们使尽浑身解数要说服他。
——可是,要说服我什么呢?
朱重八迷茫地盯着跳跃的烛火,到底还是没能想出来一个结果。
此时的朱重八并不清楚,当他看到了第二条路并且为之犹豫不决的时候,其实内心深处早已有了回答。
毕竟现在的朱重八,还不是日后那个执掌四海、大权在握的皇帝,只是一个刚从泥巴里挣脱出来的农夫、乞丐与和尚罢了.
有人因此心神摇曳,自然也有人因此震怒不已。
“荒唐!君为臣纲,此为古之天理!以下犯上,逆转人伦,是为乱我华夏千年纲常根脉也!”
那些趴在“三纲五常”、“礼法人伦”之上一代一代吸血吮髓惯了的家伙,即使早已目睹云青青所在的后世种种,但仍然固执己见,极力跳脚出声反对。
——就算是正确的道路那又如何?损及他们的私利,那就是大大的错谬,是绝不容许在当下出现的亡国歧途!
而他们再如何反对,也无法阻止云青青接下来的连招。
《觉.醒.年代》、《恰同学少年》、《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三连,敢问诸君又如何应对?
第205章 番外之三部曲。
【在重温这三部极富内涵的电视剧时,云青青一反随口点评的常态,反而从头到尾都保持沉默,让观众们自行体会个中深意。
云青青和无数的观众一样,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之中,不过于她而言,比起观众们的心思各异,她的心中更多了一份深沉——因为这些对观众们来说,可能是戏说的故事,但对她来说,却是真实的历史。】.
唐高祖时空。
今夜《恰同学少年》结局,天幕收回之后,孔敏达就搬了一把椅子静静坐在门前,听着初夏的蝉鸣与蛙叫声,心中还久久回荡着汹涌的情绪。
尽管他并不赞同其中一些在他看来是明晃晃颠倒纲常的理念,但他仍不可避免地为那些青春飞扬的、立志救国的师生们感动。
“纵为小女子,亦有鸿鹄志;区区一书生,一心报国门。”
孔敏达抬头仰望夜空繁星,脑海里闪过的是他在此处开学塾以来所经历的一幕幕,还有一张张鲜活的脸。
包括那些被他拒之门外的女童们。
“唉——”孔敏达长长地叹了口气,“就这样吧。”
他感觉自己心间的那堵墙,在这些年绵绵不绝的风吹雨打之下终于坍塌。
“天地生男女,乾坤分阴阳,阴阳本相济,何分高下尊卑?
我孔敏达秉持先师遗志,决意‘有教无类’,教化世人,既如此,又何须再分男女?男子女子皆不过世人尔。”
明日便宣布下去,允许那些愿意读书习字的女童入书塾吧。
“只是,毕竟男女有别,还是得有个女子来操持……”孔敏达想到族中寡居的姊妹,“也不知她们愿不愿意来这穷乡僻壤过这清苦的生活。”.
宋仁宗时空。
范仲淹亦在心续激荡之间提笔,文不加点书就一篇《少年论》。
“如此少年,方是我改革学风所求培养的国之栋梁!”
范仲淹越看越觉得其人可亲,其心可爱,其志可敬。
“无论高居庙堂抑或是身处江湖,不汲汲于富贵名利,皆心系国家兴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我儒家学子之风骨!”
范仲淹尤爱那最后一出绝妙“空城计”,结合如今内外局势思索一番,他再次研墨。
这一次写的是一封奏表,奏请官家令各级官学开辟武科,要求其中学生都要习武强身、知晓兵事。
“君子六艺,射、御皆在其中,怎可偏爱诗书礼仪,而不重射御?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甚好!我等向往圣人之言,又怎可不倡导上古之风呢?”
据云青青所描述的,身高一米九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