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30-40(第7/16页)

跟不要钱似的洗地,一下子就把朝鲜日本给镇住了,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拿下了平壤。

    朝鲜的史书记载是这样的:“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朱棣欣慰的点头:自然该如此!若是他的神机营没被败家鳖孙被糟蹋了,那肯定更厉害!

    秦始皇真的很馋。

    十年前他让方士去研究炸炉之事,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不知为何威力远远不够,也不是天幕上那般一颗颗黑色的药粒,而且因那炮筒只能用昂贵的青铜,而做不出来铁质。因此只能作为辅助,还不够成为战略利器。

    所以他现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天幕上百炮轰城的画面。

    [平壤一战,明军击败小西行长守城的一万多人,自身阵亡790人,而日军则损失了九千多,是一场碾压性的大捷。

    拿下平壤后,又接连收复开城、汉城--也就是今天韩国的首都首尔,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在一个叫碧蹄馆的地方遭遇了日本大军的堵截。]

    [朝鲜的内政真的很拉胯,就算明军拿下平壤,后续大军的补给依然很费劲,而且当时他们半岛上还瘟疫横行,因此李如松打算速战速决,战线拉的很长,在碧蹄馆的仅为前锋,不到五千人。

    也因为李如松的轻率进军,导致这部前锋被大量日军包围,几乎陷于死地。]

    李世民倒不是很担心,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打仗,也经常仗着一手神射,只带少量精锐去冲阵或侦查,这李如松既然是名将,还有火炮,应该不会输吧?

    [双方激战半晌,李如松亲自断后,明军成功突围后撤,但损失也不小,所以这一场,到底还是明军输了。]

    李世民:……行吧。

    [此后明军一直和日军在朝鲜的南部四道反复拉锯。

    而在海上,朝鲜水军的表现比陆军要好的多,因为全靠李舜臣在撑着。

    李舜臣确实表现优异,数次击败了日本水军,毫无疑问的是朝鲜的民族英雄。但咱凭良心说,朝鲜能收复失地不至于亡国,靠的都是大明吧?

    现在韩国人一味的谁李舜臣,可以淡化甚至抹掉中国明朝对朝鲜的救命之恩,甚至把李舜臣和拿破仑相提并列。

    我只能说:emmmmm……呸,不要脸。]

    朱元璋等君王都暗暗纳罕:这个拿破仑是谁?听名字似乎不是国人,难道又是个外夷?

    听上去是个名将,不知比韩白卫霍如何?

    [丰臣秀吉为他的狂妄付出了代价,他现在已经不敢想什么拿朝鲜当跳板,去侵略大陆了,他只想如何体面的结束展示,保住现有的成果。

    于是,大明派出了使者,去和日本洽谈。]

    朱棣心想:到底是国力下降了,要是发生在现在,朕就绝不何谈,一定打到倭国老家去!

    [日本方面提出了七个条件:

    一、远嫁大明公主为日本天皇后;

    二、发展明日贸易;

    三、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

    四、京城及北部四道归还朝鲜,南部四道割让于日本;

    五、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

    六、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

    七、朝鲜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朱棣勃然大怒,呵骂道:“倭国这是在放什么狗屁,难道他以为还能和倭皇明平起平坐么?看来这李如松的火炮还不够猛,没把他们轰清醒!”

    朱高炽虽然也很生气,但还是劝了一句:“谈判嘛,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很正常。反正我大明又不可能答应。”

    朱棣横了他一眼:“就是因为你太体谅他们,他们才敢如此蹬鼻子上脸!对待那些官绅也一样,要意志坚定,不能手软!不然他们只会觉得你好糊弄,最后给你仁这么一个庙号,不过就是感谢你纵容他们!”

    朱高炽现在真想给自己一嘴巴,让自己非要说话,又无辜被骂了一句!

    天幕根本没怎么说过他当皇帝的为政举措,反而是提到了仁宣之治,怎么父皇就认定了他是被文官愚弄的庸君呢!

    [我只能说日本这是在想屁吃,就这第一条大明就不可能答应。

    明朝自开国以来,就不议和不纳贡不和亲。]

    朱元璋:没错!我大明就是这么有骨气!

    [号称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然还有后半句: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嘻嘻。]

    秦始皇嘴角擒出一丝笑意来,这天幕,当真促狭。

    开国之君是流民和尚出身,末代帝王自缢殉国,倒是很贴切。

    [明朝这边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还是非常守旧的朝贡思想,只拿日本当成普通不听话的藩国对待,所以提了三点要求:

    一、日军在受封后迅速撤离朝鲜;

    二、只册封而不准求贡;

    三、与朝鲜修好不得侵犯。

    因为明朝推崇程朱理学,崇尚以礼治国,所以对待这些外藩小国都非常友好。哪怕有时候自己的实际利益受损,也为了所谓的天.朝上国的体面在坚持出血。

    所以当时的藩属国非常愿意来明朝进贡,因为随便拿点什么破烂土特产以小国小部落的名义来进贡,都能得到大明价值数倍的回赐。

    因此有的商人甚至冒充南洋小国的名义,一年来好几回。

    之前讲过的瓦剌的也先,就来过。他还虚报使者人数,多报了好几千--因为明朝按人头给钱。

    搞得连王振都生气了:你是不是觉得咱家像不会数数的傻子?

    没给钱直接让他们走了,也是土木堡的一个伏笔。

    这种事情很多,即使明朝后来限制朝贡的次数和时间,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来挖墙角。

    大明在这方面,真的活像个冤大头。]

    朱元璋:知道了,别骂了,朕以后一定好好教育子孙。

    朱棣则是想起了自己以后派舰队下西洋的事情,看来下西洋不能一味送东西,得多捞点回来。

    朝贡政策也得改改,不能让后世的人笑话我们!

    36明末农民起义13

    ◎关于唐太宗被射瞎了一只眼◎

    [当然,明朝自己也知道自己到处撒币像个大冤种这事儿,但是对于大明君臣来说,花钱买藩属国的忠心和天.朝上国的体面还是挺划算的。

    于是他们就把这种名义上回赐,实际上是扶贫这种行为,当做一种恩典施舍下去。

    因此,这种跟日本和谈,他们依旧保持了这种心态。这三个条件,都透露出一个意思——

    这回知道你爹我的强大,才知道害怕了吧?

    收你当狗是你的荣幸懂么?

    但是因为你犯错在先,要受到惩罚,所以爸爸不能给你扶贫基金,以后你好好表现,爸爸高兴了还是可以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