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160-170(第15/16页)
住的陈问渔吐了吐舌头,“忘了。以后不会了。”
雨顺将陈问渔放在地上,对她道:“大娘子都是为了你好,你还记得上次把摔倒那回事吗?她多担心你。”
以前雨顺也乐于陪陈问渔玩闹,自从上次马车上后者不慎摔倒后,他心惊胆战,和许栀和站在了统一战线——跳马车这个习惯不好,该戒。
陈问渔被训斥,举起双手道:“我真记住了,真的真的。”说完,又拉长了声音向许栀和撒娇,“娘亲……”
许栀和正色:“下不为例。”
陈问渔连忙保证。
达成共识的母女两人手牵着手走在长河渡的街市上。街市临河而建,形成狭长的一道。两侧小楼鳞次栉比,过了午时依旧热闹非凡。
因为是渡口小镇,街道上每隔几家就会有一处客栈,名字各异,但内里风格相差无几。
许栀和随意走进一家,在柜台前打算盘的掌柜闻声而动,瞧见许栀和的衣裳料子后眼睛更亮了几分,殷勤地上前,“这位娘子住店?”
“嗯,”许栀和颔首,“要八间房。”
果然是个大客!掌柜脸上的笑意愈盛。
“对了,同行还有三匹马,客栈可有草料?”许栀和问。
“有有有,自然有,”掌柜笑容满面,“长河渡人来人往,马吃的、驴吃的,骡子吃的,咱们店里可是应有尽有。”
雨顺道:“还挺全面。不过,它们不都是吃草吗?”
掌柜脸上浮现一抹不赞同的神色:“虽然同为吃草,但这草与草之间,也是存在区别的。”
许栀和被勾起了兴趣,安静地等着掌柜开口。
“驴食刍菽,马食苜蓿。若是可选,马更偏爱禾本和豆科,精细的喂养当以羊茅、猫尾草和紫花苜蓿调配制成。”掌柜道,“我家客栈的草料,在这长河渡若说是第二,当无人敢称第一。”
雨顺:“受教了。”
掌柜摆了摆手,吩咐店小二跟着他去照看那几匹马,自己则热切地站在许栀和身边,“这位娘子,还有什么吩咐?”
许栀和:“我和随从们还没用饭,带上我女儿一共九个人,掌柜看着办吧,钱不是问题。”
掌柜拍着胸脯保证,“娘子放心,我心底有数。这做饭还需要些时间,我先带娘子去客房看看吧。”
说完,他招来小二耳语了几句,旋即笑眯眯带着许栀和去往二楼。
客房陈设简单,正中央设一张八仙桌,上面放着一尊青瓷瓶,床铺没装帘子,只空落落一张床架。
掌柜将喉咙里的好话咽了回去,从前他从未觉得客栈简陋,今日看来,却是和这位娘子格格不入。
“有劳掌柜带路。”
掌柜:“不会不会。那娘子先忙,我去后厨盯着,饭好了再来叫您。”
两个丫鬟手脚利索地将马车上带着的被褥换了上去,做完这些,俯身告退。
又过了片刻,掌柜过来叫人,许栀和带着陈问渔下去,随行的丫鬟小厮都已经等候在侧。
许栀和拉着陈问渔坐下后示意他们不必拘束,雨顺自然而然坐在许栀和的旁边,这次出行大娘子将王维熙和方梨留下看家,现今他就是大娘子身边最亲信的。
他坐下后,抬头看向掌柜,“我瞧着客栈布置,倒是眼熟。”
掌柜挺了挺胸膛,“诸位瞧着,像是从汴京过来的?”
“正是。”
“那就对了,”掌柜说,“我们酒楼的东家,正是潘楼的主人。”
所以客栈的一应布置,基本上都是照着潘楼来的,只不过是最低配版。
潘楼中央摆的是前朝画家韩幹的《骏马图》和展子虔《游春图》,那么客栈里面就摆放着一张书生仿的《牧野图》。潘楼喜好金带飘帛装点,客栈没有昂贵丝绸,便用红缎代替。
许栀和默默喝了一口水,“还真是巧了。”
即便客栈规模不大,但在说起潘楼的时候,掌柜脸颊带笑,仿佛与有荣焉。
也不知道这几位客人作何反应,看这位娘子随行众多,应当是能吃得起潘楼的……吧?
雨顺听到潘楼的时候低声道了句“怪不得”,他了解郎君的性子,明明自身是个满身铜臭的商贾,却偏偏爱给自己营造一个风雅的皮囊,从他喜欢到各地搜刮真迹裱在楼中就可见一斑。
“这家客栈,一年营收应该没有两千两吧?”雨顺低声说。
这和自己想象中的反应截然不同,掌柜额角有些冒汗,他嗫嚅道:“……客人,这个可不兴问啊。”
似乎怕雨顺还要追问,掌柜脚底抹油,“这汤羹怎地还没好,娘子莫急,我这就去瞧瞧。”
许栀和:“……我不急。”
听不进任何话的掌柜已经消失在大家视野中。
许栀和也没想到这么巧合,一条街上那么多客栈,恰好选中了潘光开的,同时也不禁感慨道:“还是你前东家有钱啊,连这边都有产业。”
雨顺面不红心不跳道:“郎君爹爹的爹爹的爹爹就开始经商,要是娘子早出世,可比他厉害。”
许栀和应下:“说的对,此间事了,我回去与秋儿商议,是时候再往外拓展了。”
雨顺:“大娘子自然可以,对了,既然这是郎君的资产,咱们还要花这个钱吗?”
“自然要的。”
雨顺能不以为意,许栀和才不会因为几个钱欠潘光一个人情。
许栀和没解释缘由,反而问:“对了,既然是你前东家的产业,你怎么不认得?”
雨顺诧异地看着许栀和
许栀和:“……我问的不对?”
“没有没有,”雨顺头摇得如拨浪鼓,“大娘子还记得我刚刚问掌柜的那番话吗?”
许栀和不确定道:“一年营收不超过两千两?”
“正是,”雨顺颔首表示肯定,“在潘家,两千两算是个门槛,潘家自上而下分为不同的掌事人,除却郎君的祖父潘老太爷和他爹爹,郎君算是潘家所有地区的话事人,只有达到了两千两以上的营收,每年年底才有资格到潘家呈交账本,低于两千两,便只需要向分管当地的潘家人汇报即可。我们郎君的叔伯和一些庶出的兄弟就在州府主事。”
许栀和肃然起敬:“原来两千两是见到潘光的门槛。”
“那可不,我自幼跟在郎君身后,这样的营收自然闻所未闻,”雨顺真心实意道,“郎君在大娘子您面前屡屡碰壁,实则也算是响当当一号人物。”
许栀和:“我明白了。”
雨顺刚想问明白什么了,忽然看见许栀和从袖中掏出纸笔,他心底犹如有猫抓一般,好奇地想要探头看。
“不外出走走,便如井底之蛙。”许栀和将刚刚听闻的管理方法三言两笔记录下来。
她本以为自己短短几年时间将和乐小灶和金酥斋开到十二家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但现在看来,还有进步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