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100-110(第1/14页)
101☆、
第101章
◎更新◎
刘东和祝琦结婚的时间,只比卢海风他们晚了三个多月,但是,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反倒是他们小两口走在了前面。
他家闺女刚好是在中秋节那天出生的,就取了个小名,叫月亮。
卢海风的儿子则是在74年冬天出生的,当爹的偷懒,大名就叫卢冬生,小名就更简单了,直接从大名里挑了个字儿出来,就叫“冬冬”。
梁万、刘东、卢海风仨人关系好,连带着三个孩子也都跟亲兄弟姐妹似的,两天不见就嚷嚷着要找姐姐。
只是,还没开始上学的时候,仨孩子倒是基本上随时都能聚到一块儿,可谁让小满比他们俩都大呢?
1976年9月,已经7岁了的小满,正式入学,先弟弟妹妹一步,成为了食品厂附属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小学生。
食品厂是有托儿所的,双职工家庭,或者家里没有老人能照看孩子的话,就可以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来。
厂里办托儿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职工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赚钱。
所以,允许孩子上托儿所的最低年龄限制就是三岁,特殊情况下,两岁就送到托儿所来,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每个月是要给厂里交一块五毛钱的。
听着不多,可大家心里算一算账,觉得那么大点儿的孩子能吃多少粮、着实不太划算,家里但凡能克服下困难的,也就不会再考虑把孩子送过来了。
这也正是食品厂向职工收钱的目的之一,要不然,如果大家都觉得有便宜可占、一窝蜂地把孩子送过来,厂里的托儿所就那么几个人,怎么可能看顾得过来呢?
当初,韩家也是考虑过把小满送到托儿所的,毕竟,老两口上了年纪,小满又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照看她的时候,难免会觉得精力不足。
但是,想到托儿所的条件到底不如家里,一家子商量了下,终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没有了上托儿所的这段经历,小满头一天去上学,第一次离开家里人这么久,看不到熟悉的人,她会不会哭闹?要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坐半个小时,她能不能适应?
这些个疑问,韩家人心里都没有答案,所以,整整一天,梁万和韩菁在单位、无事可做的时候,就会想到小满。
下工铃声响起,梁万跟许婶儿她们打了声招呼,着急忙慌地就离开了办公室,在楼底下的车棚里取了自行车,骑上就往食品厂赶。
附属小学就在食品厂里面,只是另开了一道门,免得正好赶上工人们下工的时候、人流湍急、出现本可以避开的危险。
梁万骑着自行车赶到的时候,附属小学还没有放学呢,但门口已然出现了不少家长,都是等着接孩子的,其中,多数都是爷爷奶奶辈儿的。
虽说附属小学距离家属院儿,也就是不到三百米的距离,孩子们更是从小就在家属院里撒欢儿长大的,闭着眼睛都不可能迷路。
但是,正所谓“隔辈儿亲”嘛,反正在家里也是闲着,那还不如来接孙子孙女,正好也能活动活动筋骨呢。
学生们是按照年级、班级从低到高,依次被老师送出来的,自然,在一年级一班的队伍里,梁万一眼看过去,就找到了他家闺女。
看到小满的第一时间,梁万心里松了口气,小丫头正跟旁边的一个小姑娘说着什么,手上还时不时地比划着,手舞足蹈的,看上去适应良好。
“小满!”
看见他闺女左顾右盼的,梁万适时出声,小满扭头,眼神立刻亮了。
“爸爸!”跟老师以及新认识的小伙伴道别后,小满迫不及待地跑向梁万,直接扑到了他怀里。
“爸爸,老师今天教了好多好多东西,都是妈妈教过我的,我全都记得,我都会,老师问问题的时候,我还举手回答了呢。”
坐在自行车前杠上,屁股底下有点儿硌的事情暂时忽略掉,小满一边看着左右两边不断倒退的风景,一边跟爸爸分享起她今天的经历来。
小姑娘是从小就在全家人的疼爱下长大的,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但并不代表,她就是个心志软弱的小朋友了。
这会儿,虽然说着说着,觉得一天都没有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他们了,有点小委屈,但是,她很快就自个儿调整好了情绪,接着叽叽喳喳起来。
她都已经是小学生了,不是三岁小孩儿了,可不能再哭哭啼啼的、让弟弟妹妹看热闹了!小满,你要坚强啊!
在心里给自己打打气,路过副食品商店的时候,小满拽一拽梁万的袖子,他立刻意会:
“咱们家小满第一天上学,就能表现得这么勇敢,确实应该得到一点奖励,这样,爸爸带着你进副食品商店逛一圈儿,你可以任意挑两样东西,咱们带回家去,跟爷爷奶奶他们一块儿分享,好不好?”
小满立刻笑眯了眼睛,果然,最懂她的人,永远都是爸爸:“好!”
副食品商店在去年的时候,增加了熟食摊位,和肉摊一样,摊位属于公家的,东西也是通过公家的渠道弄来的,出摊的人只能拿固定工资外加一小部分补助而已。
当然,这几个熟食摊位的设立,还是给大部分人提供了便利的。
此前,熟食是只有国营饭店的窗口才有得卖,但数量不多,往往刚得到消息、赶过去,东西就已经卖光了。
这几个熟食摊位卖的东西,都是城里几家国营饭店大师傅掏出了压箱底儿的秘方做的,一部分留在自家单位卖,另一部分就送到了这边来。
小满“巡视江山”后,选了五香烧鸡和酱鸭,没办法,谁让她随爹、完全是个“肉食动物”呢?
梁万从来都不会糊弄他闺女,区区两张肉票“而已”,他就更不至于反悔、影响他在闺女心里的伟岸形象了!
带着买好的东西,父女俩回到家,韩菁没有去食品厂接闺女,到家的时间更早一些,已经开始把米饭蒸上了。
梁万一看就知道,他媳妇儿必然是猜到,他今天肯定要做顿好的、犒劳犒劳闺女的辛苦,便冲着韩菁,递出了一个“不愧是我媳妇儿,咱们俩果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眼神。
接收到信号后,韩菁默默别过头去,心里吐槽,这还用猜吗?
他向来都是动不动就要做顿好吃的,理由嘛,不是爸最近有点忙、太辛苦了、得好好补一补,就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得多吃点儿有营养的才行。
嗯,不知道的,怕是要以为爷爷奶奶已经七老八十、病痛缠身了呢!
实际上,二老的身子骨可健壮着呢,尤其是这几年,奶粉厂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本地生产的奶粉被搬上百货大楼柜台,奶粉,再也不像前些年那么难买了。
每天一碗奶粉地喝着,基本上一个礼拜能吃三四回肉,这伙食水平,足以超过全国95%的家庭了,营养跟上来了,身子骨能不健壮吗?
也就是家里人都挣钱,也重视身体健康,不介意多花点儿钱,要不然,以梁万这样的生活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