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冠宠六宫: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娘娘冠宠六宫》 50-60(第8/17页)



    帝王平静又坚定的声音响起来,昭韵宜无声叹了口气,却知道这并非他今日如此情绪低沉的原因。

    白家二老如今建在,他们是贤元皇后的双亲,与其感情深厚,陛下在责怪自己没有让他们安享晚年,陛下怕贤元皇后伤心。

    血浓于水,亲情便是这样。

    凌郁记得儿时母后经常这样教导他,母后对下人们如此,对白府也是如此,对身边所有人皆是如此,可他却从不这样以为。

    昭韵宜“陛下早就做出决定了,不是吗?”

    此番提请河银,需从十四年前追溯而起,这样的难题在前,不论其中原因究竟因为何,陛下还是准了。

    滛洲路程遥远,与京城相距千里,即便圣意模糊不明,因着天家这份理不掉的亲缘,那些人想必也不敢对白氏如何欺压。

    滛洲地处辽阔之地,气候适宜,四周青山绿水环绕,呆在那里,最有益于休养。

    “陛下莫要伤心了,再者,您如今也并非一个亲人都没有。”

    “他们才不配。”

    “可可您还有臣妾,臣妾会一直陪着陛下的。”

    轻快的声音自一旁响起,凌郁扭头,攫着昭韵宜定定望来的双眸:“此话当真?”

    凌郁认真看了许久,也未从上面看出什么欺骗之意。

    雨渐渐停了,七彩霞光穿透云层,照着水面一高一低微微晃漾的倒影。

    ——

    静室,不同往常的宁寂。

    推开殿门,沉闷的光束照亮门前一小片天地。

    右侧里间,苏太后碾磨着手中攥握的十八子,摩挲过上面雕刻的梅花纹,眼皮抬也不抬的道:“都拿过去了。”

    “奴婢亲眼看着全公公拿着入的殿,十二篇经文,一篇不少。”

    “陛下呢?”

    “刚才同揽阙宫那位一起离开了,太后娘娘请用。”放下太后吩咐煎煮的菊花茶,方嬷嬷无声退出去。

    叮嘱宫女太监不可入内打扰,回头又望了眼大开的殿门,方嬷嬷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她知道,太后又在想那些往事。

    明亮宽阔的室内燃烧着数枝蜡烛,烛光凝聚成窄圆的面,照亮着苏太后幽沉浑浊的双眼。

    拨弄佛珠的动作停了,干瘪苍老的皮面印着条条烙纹。

    苏太后跳动不安的心随那阵漂泊大雨缓缓静下,茶水清香入喉,她闭了闭眼。

    将贤元皇后的牌位供奉在慈宁宫,其实是由苏太后自请开设。

    罢了,都是过去的事了,既然已经过去,她还是不要再想。

    喝净一杯茶,苏太后拿起那串刚刚放下的十八子,重新念经祷告。

    酉时末,陛下和昭仪娘娘一起离开慈宁宫。

    第55章 设宴 晨光希冀

    官员离京前夕前,陛下口谕降到尚书府,撰令李尚书即日起随众人前往滛洲渠水实地看查。

    李尚书接下谕旨,拜叩高谢圣上体恤之隆恩,后又以交代府中要事为由,恳请陛下宽恕半日,待到明日一早出发。

    传命大监言陛下悲悯之心深切,猜测李尚书会行不便,圣恩在前,早已恩准。

    李尚书再度叩谢陛下恩泽,午后罢,亲自送诊治御医和传命大监一起出了府。

    太阳东升而起,房屋梁瓦聚于一片沉沉雾气当中,万籁俱静。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高阔府门前,车夫跳下马车,搬来脚凳,在一旁垂首等待。

    李尚书在一大家子的哭别声里缓步迈下台阶。

    回头望了眼四面浸在沉暮间的楼宇,转身刹那间,面色中的凝重已然消失不见。

    朝堂辅佐三年,期间事情桩桩件件李忠皆有所体会。

    他清楚的明白,虽流淌同种血脉,然圣上言行举止几乎没有半处和先帝相似,也不像被斩下首级草席裹尸的先太子。

    若说实在要让他揪出一点,那便只有对待不喜之物的绝情

    当年他行事隐蔽,先帝和太子亦对他信赖有加,君臣和睦,不失为一场佳话。而今陛下突然敕令命他出京,这个节点,李忠不得不去深思。

    临行前,他吩咐自己的嫡子:“后院的姬妾就交给你了,好好照顾她们,府中有何事不解,勤加书信。”

    李忠一走,如今尚书府内大小事由便暂由李晔做主。

    李晔颔首:“父亲放心,晔儿定会料理好府中事务,此去山路崎岖,路途遥远,还望父亲保重身体。”

    李忠欣慰点头,拍拍李晔的肩,在管家搀扶中上了马车。

    晨光希冀,碌碌驶离的马车在一片清明中渐渐化为一个黑点。

    世事难逃天灾人祸,最讲究的便是一个‘意’字。

    插秧耕田,农民们仰望天意,祈祷风调雨顺,来年丰收大喜;庙堂祈福,虔诚做祷以求神佛降来福祉;就连达官贵人们平生之好,十有八个会在府内开设佛室。

    无论是十四年前的天灾还是如今依旧无家可归的流民,初闻之际,还是令人伤心不已。

    淑妃娘娘倍感民生艰苦,屡屡为此落泪,前往慈宁宫尽孝,太后闻之,亦对其称赞有加。

    两日后,淑妃于安乐宫中小设流水宴,邀请世家子弟同聚于此,意为苍生祈福。

    淑妃娘娘忽行此举,欲之为何,宾客们大概猜到。

    然常氏三代入朝为官,官运亨通,到了今朝,府中嫡次女还能在宫中获得妃位。

    思前想后,很多人还是给了这个薄面。

    宴会少不得攀谈,若是因此能得到淑妃娘娘青眼相看,对往后仕途大有助益。

    淑妃广下宴贴,不拘官职大小,只求前来赴宴之人能够诚心诚意。

    如此难得的机会,平时连贵人一面都难见的朝外散官岂会放过。

    因而,再三斟酌打探后,带上精心挑选的宝物,吴兰楣拉着裴莹也来了皇宫。

    因为宴席设在安乐宫,是以,前来赴宴的四方宾客皆为女子。

    引路宫女早早在宫门前等候,由他们在前面引领,宾客们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安乐宫。

    裴莹紧跟在吴氏身后,随她同一路碰到的贵女相互问好,裴莹可以感受到他们四周纷纷投来的好奇打量的目光。

    越往前走,人便越多了起来。

    瞧着身旁精神紧绷的妇人,裴莹眼中疑惑,还是没忍住拉住吴氏小声问:“母亲您鬼鬼祟祟的这是作甚?还有我们……又为何非要戴上这面纱?”

    前往皇宫途内,吴氏拿出这两幅面纱,让她跟着戴上,裴莹不理解,可拗不过母亲,还是跟着戴了。

    方才打探过一圈,吴氏心里松了口气,腰杆霎时都挺直了些,正色言辞对着裴莹:“莫要失言,忘了为娘入宫之前都教你什么了?”

    “入宫后不可随意乱看,不可冲撞贵人,更不可随意讲话,要时时刻刻记着规矩,对方问好,要微笑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