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180-190(第2/14页)

,瞧着就比刚回来那会儿气色好了不少,还是栀和会心疼人。”

    陈允渡没否认:“这几日清闲,与她一道赏花喂鱼,练字作画,很是惬意。”

    “是不是有些不思归朝堂了?”梅尧臣压低声音,“你只管如实说。”

    陈允渡思忖片刻,给出回应,“晨间是有此念,不过我还有没做完的事情。”

    梅尧臣毫不意外:“你呀!”

    “不过等致仕后,便可以与她共赏朝霞日暮,也不对,难见朝霞,”陈允渡想到了什么,低声笑了笑,接着道,“现在已经很好了。”

    梅尧臣正想着追问陈允渡“难见朝霞”是什么意思,话还没说出口,一个红袍官员停在两人身前。

    他看着三十多岁,颧骨高耸,眉眼细长,整体呈现脑袋大身子小的样子,加上头上一顶长翅帽,整个人看上去更加头重脚轻。

    “你便是陈允渡?”

    他略过了梅尧臣,径直朝着陈允渡开口。

    陈允渡:“正是。”

    梅尧臣的脸色变得难看了几分,他欲言又止,想要与陈允渡提醒些什么,但眼前人的视线太过直勾勾,叫他找不到说话的机会。

    “想不到你还能从相州那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回来。”他哼了一声,“不过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我奉劝你日后还是不要出头冒尖,免得哪一天成了尸骸哭都来不及。”

    “就算你能躲得了,我记得你妻女都在吧?还有你身边这个……”

    陈允渡猛然抬头,眼中的凛然让梅尧臣都不禁后退了一步。

    他还从未看见过陈允渡这番模样。

    张洙的心头也有股心惊肉跳的感觉,但想起家中亲长,他寸步未挪动,“我言尽于此,好意提醒你一句罢了,免得更多无辜人为你的一腔孤勇流血。”

    说完,他快速转过身去,伸手擦了擦自己的额头,暗骂一句“晦气”。

    梅尧臣低叹一声。

    宫门紧苑,天子眼下,张家人当真愈发猖狂。

    见陈允渡看向自己,梅尧臣酝酿一番组织欲言道:“这位是张洙,张尧佐的第二子,他堂姊不消我说,你也知道是谁。听说在张家后嗣中,最受宠爱的便是他了。”

    陈允渡:“既如此,怎么早前没见过他?”

    “他早年并不在京中,是去年年底回京的,”梅尧臣道,“他的性子桀骜,再加上父亲的护持,极少有被人呛声的经历,这么一遭下来,他怕是要记住你了。”

    陈允渡:“没这么一遭,他也已然记住了。”

    梅尧臣偏头看他,语重心长道:“……你现在做事心中有成算,我便不多嘴了。只不过在你下定决心之前,他们还是能避则避吧。”

    陈允渡抬眸看向梅尧臣,后者眼中满是关心与担忧。

    他微微一怔,道:“我知道分寸。”

    梅尧臣见他听进去了,放下心:“那就好,至于他口中的威胁,你也不必太过担忧,汴京城中,张家再张狂也不至于只手遮天。好了,快进殿了,也不知道官家这次会给你封个什么职位……”

    第182章 正四品 “像,太像了。”

    陈允渡封赏一事,便是他今日特意早早赶来的主要原因。想起这件事,梅尧臣脸上的笑容忍不住扩大了几分,“相州一事你功劳不小,加上去年的丧抚改制,官家若是一并封赏,八成能进中枢,就是不知道会给你什么品阶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笑眯眯地摸着自己的胡须。

    “说起来,你当初起草丧抚改制,我内心还颇为诧异,你一直在户部当值,怎地突然出此一策?”梅尧臣看着他挺拔的身姿,微顿,轻叹一声,“辛苦了。”

    梅尧臣自问还算豁达之人,但有件事迟迟不能释怀。当年门下三位学生,撇去现在功业有成的陈允渡和与他沾亲带故的梅丰羽,还有一位故人之子郑柏景。他无数深夜扪心自问,对他也算掏心掏肺,可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

    是不是他做的还不够好?没有尽到一位老师的教导义务,从而导致这孩子行差踏错,落得这般田地。

    梅尧臣从未在陈允渡和梅丰羽的面前流露过怅惘思绪,但陈允渡心思细腻,几回他不经意地看向书房中郑柏景常坐的位置愣神,都被他瞧在了眼底。

    《陈时丧弊政乞厘革疏》,便是陈允渡给出的答案。

    他的好友郑帛去世后,原先与他交好的官员一哄而散,只余他记得往昔情谊将年幼的郑柏景收为学生。郑柏景小小年纪经历父丧,又经历原先对他和善有余的叔伯对他冷面相待,心中百般滋味,不肯再与人分说。梅尧臣以为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不够让郑柏景彻底敞开心扉,直到《陈时丧弊政乞厘革疏》出现在眼前,他心中困扰多年的心魔豁然而解。

    郑帛因公去世,死后独子却得不到妥善教导,若不是他出手,只怕要跟在其大伯身后当个码头挑夫。这抚恤,本就存有疏漏。

    陈允渡微微摇了摇头,“不算辛苦。”顿了顿,他道,“若是先生有意,我或可寻个空缺叫他顶上。”

    他对郑柏景并无印象,但如果这样做能让梅尧臣心安,他愿意一试。

    梅尧臣心念一动,对现在的陈允渡来说,给郑柏景找个无关紧要的官职并不难,且这样,他也算对故去的挚友有了交代。

    他思虑了片刻,微微摇头,“他现在醉生梦死,你去给,他未必肯要。且朝廷奉养百官为社稷,他这个状态,在其位不可谋其政。若是哪一日他凭着自己的能力考上进士,你帮扶一把就是了。”

    话是这么说,梅尧臣心中却很清楚,以现在郑柏景的状态重新拾起圣贤书,并考中进士,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陈允渡应下,“学生谨记。”

    两人双双迈过大殿门槛。

    梅尧臣止步于后排,温和笑着对陈允渡道:“去吧。”

    陈允渡刚入朝时,他还需要回头看一眼这个学生才能心安,不知不觉,他已经走到了前面,走到天子一垂首就能看见的地方。梅尧臣忽然想起陈允渡初次站在前排时,他当时镇定自若的神情下带着微不可察的无措,若不是他极为熟悉,差点也与他人一样信了他仿佛如冬日不散寒冰一样的冷静自持。

    当时的陈允渡回头看他,他就像现在一样,朝他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带着鼓励,带着期许。

    殿中不同于外面,众人即便有心与陈允渡搭话,也没有谁真的走上前,只用眼角余光暗自看他。

    周遭窃窃私语的声音小了一刻,陡然又大了起来,嘈嘈切切。顶着众人视线,陈允渡面不改色走到前排,手持玉笏站定。

    ……

    许栀和醒来时已经临近正午。

    她在床上适应了一会儿才习惯今日没有陈允渡作陪,换上衣服后,她将陈允渡收拾的两筐书重新核验了一遍,叫雨顺将书给薛府送去。

    雨顺二话不说,将两筐书搬走了。

    至此,陈允渡多年读书看的书、做的笔录,七分给梅丰羽,三分给薛通,所剩已经无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