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90-300(第5/14页)
卫小小如今已经是个亭亭少女,眉眼也长开了一些。
尽管还是稚嫩的模样,却能窥见几年后的漂亮。
“你乐理天赋好和在酒楼里干活有什么关系?你日后又不会在酒楼里弹琵琶、拉二胡。”
卫小宝唱反调道:“还得是我,人家先生说了,得强身健体,要习武才能做君子,我都能拉弓了。”
“那我还能射箭呢。”卫小小不甘示弱,“再等明年开春,我还能学骑马。”
卫小宝立即接上,“我现在就会骑了。”
卫小小:“那你骑一个给我看看?二哥和宁哥哥就在这里,说谎的人鼻子会变长。”
卫小宝:“……我骑的小马驹不行!”
……
姜宁稍稍揉了一下耳朵,掀起眼皮去看卫长昀,见他一脸无奈,却又仔细的样子,唇边不自觉牵开笑。
他好像能理解卫长昀的眼神。
和他不一样,卫长昀第一次见到兄妹俩的时候,他们才那么一点大,然后慢慢地长大,变成今天这样。
像树苗似的一点点抽条。
“小马驹可以,乐理天赋高也可以。”
姜宁打断兄妹俩无意义的小学生争执,“等到这个月十六,我们去城外的农庄住两天,骑马、练琴都可以。”
“要买一匹马在家里吗?”卫长昀问道:“还是先买一把琵琶?”
卫小小、卫小宝:“……”
“不用!”
姜宁挑了挑眉,“真的不用吗?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等到下回想买,可就不是现在这样,要有条件的。”
卫长昀赞同地点点头。
“不用!”
兄妹俩异口同声道:“等我们再熟练一点,不要浪费。”
他俩对视一眼,没再说话。
小孩子是这样的,好哄得很,其实也好骗得很。
只要套路深,没什么事拿不下来。
回到家里,方叔和陆拙牵了马车去安顿,春娘和朱红回房,小桃跟着兄妹俩后面。
卫长昀抱着睡熟了的孩子,手托在他后颈,等人都走了,才跟姜宁一块往房间走。
“刚才逗他们俩做什么?有上进心是好事。”
姜宁伸手给孩子拉了一下外面包着的毯子,担心他晚上着凉
别的不说,夜里的温度还是比较低。
又刮风,很容易受寒。
“在私塾里上了两个月的书,其他的事情我不过问,但是在这件事上必须要先说定。”
卫长昀道:“玩闹、吵架、闹脾气都可以,但不能撒谎。”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哪怕是跟亲近的人吵架、争执,也不该绷着脸去说这个事。
更别说,在亲近的人身边,那就更应该说实话了。
姜宁一听,立即知道他脑子在想什么,不免得低笑,又忍着笑意轻轻碰了碰他胳膊。
“卫长昀,我发现了啊,你这人还真是,不管过了多久,在这件事上是半点都不会变。”
是非对错,是半点都不允许被拿来当玩笑。
真是……
原则清晰。
“他们还小,不一定能分辨得清楚。”卫长昀明白姜宁话里的调侃,更知道他不会认为自己太过一本正经。
这一句姜宁赞同,“是还年纪小,我都担心私塾里其他人年长,他们会不会融入不了。”
不过事实是,不但融入,还吃得很开。
姜宁瞥眼不远处的房门,背着手先一步往前走,“到家了,卫县令可别板着脸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你抓回来的呢。”
卫长昀跟上去,推开房门时问:“我能抓吗?”
姜宁答得自然,“不是已经给你抓了吗?”
说着,回头看他,眨了眨眼睛,“不然,我可不在这。”
第294章 花什么?花椒鸡还是花……
十月份的中旬,岭南一带的天气便转入秋天的凉爽,尤其是出点太阳的时候,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特别像小时候在院子里,躺在靠椅里、拿着一把扇子,微风吹过,等太阳下山。
姜宁从前还不觉得这样的日子好,现在可算是明白,为什么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忠臣良将最后的归隐,都是归园田居。
是真自在、自由啊。
安排好县衙和酒楼的事,姜宁和卫长昀领着一家子,还带了不少调料、炊具,驾上马车便朝着城外的农庄去。
为了多带一些东西,而且还比预想的多住一天,所以特地多去牵了一辆马车。
“马、马!”
“车车!”
姜宁正低头看话本,一脸醉心其中无法自拔的表情。
忽地听到这两声,诧异地睁大眼,扭头去看卫长昀怀里的幼安,眼里立即蓄上笑意。
卫长昀勾着孩子的手指玩,挠挠他的手心。
抬头时,和姜宁眼神对上,不由笑起来,“这一两个月,他会的词越来越多。”
“你是不是偷摸着教他了?”姜宁放下话本,擦擦手才去捏他的脸,“什么马马,还以为你叫妈妈呢。”
“还有,是车车,不是拆拆……”
口齿不清,一天到晚就张着一张小嘴叭叭叭的。
怪喜欢说话。
“拆拆……”
“不是拆拆,跟我念,车。”
幼安咧开嘴,露出一口没几颗的牙。
两条短胳膊拍了拍,打在卫长昀手臂上,笑得格外开心,“爹爹!”
姜宁:“……”
怎么有种被孩子戏弄了的既视感。
“爹爹!”
幼安回头看卫长昀,“吃饭!”
“就知道吃,你是小猪猪啊。”姜宁低头,用鼻尖蹭蹭他脸颊,“睡了醒,醒了吃,吃了又睡,是谁家的小猪啊。”
姜宁声音放软许多,捏捏他的手,又揉揉他肚子,说着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
卫长昀的目光在他和孩子身上流连,来回几次后,便一直落在他身上。
直到被姜宁察觉。
姜宁掀起眼,“一直看我做什么,我可不是小孩,是在逗小孩。”
卫长昀低笑一声,思考片刻,“看你刚才的样子,好像能想象得到你小时候的模样。”
姜宁哎了声,“我小时候可乖了,十里八村就是我最听话,在家里完全是底层存在。”
“你都不知道我哥我姐的性子,特别喜欢让我跑腿,每次假期回来,就拿一块钱五块钱打发我,给他们端茶送水,去小卖部买冰棒,去村口的快递站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