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鸟: 27、姜柔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困鸟》 27、姜柔(第2/3页)

    我不想成为谁的附庸,不想除了爱情什么也不在乎,不想像电影女主角一样,沦为被男人保护在背后、一碰就碎的花瓶。

    陈幼宜听我说完,望着我的眼睛问:“你觉得我软弱吗?”

    我竟然答不上来。

    平心而论,陈幼宜在各种意义上符合我对“女性”的认知,白皙瘦弱,乖巧懂礼,喜欢可爱的小饰品,偶尔和朋友们讨论好看的男明星。

    可她软弱吗?

    我见过陈幼宜跑八百米摔倒的样子,膝盖被磨得血肉模糊,她硬撑着站起来,一滴眼泪没掉。

    我见过陈幼宜立在父母灵堂里的样子,穿了一身白,像风一吹就会消散的雾气。我记得她低头擦眼泪,等她昂起脖颈,又成了轻车熟路招待客人的乖乖女。

    我还见过陈幼宜被家暴后的样子,她用安抚的语气对我说,没事的,不用担心。

    “男人的体能天生比我们强,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旧时代,才有那么多人遵循男主外女主内。”

    陈幼宜说:“但没谁规定过,我们生来就要会做饭和照顾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拒绝下厨,为什么不可以打电动看足球赛?我没听说这是男人才有的特权。”

    当时的很多细节我都记不清了,唯一牢牢印在脑子里的,是她那双一瞬不瞬看向我的眼睛。

    陈幼宜对我说:“你不奇怪。作为女生,你的性格、你的爱好、你的一切都很好。”

    这段话,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忘掉。

    后来我们高中毕业,陈幼宜报了师范,我考上江城大学,攻读心理学。

    之所以选择这门专业,一方面是感兴趣,另一方面,陈幼宜长期遭受家庭暴力,有了轻微的应激反应,不敢接触陌生男性。

    我想帮她痊愈。

    大学的生活和预想中相差不大,我们离开家,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也通过兼职攒了些钱。

    陈幼宜一如既往爱好音乐,打算送给我的毕业礼物,是我们都很喜欢的乐队的演唱会门票。

    日子平静无事,直到陈幼宜的姨父宋成浩酗酒失业,来学校讨钱。

    她辛辛苦苦积攒下的钱,全被对方要去。

    贪婪者的欲望,是不可填补的无底洞。

    宋成浩一次得逞,尝到甜头,等手上的钱挥霍殆尽,便故技重施,去校门堵人。

    有次闹得狠了,他甚至准备当场动手,好在被保安拦住。

    逃不脱,赶不走,陈幼宜快疯了。

    我第二次看见她掉眼泪。

    赌气一般,陈幼宜咬牙切齿对我说:“有时候,我真恨不得他早些死了……”

    有生以来头一回,我愤恨于自己的无力,什么也做不成,只能一遍遍徒劳安慰。

    可陈幼宜到底还是那个陈幼宜,不会被任何事轻易打倒。

    第二天,她找了新的兼职,重新开始攒钱。那是个家教的活,位置稍远,在城区边缘。

    月末的夜里,我接到陈幼宜打来的电话。

    她笑着告诉我,这个月结了工资,加上以往零零散散的存款,足够买下两张内场前排的演唱会门票。

    “我还没听过现场的演唱会呢。”

    她说:“有你陪着的话,好像没那么紧张了。”

    ……

    那天晚上,我应该多和她说说话的。

    自此以后,我再也无法联系上陈幼宜,去警局报了失踪。

    第十五天,我陪在她姨妈身边,认领下她的遗体。

    姨妈哭得昏死过去,我不想回忆当时的场景。

    据警察说,陈幼宜的学生证和手机好端端留在外套口袋里,只有手腕上的护身珠串和钱包不见踪影。

    看她满身的伤痕,绝非劫财。

    陈幼宜的死,成了一起大案的引子,自她之后,在清水河中接连发现了两具遭受过相似折磨的尸体。

    三名死者没有共同的人际圈子,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

    凶手在想什么?

    我动用已知的所有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

    受害者均为长发瘦削女性,反映出凶手对特定形象的执念,大概率与其过往经历存在关联,或代表凶手心中“脆弱”和“可操控”的符号,便于下手。

    单纯追求杀戮快感的话,没必要囚禁这么多天。长达十五天的殴打,表明凶手需要通过对他人的折磨获得心理满足,借由这种支配行为,补偿现实中的无能感。

    也就是说,凶手极有可能处于长期的社会挫败之下。

    选择偏僻地点作案、有意避开监控,则说明凶手熟悉案发地的地形,曾经多次踩点。

    囚禁离不开私密空间,凶手不可能住在人来人往的公寓楼,必然独居。

    由此,我做出一部分连环杀手的侧写——

    缺乏共情能力,操纵欲强,也许表面正常甚至友善,但极度自我中心。

    有被虐待史,借由犯罪,补偿深层的心理创伤。

    我想找到他。

    我必须找到他。

    根据犯罪地理侧写的圆心假设,多数连环杀手会把住所为锚点,在可控制的半径内作案。

    结合监控盲区的分布,我利用地图和数学模型,筛选、排除、推演,锁定凶手的潜在活动范围,在白杨街地铁站以北。

    然后呢?这片范围面积不小,连警察都对凶手的行踪一筹莫展,我更没办法精准定位。

    思来想去,我选择了最笨的方法。

    由于案件频发,江城住民的警惕心大涨,凶手要想作案,难度呈指数倍增长,一定会时常外出寻找新的受害者。

    我既然确定了他的大概活动范围,不妨直接蹲点。

    要穿成与受害者们相似的模样,引他下手吗?

    这个策略被很快排除,我独自行动,如果被他突然袭击,得不偿失。

    那就用另一套不会引起他兴趣的打扮吧。

    头戴鸭舌帽,穿灰黑色运动套装,随身携带防狼喷雾和小刀,用录像记下所有遇到的人。

    我开始在夜里游荡,揣摩凶手的行经路线——

    主要集中于白杨街周边,同时满足邻近河流、避开主干道监控、有隐蔽运输路径的区域。

    这实在不算多么高明的手段,成功率微乎其微,但我只剩下这唯一的方法,必须放手一搏。

    日复一日,我等待对方的出现。

    从希望到失望,再开启第二天新的希望,周而复始,仿佛没有尽头。

    我一遍遍安慰自己,没关系,别着急,就像捕食的蛇,总要在暗处花些时间,才能一口咬破猎物的咽喉。

    就这样过去整整十天,十天里,我筛选出所有遇见过两次及以上的人,跟踪确定他们的住址,并以寻找租房为理由,向周围住户询问他们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