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80-90(第4/13页)
闭上眼睛。
这一次次直播对他的统治终究还是造成了影响。
以前的黔首不知道世间还有如此爱民之朝廷也就罢了,反正他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如今他们知道了另一种可能,那么会有多少人对此动心呢?又会有多少人借机生事呢?
“希望仲卿和去病能尽快剿灭匈奴吧……等到战争结束,大汉也该休养生息了……”
第83章 第十八个视频之关于治理黄河。
【“都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但是这位母亲的脾气一直都不太好,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与黄河的斗争史。”云青青一边搜“黄河治理”的相关内容一边说着。
“黄河泛滥是历朝历代不可避免的一个天灾,而治理黄河也不知道拖垮了多少的王朝。
‘黄河宁,天下平’,一直到了现*代,我们有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比较发达的科技手段,才在国家不断投入人力物力之下取得了比较有效的治理结果。”
云青青放出一个黄河奔流、决口泛滥的视频片段。
“治理黄河不能光看这一条河,要放眼到整个流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具体的措施我也说不上来,但万变不离其宗,终归就是涵养水土、疏通河道。
据说很多年前黄河还不是黄河,她就叫大河,但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加剧,大量森林、草原遭到破坏。
到了秦汉时期更是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寝等,以及为了防御匈奴,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
种种因素都加剧了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才变成了黄河。”
云青青翻出了一个黄河科普视频播放。
“所以我们现在才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治理沙漠,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过也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发展谈何环保?
在发展与生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
汉武帝时空。
刘彻看着模拟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图像,回忆起秦朝以来的宫室、陵寝修建规模和数量,不禁陷入了思考。
“好像本朝伐木确实颇为泛滥……”刘彻反思了一下,自己也颇爱建各种宫室以供消遣娱乐,而修建宫室最重要的就是立柱和大梁,这需要年份久远的巨木,据记载,从前关中之地供给巨木还绰绰有余,如今却已经开始逐渐显露颓势了。
于是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那朕日后修建宫室所用巨木,还是命人自南地运来吧。”
刘彻:不建宫殿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不若朕下令黔首禁无伐草木?”
“陛下不可。”原本在一旁低头思索的汲黯顿时出声,意图阻止皇帝的想法,“黔首存亡离不开山林,砍伐草木必不可少,若禁伐草木,许多黔首将难以生存!”
“汲公说得也有道理,那就这样吧,砍伐者须于当地植树,取之于林当还之于林,具体怎么做就由汲公来考量吧。”
“喏。”.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看着那汹涌混浊的黄河水和地上河,又回忆起如今尚且清澈的大河。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啊。”
始奇观爱好者皇帝看着那些壮观的防护林、人造林,一颗心开始蠢蠢欲动。
“不若令蒙恬于北地屯兵,修建长城之时植树造林?”
匈奴人以骑兵见长,若于边疆植树造林,待到林木长成,基本上可以废了匈奴的骑兵,这不也是一种长城吗?
——虽然这是个长周期的大工程,但是从现在开始做的话,总是有盼头的。
“至于大河流域的林木,也至关重要,得遣一公子前往监管及造林。”
嗯,就让胡亥跟着先去种种树吧.
【黄河的科普视频播放完毕,云青青无缝衔接了一个治河历史的视频,从先秦时代到近现代重要节点都有所提及。
“每个大一统的王朝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就是治河,也只有大一统王朝才有能力治理黄河。”
“前有秦汉,中有隋唐,后有元明清。”云青青看着弹幕提问,露出一丝带着嘲讽的笑意。
“为什么没有大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朝算大一统王朝吗?除了大秦以外,宋朝比起其他几个王朝,只能算个割据势力吧?
另外我还听过一种说法:我南宋终其一朝无一人死于黄河水患,为什么?
只要黄河不在我版图内,我就不会受这个罪。”】.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原本还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治河方案,突然被云青青冷不丁地插了一刀。
他猛地起身走到舆图前,看着黄河流经的那大片土地,捂着胸口觉得呼吸困难。
“这么大片土地都没了?”
他的燕云十六州不仅没回来,居然还丢了更多地方?黄河流域可是中原之地!被赶到南边再想北伐可就难上加难了!
南宋?什么南宋?!到底是哪个不肖子孙!!!.
宋高宗时空。
赵构愤怒地掀翻了桌案上的茶盏。
“贱婢狂言无状!”
他面色狰狞,心底那股被戳中的心虚气短,在顷刻之间就转为恼羞成怒。
岳飞听闻此言,面色赤红。
“大宋王师必定会收复失地,北上还京!”
他咬牙切齿地低声道,目光如鹰隼一般盯着不远处的一支金兵。
“杀!”.
汉武帝时空。
“瓠子决口最终还是堵上了吗?”刘彻的脸上露出笑意,“发卒数万人,并亲临决口处,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背柴草参加堵口……原来这样就行了。”
“徐伯不是在主持漕运开凿?待到龙首渠建成,便令他主持堵口吧。”
“陛下,臣请协助堵口。”汲黯行礼道,“臣当年未能成功堵口,致使河水泛滥危及十六郡,此乃臣未完之憾事,请陛下允臣届时为一堵口之卒。”
“汲公有心,朕记住了。”.
汉明帝时空。
刘庄眼前一亮。
“王景与王吴?”
自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
而早在建武十年,光武帝便曾欲修河汴,当时的浚仪令乐俊上书阻止:“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光武帝只得作罢。
其后汴渠东侵,日益弥广,兖、豫百姓深受其害。刘庄深以此为心腹大患,多番筹谋治理一事。
如今天幕透露天机,令他知晓王景与王吴有治水修堤之才,平息河患之能,如何不让刘庄龙心大悦?
“发卒十万,派河堤谒者王景与将作谒者王吴治理汴渠!”.
宋仁宗时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