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记卤味: 12、第十二章 不靠卤味扬名立万搁这摆摊?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宋记卤味》 12、第十二章 不靠卤味扬名立万搁这摆摊?(第1/2页)

    柔韧而软烂的海带结在杨东旭嘴里爆开,两端的叶片的厚度并不均匀,但已经被卤制入味的叶片因为这并不均衡的厚度在口感上更添了几分独特。

    中部打结的部分咀嚼起来韧性更强,杨东旭一口咬下,其中更是暗藏玄机。

    刚刚才从锅中复热完毕的卤菜还带着热气,牙齿轻咬的瞬间,内部微烫的汤汁在口腔中入水幕一般溅射开。

    只怪刚刚太大意,动起筷子来竟然直接一口塞入了嘴中。

    杨东旭被那口卤汁烫得龇牙咧嘴,眼睛都皱了起来。

    可这一时半会,他舍不得吐出来,忍着这股子烫嘴的卤汁在嘴里直晃悠,缓了好半晌才咽了下去

    停留时间越久,杨东旭越发察觉到这卤味的不同。

    作为新鲜卤子,卤汁很难达到这般混元一体的境界。

    这汤底的比例尝起来恰到好处,其中独特的浓郁风味更是让他回忆起曾经在一个南部小镇上吃到的特色烧腊。

    一直以来,杨东旭都把那家店视为自己的卤菜心头好。

    那个地方的卤味可是出了名的好,价格自然也上了个档次。当地的特色卤味烧腊已经成了上级市区的对外宣传名片。

    若是临时出差来的客人在尝过卤菜后也免不了买些礼盒装的伴手礼给亲朋好友送去。

    杨东旭此前参加短视频行业大会时,顺路去过一趟,经朋友推荐找了一家名声不显却在当地人之中口碑甚好的老店。

    这家老店所说的百年老卤可不是那些打着百年老店宣传旗号的品牌能媲美的。

    店里正当事的是个五六十来岁的男人,旁边还有个二十出头的儿子在那学习磨炼,不大的店面里都是自家老婆儿媳,还有邻近的亲戚在帮忙。

    朋友喝着酒跟杨东旭闲谈,说是这家陈氏烧腊可是正宗的百年老店,从他老太爷那一辈起就开始忙活。

    店里的老卤水是真养了近百年。

    目前这陈氏当家的把这秘方老卤分了好几份藏起来,说是连他儿子都不知道其他几份的具体位置。

    陈氏烧腊的名气不比其他店,更像是本地老一辈人和精准老饕们才知道的小私房。

    桌上端来的一份秘制五花,价格跟其他店面比起来几乎贵了五倍,整体处理上也更加精细,只取了最精华的部分。

    躺在特制的大号瓷碟釉面上,显得格外精致小巧。

    杨东旭用筷子轻轻敲着五花的背面,金黄焦脆的外壳咔咔作响。先卤后煎炸的做法,让这块精品五花的色泽变得更加层次分明,饱满澎湃。

    吃到嘴里,只觉得这陈氏烧腊的味儿的确不俗,倒也对得起这五倍的菜价。

    百年老卤的底蕴在那几道卤味中再次出鞘证明自己名不虚传。

    杨东旭不是专业的美食老饕,自然也说不上那老卤究竟是怎么个好法。

    只觉得跟其他卤菜相比,有着更多沉淀的陈氏烧腊的卤汤的确更加浓郁厚重,层次更多。

    可今天,这家地摊上的卤味竟然有着不逊色于陈氏烧腊的美味?!

    杨东旭右手没停,不断地从碗中夹菜,大快朵颐的样子看得后边排队的客人更加眼馋,不由得踮起脚再数数还有几个位置才到自己。

    对比这会杨东旭的沉默,直播间里的弹幕倒是一下子呈井喷之势。

    【?】

    【旭子,说词啊!】

    【我在等直播,你在等什么?】

    作为老粉丝,直播间里的观众对【旭日东升】在户外直播时不爱跟弹幕闲聊也是心知肚明。可今天大伙就冲着打假来的,这菜也吃了,人也赶到了,怎么一下子不说话了。

    锣鼓都齐鸣了,这唱戏的怎么还甩了袍子罢工呢!

    杨东旭这会是真的沉默了。

    他不能理解啊!

    有这手做卤菜的手艺,这个小博主不去创业开店怎么还去上班,上班也就算了还最后被开除失业出来摆地摊求助?

    硬生生设圈套把他从s市骗过来打脸是吧?

    不去靠这卤菜手艺扬名立万,搁这居民区摆地摊当小摊贩?

    杨东旭看向摊位,扫了一眼重新瞅见一旁“素菜一元一串”的招牌,眼皮更是忍不住抽抽。

    做慈善呢?

    以他的家境,没少尝过好东西,自然能品出刚刚那碗卤菜里的食材滋味不俗。

    杨东旭唇舌微动,回味着刚刚咀嚼的鸭心,心中也是有些疑惑。

    这般口感的鸭内脏,他之前可从未尝到过。

    国内目前有哪家专做这类精品食材的供应商吗?若是进口的,以这样的质量,他怎么从前也没听到过?

    不应该呀,比起以前品尝过的特级精品鹅肝,论食材的品质,这鸭心也不在其下。这种水平的供应商,名气肯定也不小了。

    杨东旭略微尴尬,走向摊位前。

    他支支吾吾刚想张嘴,就被眼尖的顾客喝止。

    “还想买也得到后头排队去,可不兴插队啊!”

    这一轮选菜的后面,几个年轻小姑娘紧紧盯着杨东旭,眼中满是警惕和打量。

    哼!

    她刚刚可就看着了,这小子鬼鬼祟祟的,一看就是第一次吃宋记卤味。

    吃完一份尚未满足,恐怕是还想来插队复购。

    想屁吃呢!

    现在宋记卤味的客人里,不管是出于朴素道德还是民间群聊中的规矩,都已三申五令,达成共识。

    首先,不准大包大揽,把后面客人路走绝没得买。他们更怕做得太过分,万一直接逼得宋老板出个限购令!

    单身打工的小年轻倒是不怕,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这有家有室的要是被限购,买完菜回去不得被家里人撕碎了。

    再说了,人家小年轻也想多吃点啊,好菜哪嫌多?

    其次,严禁插队。

    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今天你是早早下班了,焉知明日会不会有被迫加班的一天。

    宋记卤味的火爆从出摊第一天就没停下过,早早收摊潇洒回家的是宋晚秋,可在后头含泪咬手绢的可是他们自己啊!

    要是任由插队,伤的不止是后头排队的左邻右舍,还有往后姗姗来迟的自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不准宣传宋记卤味!!!

    如今宋记卤味的供需矛盾实在是过于突出,就连小区内嗷嗷待哺的邻居们都难以日日满足。

    有好事者频繁劝宋老板加大产量,若是真的卖不完他们也愿意收尾统统打包。

    可这劝着加产量的声音通通被拒绝,除了第二天出摊加的那一桶,宋老板之后再也没松过口。

    就连别人劝着帮她出资开个店,这样一天卖得更多,干活也更轻松的主意,也都被宋晚秋拒绝了。

    旁人不知,只觉得是属于小宋老板的独特脾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