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兽世种田》 60-70(第8/16页)
他推了一下北阳的肩,北阳压得更严实了,和兽皮一起把他遮得密不透风,低声说:“别人都是这样的。”
顾篱的手还是抵在他身上:“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这种事学人家干什么?”
北阳:“……”
顾篱也有点说不下去,只好含糊地说:“那,那就这样,不能进去。”
不是他不愿意,是红叶说的话还历历在目。
虽然据顾篱所知,兽人兽形和人形的体型大小没什么关系,但是、但是……反正北阳是大白虎,不是小猫咪啊。
出门在外的,什么准备都没有,这怎么成事。
即便顾篱没有完全松口,和以往不一样的方式也足够让北阳兴奋,抱着他,到半夜才歇。
火堆已经完全熄灭,一丝余烬都没有留下,礁石洞内空气冰凉,只有铺着兽皮都草垫上是温热的。
知道篱的习惯,北阳起身去拿晾着的衣服,放在手心捂热才给他。
北阳离开,像是给笼罩在身上的热意撕开了一条缝,顾篱重新听见了雨声,海风轻轻吹进来,他往兽皮里面缩了缩,闻到水的气息,这才是清新的空气!
不用兽人,他都闻出来礁石洞内混乱的气味了。
第65章 第 65 章 翻船
大雨耽误了晒盐的进程, 却给了顾篱和北阳半天休息的时间,到中午天又放晴,两个人才挨着走出礁石洞去修理盐堤。
盐田和礁石坑都蓄了雨水, 要放掉,盐田简单, 把引水沟挖开, 它就是排水沟, 礁石坑麻烦一点, 只能动手, 顾篱用刮盐的竹板往外刮水,刮得差不多了就等它自然风干, 去海边捡柴。
顺着河水漂来的东西大多去了河的另一边,来这头的不多,一趟走下来差不多捡了一捆,顾篱用水草把它们绑起来拖着走, 北阳把盐田修整好,拖了截树根,在身后犁出长长一道沟。
顾篱看着他拖来的树根笑:“这么大个树根,你从哪里找来的?”
“在那边水里, 水退下去就看见了。”
现在差不多是潮水最低的时候,滩涂上聚集了好多种类的鸟, 因为地方够大, 零散分布着各自觅食。
几天下来他们已经摸清楚什么鸟好吃什么鸟不好吃,圆圆胖胖的跟看起来一样好吃,脂肪多,烤起来香;长腿的看着大其实只有腿长,肉很少, 不过肉质细腻,味道还行;长得像鸭的吃起来也像鸭,不算好吃。
顾篱从来没给这么多鸟拔过毛,在部落里不用他拔,鸟毛不拔还不行,本来就没多少油,把皮去了更少,只能硬着头皮拔。
一开始想当然地用了刚烧开的沸水,更难拔了,后面才想起来阿母用的是热水不是沸水。
这么多毛不能白拔,顾篱全收起来了,大的做装饰,小的就算不能做羽绒服也要做个抱枕。
他往好吃的长腿鸟多看了两眼,北阳就说:“等下出来抓。”
顾篱说:“那我捡点螺。”
他捡螺喜欢捡大的,只要个头够大,什么生蚝藤壶青口贝都无所谓,就是这边调味品实在太少了,只有花椒,盐倒是管够,顾篱已经盐焗过两次螃蟹。
他们把柴摊在礁石洞外,等晒干了收起来可以用。
大树根也放这晒,顾篱发现上面已经长了细小的藤壶:“它在水里泡很久了吧,估计得晒好几天才能干透。”
北阳说:“晒干放在洞里,以后来可以用。”
至于这次,盐已经晒了不少,如果不下雨,最多再晒三天他们就能回去,后面天气好的话,再过五天也能回去,海滩边捡来的小柴够用了。
他说起以后,顾篱有点想家:“我们出来几天了?”
“从上船开始算,第十四天。”
“这么久了啊。”顾篱叹了口气,“这次没经验,下次过来直接开盐田,盐田都不用这么多,两个人晒,两三块差不多了,不然也晒不过来,除非能再找一个蒸发池。”
“要么带几个大陶锅来煮,”顾篱天马行空地想着,“不过那样得有人每天去砍柴,再用船送来,那要多找几个人一起来,把竹鸣他们喊上,到时候可以……”
“住不下。”北阳忽然开口,打断他的畅想,顾篱凑过去,北阳站着没动,顾篱盯着他看:“住不下还是不想他们来?”
北阳说:“我们就够了。”
他俩这次总结好经验,以后再过来晒盐估计七天就够,找一大群人来回折腾确实没有必要,顾篱也就说说。
说说话干干活,再找点吃的填饱肚子,一天就又过去。
第二天只有顾篱一个人干活,淡水用完了,北阳去取水,他算好了时间,回来的时候正好涨潮,没有等退潮,直接乘着潮水再把船停到河边,然后回过来。
这之后他们又一起去河边取过一次水,然后就可以收拾收拾准备返程。
晒好的盐都堆在礁石洞里,没有装进竹筒,竹筒实在太忙了,要用来取海水淋盐,还要用来运送储存淡水。
到现在盐晒够了,才能真正拿来装盐。
竹筒上钻的孔大概只有小指那么粗,把盐装进去要花不少力气,两个人装了大半天才装差不多,顾篱松口气,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盐,躲懒:“外面池子里的盐晒差不多了,我去收回来,你接着装。”
北阳说:“竹筒不够了。”
“怎么会不够呢?”顾篱震惊,“我们带了这么多。”
他们把装过盐的竹筒都横向码放成一堆,他回头一看,另一边的空竹筒还真是只剩三根,把地上的盐装进去估计就差不多了,但外面还有一池子呢。
“那还有装水的竹筒呢,明天用再装盐,应该也能装点。前面有几个竹筒我感觉没有装满的,抖一抖还能装点。还有陶罐,陶罐也能装,先用草席包着,等明天到河边了,我找点泥把那个破陶罐补上。”
他们带过来一共两个陶罐,一个烧裂了,现在用的是第二个。
北阳说:“先用草席垫着放在背篓里,回去一天,河边也有竹子。”
“那很快的。”顾篱飞快接道。
说完两个人都想起来,回去是逆流,要慢很多,顾篱倔强道:“不管,反正辛苦晒出来的盐必须都带走!”
他们把能用来放盐的容器都装上了盐,连水杯都没放过,才终于把所有盐都装起来。
竹筏昨天开回来就停在这边了,两个人把装了盐的竹筒都放到竹筏上。跟来的时候随意堆放不一样,这次竹筒重了不少,全部口朝上平铺在船上,乍一看两层的竹筏变成了三层。
顾篱用麻绳把竹筒都绑起来,这样万一出点意外船翻了,不用到处找竹筒。
因为重量增加,底层的竹子已经完全浸泡在水中,上层偶尔会漏水上来,不过这种情况到进河就好很多。
河里浪小很多。
他们时间选得很好,刚入河的时候正好涨潮,乘着潮水往河里划,不用太费力,后面渐渐离开潮汐的影响范围就知道逆水行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