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00-210(第3/16页)
:“你若问我,老师是不是一个好人,那会说是。”
“甚至于他隐而不报这件事,亦不影响是个好官,并未做过伤害百姓这件事。”
闻言姜宁一下就明白了,这位在朝堂里沉浮几十年的傅大学士,身居高位,若要完全无偏无倚是不可能的事。
朝堂之上,哪有什么自由而言。
于情于理于天下,储君人选,都事关整个燕朝能不能如常地往下走。
帝王坐于高堂,是整艘大船的掌舵者。
然而在天子之下,以内阁为首的朝廷各个机要,各司其职、互为托底,组成了这艘船的大脑。
姜宁眨了眨眼,又往他肩上靠去,“不管如何,你得知道家里还有人在等你。”
卫长昀亲了亲他的脸颊,“我知道。”
不只是知道,更明白只有姜宁在他身边,一家人能在一起,才是他所求。
庙堂虽高,能立身之处不过方寸。
拘于这一片天地里,总归是不自由的-
千秋节在即,金陵变得更热闹。
尤其今年科举与千秋节相隔不过一个多月,许多赴京赶考的士子都尚未离开,就为了目睹、参与这场盛宴。
两边都忙起来后,姜宁和卫长昀白日里碰面的时间更少。
好在睡前聊会儿天的习惯还在,对彼此的事都了解。
姜宁从马车里钻出来,早已跳下去的卫小小立即朝他伸手,“宁哥哥,我扶着你。”
闻言姜宁笑了下,拍了一下她手心,“不用,你先进去。”
卫小小看姜宁可以自己下来,便点点头,“那我先进去找今南他们玩了。”
姜宁点头,叮嘱她跑慢点,别被院子里的东西绊着。
他从车里下去后,让车夫把马车驾到后院,自己往酒楼里走。
这段时间因为千秋节的缘故,街上巡逻的士兵变多,街边的铺子、门店全都已经打扫过。
就为了千秋节当日,天子在城楼时,能看到万象盛景。
姜宁进酒楼的前院时,往周围看了看,想到卫长昀的同时,在琢磨着酒楼什么时候开业。
正愣神,听到旁边有人叫自己。
姜宁闻声看去,看清对方时,不由愣住。
“温大、温公子?”
酒楼的位置并不算在前街附近,周围也少有达官贵人住宅,多是一些六品以下的官员,或者是商贾。
连周围的店铺,都是些小店。
温安臣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温安臣指了一下不远处的几个禁军,“正好过来办事。”
“丛文前几日跟我说,你们酒楼在这里,所以过来看看,没想到正好碰到你在外面。”
姜宁诧异后,点了下头,“外面炎热,酒楼虽未完全收拾好,但也有休息的地方,要不要进去坐会儿?”
不知道为什么,姜宁觉得温安臣出现在这里,不完全是巧合。
但碰到他,或许是真的意外。
“那就打扰了。”温安臣颔首,答应下来。
片刻后,姜宁和温安臣坐在了酒楼暂时收拾出来的休息间里。
平时他们太忙,就在这里吃饭、喝水、休息。
不过因为温安臣来得突然,所以图纸、账本、清单都堆在柜子上,甚至还有些买回来对比的杯子、筷子。
温安臣的身份特殊,本不应该这么私下邀人进来。
好在酒楼还未开业,这段时间在的都是自己人,所以还好。
赵秋和谢蕴早上就去了城西选东西,这会儿只有顾苗和周庚领着顾家和谢家的两个小厮在忙。
“谢谢苗哥儿。”姜宁看着顾苗放下茶盘,抬头对他道:“外面的事,你多盯着点。”
顾苗拍拍他肩膀,“放心,有我盯着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完,他余光往温安臣身上扫了眼,很快挪开。
怎么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呢?
虽然穿着常服,却不像是普通人。
“温公子,喝些凉茶解暑。”姜宁在顾苗离开时,对温安臣道:“是家乡做法,口味有些苦。”
温安臣嗯了声,向姜宁道谢后,拿起杯子。
“早就听丛文提起,你手艺了得,为酒楼更是拟了不少菜品。”
关上门的顾苗一惊,把情绪压在心里,转身时,不由皱起眉。
他怎么会这个时候来酒楼?-
外面艳阳高照,休息间因为靠近花园,又有大树遮阴,反而不显热。
凉茶味苦、入口清爽。
但确有解暑的效果。
温安臣把杯子放下,望向姜宁,“进来时看了看,酒楼收拾得差不多,定好开业的日子了吗?”
姜宁一怔,想了一下摇头,“还没想好,正在看日子。”
“赶在六月开业的话,会好一点。”温安臣脸上挂着很浅的笑,比平时不近人情的模样,多了点人情味。
“六月天气好,客人也愿意在外走动,加上各地士子都还在金陵,机会也更多。”
姜宁没想到温安臣会考虑到这些,有些意外。
温安臣见他表情,失笑道:“只是说一些建议,也不一定有用。”
“但从味道来说,上回那一桌菜,应付金陵这些人,是完全够了。”
“真的?”姜宁倒不是盲目听信久居金陵的人口味,只是温安臣这个人说的话,莫名就令人信服。
哪怕他暂时看不透,也不影响心里的观感,并不会觉得是危险的存在。
温安臣点点头,“那天说的话,和现在的话,都没半分作假。”
姜宁松了口气,笑起来,“听你这么说,我倒是更有信心了。”
拿起杯子,啜了口,“聂大哥这一阵很忙,长昀和沈大哥也是,礼部应该会更忙吧。”
他不是口无遮拦,只是知道温安臣来,并不完全是巧合。
尤其是想到近日卫长昀说的事,没办法不联系在一起。
温安臣看他一眼,沉默片刻,“是很忙。”
“过一阵,翰林院应当也会更忙。”
姜宁表情怔住,握着杯子道:“他一贯都很忙,毕竟修书、编书这些事马虎不得。”
温安臣打量着姜宁,好似在想他话外的意思。
都是聪明人,所以喜欢打哑谜。
因为,对聪明人来说哑谜就不是哑谜了。
“姜宁。”温安臣忽地出声,喊了姜宁的名字,“我与你们来往不多,但我知你们二人的品行,更信得过你们的为人,所以有一事相托。”
“丛文是我多年好友,更是……挚交。”
姜宁眉头微蹙,察觉到什么,无意识握紧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