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50-60(第23/32页)
海案”。】
郑成功……听着像是郑芝龙的家人?
崇祯记在心里,要好好查查。
【“通海案”是个大案,清廷查了好几年。这当中,又爆发了“哭庙案”,奇人才子金圣叹就死在这个案子里。
顺治十八年二月,顺治帝驾崩。依照礼制,全国上下都要为顺治帝致哀。
哀诏传到苏州,朱国治等在府衙设置灵堂。按照规定,地方各种军政要员及郡中缙绅都要连续三天前往哭临。此外,地方政府还在苏州文庙设灵堂,供普通百姓祭悼。
然而,诸生倪用宾、丁观生等百余人到府堂跪进揭帖,向巡抚朱国治控告吴县县令任维初。说他典守自盗,私粜漕粮千石,酷刑逼税,杖毙乡民等罪行。这些生员群情激奋,要求驱逐任知县。
这是国丧现场诶!而且那县令也是有追缴考成的,这些人逼他处理任县令,不就是在打他的脸么?
所以朱国治当场下令逮捕了那五个为首的生员。
但是苏州的士绅怎么可能甘心这样的结果呢?
于是,他们拿出了当年对付明廷的招数——哭庙。
具体的步骤就是写一篇之乎者也瞎扯淡的文章,然后带着小作文去孔庙里一哭,形成舆论压力,再由朝堂上官老爷们配合一下“民不聊生”。接下来,一般就是县令滚蛋甚至被判刑,然后上上一级的官员过来安抚,带头的文人获得名声,江南闻名
所以士绅代表金圣叹联络了一百多个士人,拿着他们写的《卷堂文》,到孔庙聚集,准备哭庙。
结果,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十一人,并且上报京城诸生倡乱抗税,并惊动先帝之灵。清廷管你什么逼迫舆论花花招数?正因为“通海案”,要大力整顿江南呢!所以直接定了“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的罪名,把十八个主犯都判了死刑,砍了就完事。】
【这三大案后,江南士绅就真的老实了。
毕竟舍不得钱是一回事,就算有钱也得有命花啊!
况且他们慢慢摸索到了,满清不是不让他们捞钱,只是该交给朝廷的一分都不能少。士绅认命了,就当是给朝廷的“分润”呗。】
【这时候的明朝士绅地主阶层,才开始怀念起明朝的好来,反清复明的运动此起彼伏,可是那个优待读书人的大明,再也回不来了。
什么贱骨头,呸!】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啊……发错了……把删减片段发上来了,过了十二点,算榜单没有完成,伤心。感谢在2023-06-2820:39:18~2023-06-2900:00: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七略公子ovo13瓶;青山横渡10瓶;苏幕遮5瓶;li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9明末下(完)
◎孙之獬是剃发易服的第一大功臣◎
文华殿。
坐在崇祯下首的大臣们一片寂静,就连卢象升也被这句“贱骨头”噎住了。
毕竟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入仕。
好半晌,韩爌才颤颤巍巍的叨念了一句:“有辱斯文!”
韩爌说的是天幕骂人,但一旁已经有大臣开始想象天幕所描述的建奴入关后的惨烈景象。
分毫不差的催缴赋税,甚至是差一厘都要革除功名!
“鞑子就是鞑子,简直残暴!”
一旁立刻就有人小声附和:“比蒙元还不如……”
卢象升常年习武,听力十分好,不禁暗暗翻了个白眼。
他转过头微微一躬身,压低声音道:“陛下,人心可用。”
崇祯轻轻冷哼一声,明白他的意思。
这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什么仁义道德,什么华夷之辩,都不如当高高在上的老爷来的实在。现在听到建奴入关是这个德行,他们才知道怕!
崇祯要不是手里没兵,甚至也想搞建奴这一套给自己出出气!
可没办法,他还是大明的“仁君”,不能学蛮夷那一套,不然这些人怕不是立马就得打开城门恭迎那些“闯王”。
崇祯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诸位爱卿,天幕的垂训你们也听到了。正如那顾炎武所说,若是那建奴入关,那就不单单是亡国,而是亡天下!到时山河破碎,九州腥膻,黎民有倒悬之危,士林受鞭挞之苦。朕纵然挂在景山的歪脖子树上,也闭不上眼睛啊。”
殿中大臣们齐齐起身,拱手道:“陛下仁善!”
皇帝给了他们台阶,他们自然也要表表忠心。
韩爌这个次辅就站出来,代表内阁,真情实感的说:“陛下,所谓君辱臣死,臣等虽是朽木之姿,却定会竭力护陛下周全,必不会重现那不忍言之事。”
众位大臣跪倒在地,齐声附和。
崇祯看着满殿的人,就连让他罢官了还没来得及离开的兵部尚书梁廷栋都伏在那里。
这里有几个人是真心,崇祯也不在意了。最起码,有了这个共识,今后他行事的阻碍会少一点。
天幕,果真是来保佑他的啊!
隔了一会儿,天幕上的画面又开始动起来。
【不好意思,刚刚情绪有点激动,骂人是不对的哈。
可话说回来,讲明末的历史,能有几个不激动的呢?实在是垃圾太多,无法分类的那种。】
【说完带清是怎么整治纳税问题后,我们再来说说带清是如何打断天下士庶的脊梁骨的。
没错,就是——剃发易服。】
大臣们只觉得自己脑瓜子嗡嗡的。
剃发易服……好像前面有提到过这四个字,但是当时他们都被三大案给夺走了注意力,所以自动忽略过去了。
怎么,这建奴横征暴敛也就算了,还要强行推行胡风?!
另一时空,朱元璋紧紧皱着眉头盯着天幕。
经过蒙元百年统治,现在的中国从语言到风俗再到服侍,无一不受到蒙古胡风的侵袭。就在上个月,他还严肃的下了一道诏令,令百姓不得习胡风。
怎么蒙古跑了,女真又来搞一套不成!
【何为华夏?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但满清就是要把这两种都给你改了。】
朱元璋:!!!
大明是他一辈子的心血,也是他最重要的成就,而这个大明不单单只是一个新的王朝,更是赶跑了蒙元,恢复汉家风俗衣冠的一个新的起点。
现在天幕告诉他,大明这两百多年都白干了?!
【元朝占据中原花花世界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奢靡腐化的速度却很快。
到了元朝中后期,天下流行的衣冠已经并不单纯是蒙古的传统服饰,而是一种结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