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40-250(第9/15页)

为了户部侍郎自尽于家中这件事。”卫长昀斟酌着可以说的部分,“案子的详情不便与你们说,但这桩案子交到大理寺手里彻查,那必定是要牵扯出一些尸位素餐的人了。”

    原本户部侍郎的外室死在家中,已经定案并未他为了名声杀人灭口,只是考虑到他身在户部,如此行事一是道德品性不好,二是饮酒作乐枉顾信任。

    故而一开始是要停职查办,最后也就是个革职。

    朝廷官吏,大多都是从科举选拔上来的。

    即便不是科举,那也是读过书的,这才能入仕、封官。

    堂堂一个户部侍郎,不可能连自己最后受到的刑罚如何都不知晓,便在结案前夕,草草在家里自尽,这太奇怪了。

    “要彻查?”

    “是。”

    “可是这桩案子,还能查到什么?难道是皇上那儿有什么线索,收到了弹劾?”

    “谏官弹劾,本是分内之事,不过这一次收到的是年初饥荒的请奏书。”

    “年初饥荒?是我们赴京途中遇到的那个?”

    “这么一说我也有印象,不过年初的事,竟然隐瞒到现在?要不是户部侍郎自尽,恐怕还牵扯不出这一条。”

    “贪污灾民赈灾款,真是丧尽天良,算不得一个人了。”

    “……看来这个年,怕是过不踏实了。”

    明白卫长昀入宫是为了什么事后,大家也都放了心,各自松一口气。

    不过能和赵显霖一起被传召入宫,说明卫长昀在皇上那里,已经隐隐有了信任。

    贪污案和舞弊案一样,皆是贪墨。

    然而其中牵扯和利益,以及朝廷重视的程度,都完全不一样。

    其中,赈灾粮又是关乎受灾百姓的安危,连这一笔赈灾银都是暗中吞没,是嫌命太长。

    坐在前厅聊了年初饥荒的事,又分析了一番赈灾银的去路,还有中间经过的各个环节。

    不知不觉间,竟是过了子时才陆续离开。

    送走朋友们后,姜宁和卫长昀先回了房,轻手轻脚洗漱,又看了看熟睡中的小家伙。

    姜宁正在抖被子,跟卫长昀说了句话,察觉到卫长昀没有反应,不由诧异回头,“发什么愣,这么晚了不睡觉?”

    卫长昀走上前,盯着姜宁,神色严肃。

    几乎是在看见卫长昀表情的第一瞬间,姜宁就察觉到了不对劲,跟着手上动作停下。

    “……入宫不单单是为了贪污案这一件事,对吗?”

    “是。”

    姜宁呼吸一促,手往前面撑了一下,看上去有些狼狈,连忙坐下,“那你老实告诉我,皇上打算怎么做。”

    卫长昀蹙眉,在他旁边坐下,握住他手。

    刚才还有些暖意的手,这会儿摸着都发凉,“我并不知道,允王也未向我明说。”

    搓了搓姜宁手背,卫长昀道:“只是在离开前,皇上把允王单独留下,说了约摸有一炷香的时间。”

    “一炷香……”姜宁叹口气,“别说是储君的事,就是亲自拟诏书都够了。”

    卫长昀听他这么一说,反而笑了,“今日去,皇上的确有不适,但绝非像我们初入京时,外界传言那么严重。”

    “允王真的一点提醒都未给你?”姜宁好奇道:“我还以为他真的只知道查案。”

    “身在皇室,不可能毫无触动。”

    卫长昀掀开被子,把他塞进去,“只不过有的人选择一争,有的选择提前出局。”

    一旦出局,那就再也不可能回到棋局内。

    卫长昀灭了等,强行让姜宁酝酿睡意,“眼下,最重要的是这一桩贪污案,希望能在年前解决,也能过个安稳年。”

    姜宁撇嘴,但怕自己受凉,乖乖躺好才问:“所以你觉得,这回的赈灾银粮贪墨案,和上次的舞弊案一样吗?”

    舞弊案是人为推动,那贪墨案呢?

    是不是一样的,有人在推波助澜。

    卫长昀嗯了声,侧身搂着姜宁,在他唇边亲了下,“不管是不是有人煽风点火,但赈灾银两和粮草都被人贪墨,是事实。”

    姜宁明白他所想,“那就查吧,追回一点是一点。”

    这也贪,属实是畜生不如了。

    第247章 他们家大人平日里都听……

    俗话总说多事之秋,然而在姜宁眼里,今冬的金陵也不遑多让,户部侍郎自尽在家中的消息一传开,便犹如巨石入水,水花足有数丈高。

    大理寺与刑部协作查案,衙署内各自派了人一同前往延州查办此案,将所有涉案官员全部押解回京。

    其中与金陵有牵扯的,则是全部收押大理寺牢狱,再由大理寺与刑部同审。

    赈灾贪墨比起舞弊案,更近百姓民生,事关灾民生死,掀起的风波自是更大。

    姜宁在揽月楼内都听见客人讨论好几次,丝毫不怕隔墙有耳,痛斥朝廷里的贪官,拿着饷银不做事,还贪墨百姓的救命钱、救命粮,良心被狗吃了。

    有的人喝了点酒,言辞间更为犀利,直指朝廷不作为,从舞弊案到贪墨案,害了多少人。

    以往讨论政事,多少都有些忌讳。

    然而如今民间都在议论此事,朝廷即便是想要抓,那也抓不完,更别说把人抓了只会引起更大的民怨。

    明德帝因这件事在早朝大发雷霆,因此病倒,已经推了两回早朝。

    “你怎么躲到这里来了?往常不是在下面跟客人闲聊吗?”

    姜宁听到赵秋的声音,见他后面跟着周庚,笑了起来。

    “来酒楼的熟客大多都知道我跟长昀的关系,免不得会打听大理寺办案的事,我只好躲上来了。”

    赵秋一想也是,在这事上撒谎,那还不如不说。

    和周庚一块把饭菜放桌上,木盘里都是姜宁爱吃的菜,还有一碗熬的汤,连卫幼安喝的羊奶都仔细撇过上面的浮沫。

    “表兄,你先吃东西,幼安我给你看着。”周庚走到摇篮旁,在身上重新擦了擦手,这才去逗他。

    姜宁嗯了声,走到桌旁,“后厨这一阵还忙吗?要是还忙不过来,便再请一个人。”

    “用不了那么多人,后厨已经有六个厨子了,算上我七个,放眼金陵,大抵只有太白楼和樊乐楼有这样的后厨。”

    周庚放轻声音,“后厨的事只要上手,就知道怎么上菜最快。”

    “这倒是,做什么事都有巧劲的。”姜宁认同地点头,“不过你身量是不是又长了?过阵子阿娘要去做冬天的衣裳,你记得提醒她重新量尺寸。”

    周庚应声,“晓得了,表兄。”

    姜宁喝了口汤,“秋哥儿,你和子书要是没空的话,把尺寸给我阿娘,让她去布庄的时候,一并做了。”

    “那行啊,就是要麻烦婶婶了。”赵秋倒是不客气,“不过回家前,我和子书打算去买些东西,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