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美人杨玉环: 第二十九章 颐和园之游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冷美人杨玉环》 第二十九章 颐和园之游(第1/2页)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五一到了。這其间,李明文经常约环儿出去,不过没有再继续谈论感情的事,除了谈论诗词歌赋,就是逛街吃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br></br>张晓惠真的锲而不舍,不时找李明文。李明文很客气地拒绝了张晓惠的一切要求,气得张晓惠脸色铁青,越发以为是杨环儿的原因,暗暗地在心里生气。</br></br>五一放假七天,李明文早有安排。這天早晨,他借来两辆自行车,早早在女生公寓楼下等着环儿。他们已经约好,骑车去颐和园游玩。</br></br>按李明文的意思,打车去就可以。可是环儿不同意,理由是自己来北京這么长时间了,还没见识过北京大都市的繁华,骑自行车正好可以实现自己這个心愿。</br></br>环儿来到楼下,身上穿着端木静怡给自己买的另一套衣服。上身一件粉色短袖衫,下身是黑色长裙,脚上已经蹬上粉红色皮凉鞋,肩上斜跨着一个长带皮包。白嫩的脸蛋未施粉黛,神色冰冷;睫毛长长的,明亮清澈的眸子里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婉和幽怨。</br></br>李明文叹为天人,看得出神,忘记了打招呼。环儿有些羞涩,眨了眨眼,嘴角动了动,说:“个儿郎目灼灼似贼!”</br></br>李明文愣了一下,明白过来,灿烂动人的笑脸又回到了脸上。他把其中的一辆自行车给了环儿,笑嘻嘻地说:“错了,你应该说‘目灼灼贼腔未改’!”两人相视无语,目光里都充满了柔情蜜意。</br></br>他们说的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婴宁篇”的句子,本指痴情男子王子服对婴宁一见倾心、心旷神怡那傻乎乎的样子的。环儿用在這儿,是笑李明文也有些傻乎乎的,其中流露出的情意,李明文哪儿会不懂?</br></br>“你包里是什么?出去玩还带這么个大包做什么?”环儿看到李明文车子后座上捆着一个塑料包,好奇地问道。</br></br>“山人自有妙计。”李明文卖了关子,笑着骑上了自行车。</br></br>“不说拉倒,好像我多想知道似的。”环儿白了李明文一眼,也骑上车子追了上去。</br></br>两个人出了校门,李明文示意着方向,两人边走边聊。李明文不时地向环儿讲解着路边的建筑。</br></br>他们经圆明园遗址,顺着颐和园路,绕过西苑,四十分钟后来到颐和园北宫门。</br></br>两人把自行车寄存好,李明文抢着买了门票,走进了颐和园。</br></br>环儿初次来到颐和园,一切都感到十分新鲜。她刚进公园大门,看到一个导游正在给游客讲解关于颐和园的知识,就扯了李明文一下。两人站在那儿静静地听着。</br></br>“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导游小姐津津有味地说着,引导着游客缓缓前进。</br></br>环儿和李明文悄悄地跟在后面,环儿饶有兴趣地说:“原来颐和园还有這样的历史啊!以前还真不知道呢。”</br></br>“走吧,你要想知道什么直接问我就可以了,我知道的不一定比导游少。”李明文微笑着看着环儿。</br></br>“大吹法螺!”环儿上下打量着這个阳光男孩,不相信地摇着头,“那你就给我讲解一下颐和园的景色特点。”</br></br>“遵老佛爷懿旨!”李明文滑稽地像电视剧里的太监那样打了个千,“小李子這就为老佛爷讲解。”</br></br>环儿前仰后合,虽然脸上没有笑容,但是明净的眸子里全是笑意。</br></br>“颐和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br></br>“行了行了!”李明文正说得有劲,环儿打断了他,“别买嘴皮子了,还是去亲临看看吧。嘴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现在开始怀疑,你是不是选错专业了,你应该去学导游!”说完,俏皮地看着李明文。</br></br>李明文看着天真的环儿,怜爱之极,不由拉住环儿的手说:“走!我们到处看看。”</br></br>从北宫门直走,不远就是苏州街。苏州街原称买卖街,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颐和园前身清漪园中的一个古代“宫市”,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慈禧建颐和园时未予恢复。1986年投资复建,五年竣工,是我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站在苏州桥上望去,苏州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许多外地游客穿着清代服饰,在体味着皇室贵族的感觉。</br></br>环儿看了一会,趣味索然,拉着李明文的手说:“這儿没什么意思,我们走吧。”</br></br>“好的。来颐和园不能不去欣赏文化长廊,那是很遗憾的。”李明文说,“我们去文化长廊看看。”</br></br>颐和园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冲檐的亭子。长廊东西两边南向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西部北面又有一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