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100-110(第9/14页)

妇儿讲那两三个小时要强吧!”

    “要是家里腾不出空地儿,大家也可以找公家单位的同志想想办法,一窝蜂地挤在我们家学习,知道的,说是孩子们求知若渴,不知道的,怕是还得以为咱们在这儿聚众搞什么活动呢。”

    梁万半开玩笑地说着,狗皮膏药走了,剩下的人可就好打发多了。

    果不其然,听他这么一说,当即就有人想到了街道办,在公家上班的同志,不都要为人民服务吗?

    既然这样,那当人民遇到难处的时候,找他们求助,也很合理吧!

    距离高考只剩下两个月,要捡起那么多的知识,孩子们压力大,做父母的,同样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也正是有的人明知道这样做不太妥当、却还是没能经受得住“诱惑”、被钱三妮一鼓动、就跟着来了韩家。

    但这会儿,梁万就差把答案直接说出来了,再迟钝的人也该反应过来,之后要怎么做了。

    于是,他们不再耽搁时间,为着今天的事儿,面带惭愧地跟向英道了声歉,就匆匆离开了。

    找街道办的人帮忙,也得抓紧时间,要不然,附近这么多户人家呢,就算只有一部分孩子想参加高考,累积起来,也有不少人了。

    街道办就那么几个人在上班,闲置的房子也就这么几间,如果真的点头同意帮忙了,安排起来,总会有个先后顺序的。

    要是他们慢了这一步,自家孩子不就会在上大学这条路上落后别人家孩子一大步了?这怎么能行呢?必须得抓紧时间了!

    送走邻居们以后,向英去厨房,再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小捆红薯粉条。

    这还是上回她和闺女一块儿去郊区农村赶集的时候买的,因为红薯粉条不要票,存放时间又长,就一次性买了十斤的。

    “存玲,这点儿粉条,你拿回去,跟猪肉白菜炖一锅,味道别提有多好了,回去先试试味儿,要是家里人都喜欢吃的话,回头镇上有集的时候,我叫上你,咱们一块儿去,再买点儿啊!”

    向英硬是把红薯粉条塞到了房大姐手里,她平时要上班,又不喜欢别人在她面前炫耀儿子、好像生个儿子、下一步就能登天了的模样。

    所以,真要论起来,她跟巷子里大多数女同志都关系平平,能一口叫出名字来的人,其中之一,就是房存玲房大姐了!

    原因倒也很简单,房大姐的婆婆先前来家里帮着带孩子的时候,给孙子煮鸡蛋,就让孙女儿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甚至在孙子嚷嚷着要骑大马的时候、让同样年幼的孙女儿趴在地上、给孙子当马骑,这可就一下子惹火房大姐了!

    哪怕丈夫求情,她依然坚定主意,让婆婆打道回府了,并且,放出话来,既然婆婆这么不喜欢女娃,想必,心疼她这个儿媳妇的话,也就是嘴上说说了,那以后,她和闺女就不登婆家的门了,也省得婆婆看见她们母女俩闹心!

    房大姐的婆婆被闹了个没脸,当天就坐车回去了,而邻居们,有觉得房大姐做得对、这个口子坚决不能开的,也有认为她把话说得太绝、时间一长、说不定要夫妻离心的。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房大姐都没打算改,反正,在她这里,闺女和儿子是一样养的,有好东西,一人一半儿,谁犯了错,谁挨打,绝对没有完全偏着一个、苦了另一个的道理。

    这件事儿就发生在韩家刚搬来的那段时间里,向英对此印象深刻,哪怕和房大姐的来往并不是很多,但私心里,她对房存玲这个人,还是很有好感的。

    人家今天特意来给他们家报信儿,避免他们家因为毫无防备、被算计了进去,向英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人家,想来想去,才挑了这么件“回礼”。

    然而,房存玲却连忙摆手:“不不不,这我不能收!”拒绝过后,她迟疑了下,这才厚着脸皮、把自个儿的心思说了出来:

    “说实话,我其实也是有私心的,这不是看菁菁考上大学、分了个好单位吗?我就想着,我闺女学习还成,要是加把劲儿,将来说不定也能考上大学呢。”

    “所以,我想问问,菁菁读书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用过的练习册、或者整理的学习资料啊?要是现在还能找着的话,能不能借我用一个礼拜?等我闺女抄完了,我立马就还回来!”

    听到她的话,韩家人反而松了一口气,不怕有所求,就怕看似无所求、实际上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呢。

    韩菁爽快应道:“没问题!应该都还在呢,我待会儿找找,晚上让梁万跑一趟,给您送到家里去!”

    学习资料要找,但向英也没落下红薯粉条,送房存玲出门的时候,硬是给人塞到手里,然后眼疾手快地把门关上了。

    弄得房存玲哭笑不得,心里感慨韩家人做事讲究,也只好提着这一小捆粉条往家里走。

    家有考生的那些父母怎么找街道办的人、解决了他们的问题,韩家人并没有再过多关注后续。

    毕竟,高考的这场风,已经不会顺带着刮到韩菁了,谁让她又要去邻省出差了呢?

    这一回,是因为邻省农业研究所最近才拿出来的西瓜栽培技术,但这一技术目前还不成熟,需要在不同土质的土壤上做试验、收集有效数据、再做反思总结才行。

    根据农业研究所那边发过来的试验地选择要求,安城自然也是符合的。

    但是,这个年代,农作物的产量有限,除了必须种粮食和蔬菜,剩下的农作物种植选择,蔬菜公司都必须仔细斟酌才行。

    毕竟,在各个公社、大队种植西瓜,产量甚至都很难满足整个安城居民的需求。

    但是,如果由蔬菜公司来组织、大规模种植西瓜,那肯定会牵涉到和商业局、市运输队、乃至隔壁省市相关部门的合作,由不得常经理轻率做出决定。

    虽然他距离退休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呢,但他可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如果决定出错,对他个人来说,会影响前途,而对单位、社员来说,则会是人力、物力、财力的一次巨大浪费。

    所以,这一回,常经理决定亲自出马,并在点兵点将过后,选择了韩菁陪同。

    当然,为了这么重要的事情而出差,怎么可能就只有他们俩人呢?

    除了其他几个部门的人,常经理还特意添上了两个女同志的名字,好跟韩菁做个伴儿。

    一走就是三个月,等韩菁再回到安城的时候,全国各地的高考都已经结束了,就连录取通知书,第一波儿的都已经送到了。

    巷子里的人家,有兴高采烈、打算大办一场、给孩子庆祝的,也有全家人都垂头丧气、听不得跟高考有关的半个字儿的,而更多的,则是为了新年、已经在风风火火、囤着各种年货的人家。

    毫无疑问,韩家就属于最后一种!

    梁万去食品厂附小接闺女回家的路上,小满眼尖,看到有人手里提着两条冻带鱼,立刻就激动地拍了拍她爸的后背。

    “爸,你看,供销社好像来带鱼了!咱们这会儿就去买了吧?省得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她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平时经常以“大孩子”的身份自居,就连“爸爸妈妈”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