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听到真凶心音: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女配她听到真凶心音》 160-170(第7/14页)



    后朝廷责令诸侯离开侯国,居于夏京,朝廷拨款修建华美大宅,又会令人将封地税收送至京城。

    汝阴侯不乐意,他请旨永镇西南,替朝廷戍边。

    暗暗却有人唆使其庶子做反,告发其父私藏甲兵,有不臣之心。

    以子杀父,用亲父头颅换取朝廷恩赏。

    毕竟若不推恩,爵位以及大半家业都属于嫡长子,庶子却所得微薄,极有可能堕入平民阶级。

    如此一来,因这份不甘心,亦免不得骨肉相残。

    但其实告发汝阴侯的庶子夏侯通其实颇为犹豫。

    以子谋父性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跨过这个坎儿。

    汝阴侯并不是个很糟糕的父亲,无论嫡庶,他会教孩子骑射,使其好好念书,时不时还考察功课。

    夏侯通作为汝阴侯府庶子,幼时也曾有过一段安乐岁月。

    可长大后,他却开始痛苦。

    任凭他如何精通骑士,又有学问,可再怎样如何优秀,也抵不过嫡长二字。

    所有的努力都抵不过长幼有序。

    甚至他亲生母亲何氏也并不如何理解,觉得夏侯通有太多的非分之想。

    何氏出身农家,能被顺利选为妾室,生下儿子,已觉得面上有光心满意足,素日里也对正室十分恭顺。

    更何况母子二人在侯府日子不算差。

    在夏侯通看来,何氏是个上下尊卑腌制入脑的无知妇人,故虽有几分伤怀,却绝不肯听何氏劝说。

    朝廷暗遣使者,抛出橄榄枝,夏侯通也是伸手接住,

    但现在,宫里意思却是要去汝阴侯性命,夏侯通便有几分犹疑,始终不忍。

    那时裴无忌身为暗使,离间夏侯父子之余,他也不指望夏侯通能亲手弑父,准备暗暗将汝阴侯伏杀。

    但另一位同行人越止,就觉得复杂事情可以简单化,何须如此麻烦。

    越止是个顶级的挑货。

    “公子虽心存不忍,以为父慈子孝,觉得汝阴侯虽爱惜嫡长,也对其他子女情分不浅。可爱在哪里,权势便在哪里。这皇帝爱一女子,也会宠妾灭妻,扶着上正宫之位。这真情所致,歌女也好,倡家也罢,哪怕从前嫁过人,都是能做皇后。若真心爱惜,又哪儿容你这个亲骨肉只能分得些许微薄家资?一不小心就沦为寒门。”

    “陛下推恩,本可惠及诸子,可汝阴侯眼里,汝之利益未来,统统不算如何。他不爱你,你为何爱他?”

    夏侯通终于还是心动,再之后,他割下其父头颅向朝廷请罪,被赏爵位。

    裴无忌也忘不了彼时越止见着汝阴侯头颅时表情,越止眼睛里流淌欢喜和得意,兴奋得不得了。

    就像完成一桩大项目。

    越止甚至微笑:“这可真是有趣。”

    当然汝阴侯这样结局,其实于大局也是极好。有个好例子在前,庶子也能承爵。于是兄弟父子互相猜疑,从内部都杀起来。

    裴无忌不是善心大发之人,他也本欲暗杀汝阴侯,但越止以此为快,却令裴无忌心生厌憎。

    比丘尼讲究众生平等,故不食荤腥,裴无忌自无此胸襟。

    他也会食荤腥,以动物血肉为食。人吃五谷,吃五畜,是为了生存。食其肉,但不代表要将食物虐杀。似活吃猴脑,生割驴肉,以此为乐便是一种残忍。

    越止不仅仅是要完成任务,他是乐在其中。

    当然而今,裴无忌并不愿意在薛凝面前提这些,他不打算总跟薛凝聊薛凝,以此加深薛凝心中越止印象。

    裴无忌平静而认真:“没什么,只是我很小气罢了。”

    第166章 166薛凝:裴少君懂得很

    而今薛凝也觉得并不好议论越止,她想了想,也转了话,说道:“清淑郡君回到京城,听说从前,太子十分仰慕她。不过那时,她似有些不愿意?”

    虽不愿意,太子也未勉强。

    虽未勉强,却仍将赵昭视为仙子一般。

    但旁人说赵昭迟早要嫁。

    那时太子空了正妃之位,身边女人身份高些的只有个王良娣,也有虚位以待的意思。

    赵昭闹些脾气,小孩儿心性,那也罢了。她那样出身,如此品貌,婚事自然绝不能自己做主。

    家里是这么个意思,太子又显痴心,也无非是一两年的水磨工夫。给足了赵昭面子后,赵昭必然会点头。

    不过也是计划及不上变化,而后太子被废,是为临江王。

    赵家

    那时自然战战兢兢,也不提赵昭婚事了。

    于是赵昭这么个美人出京城,和窦昭君一样,离京避了几年。

    待风平水静,赵昭才再回京城。

    她重回京城,声势极大,甚至裴后也出面安抚,加以恩宠。

    陛下虽已废后,可无过废后毕竟心中有愧,故仿佛被补偿一般,赵昭又被封为清淑郡君。

    那时甚至传闻,说宫里要赐婚赵昭跟裴无忌。

    谁想却是雷声大,雨点儿小。

    赵昭在京城留了半年,也未见定亲,居然又离京。

    这次是赵昭第二次回京。

    可今时不同往日,赵昭也不似从前那般风光。

    所谓声势几分靠捧,从前捧着赵昭的太子已故,裴无忌眼瞧着也要跟薛凝定亲。

    于是赵昭仿佛也没那么高不可攀。

    这次赵昭回京,亦不复从前声势。若田嬅还活着,大约也不会嫉成那样子。

    大夏讲究早婚,赵昭年逾二十,虽年轻貌美,也算年龄偏大了些。

    就跟裴无忌似的,之前裴后也操心裴无忌的亲事,为裴无忌跟灵昌牵线绞尽脑汁。

    故京中一些无聊之人也会嚼舌根,有几分赵昭从前太挑的意思。

    幸喜赵昭从前得意时也是性子温厚,与人为善,结怨不多,故议论的人也并不算多。

    不过人心就是如此,总有些无聊人喜欢嚼别人不幸。

    比如之前得了赵昭赏赐宫娥,一开始她还替赵昭损了薛凝几句,被赵昭顶了回去后,那宫娥也反倒对赵昭生了埋怨。

    她暗暗想清淑郡君傲个什么劲儿,太子没了,裴少君又挑了别人,指不定心里急成什么样子。

    那宫娥不免想,赵昭这个清淑郡君倒是装得很淡定。

    赵昭确实一副泰然自如的样子。

    她回了京城,入了宫,暗暗不知多少眼珠子盯着。那些背地里议论言语,赵昭也未必不知。

    但赵昭仍沉住气,抬着头。

    她如一朵大夏京城艳色之花,绝不会被轻易摧折。

    薛凝人在法华寺,八卦听了一耳朵。她对赵昭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直到今日,薛凝才亲眼见着赵昭,不过也未来得及说说话。

    赵昭果如传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