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80-90(第3/29页)
尤其是秋儿曾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伸出援手。
秋儿说:“姑爷会太平州参加秋闱,等中了名次,免不得要与人应酬,等良吉跟在姑爷身后,姑娘身边就缺人使唤了。小升虽然才十六岁,但是天生力大,能拎起两满桶的水。姑娘,你把人留在身边吧?”
许栀和笑了:“你这般打算,问过人家没有?”
秋儿愣了愣,才慢吞吞地说:“还没有。”顿了顿,她在许栀和温和的笑容中补充道:“但是小升向来很听我的话,我说东,他不会往西的。”
许栀和:“因为雪天施以援手的人是你呀。而且你现在看顾着两家铺子,自己都忙不过来,身边正缺人帮衬。我怎么好抢你的人用。”
“这才不是抢!”秋儿的声音不自觉地大了些,“最困难的时光都过来了,现在什么都好。反正二楼建好,还是要招新人的。”
她看向一旁安静站着的小升,问他:“你可愿意跟在姑娘身后?”
小升目光看向许栀和,半响,微微点头,“愿意。”
秋儿说:“看吧!姑娘,他愿意的!”
许栀和没有立即下定决心,而是对秋儿说:“反正我还要在应天府住个月余,先试试能否相处得来。”
秋儿听罢,找不出反驳理由,虽然小升做事稳重,力大无穷,但是用人,还需要看适不适合。
她让了一步说:“听姑娘的。”
许栀和的视线重新掠过小升,他依旧站着,安安静静,不慌不忙。
和他的淡定形成截然相反的是瘦猴,他心思活络,主动站在门口招揽客人,他这么卖力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每满五个人,秋儿掌柜每天多给一文钱。
有了钱就有了动力,许栀和亲眼见到了原先还不是很感兴趣的几个过客,在瘦猴流利得如同说快板的嘴皮下走近了铺子,点了两碗饭菜。
如果今日秋儿举荐的是瘦猴,瘦猴大抵会不假思索地说“愿意”,但到了小升,他则会犹豫一下才说“愿意”。
两个人一个机灵一个沉稳,都是很好。
日后如果真换了院子,变得更大更宽敞了,又不是不能招到人。
后厨的饭菜做好,瘦猴过来招呼小升一道过去端菜。许栀和与方梨远道而来,几乎是风卷残云一般吃着桌上的饭菜。
秋儿也拿出筷子陪了几口,但更多的时候,她都是眯眼笑着望向两个人。
原来看着姑娘和方梨姐姐这般安心地吃着饭,不需要操心何处落脚,这感觉这么好。
而且一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能差不多持续一个月,她更开心了。
吃饱喝足,略在店铺中小坐一会儿,秋儿带着她们走到对面去。
瓦匠正在做事,看到秋儿过来,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提醒了一句:“秋儿掌柜,这边灰尘大,你小心些。”
秋儿对他们说:“几位大哥辛苦了,店中熬了甘草薄荷茶,几位大哥歇息片刻吧。”
许栀和不知道秋儿是什么时候吩咐的,可能是她和方梨吃饭的时候,秋儿准备的。
小升拎着两只木桶,一只里面装满了甘草薄荷茶,一只桶里面装着粗瓷碗。
做饭食生意的,最不缺的就是碗筷。
正在做工的大哥眼睛一亮,招呼几个正在做事的弟兄下来喝茶水。这茶水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但在这样的暑热送来一碗甘草水,比什么都可贵。瓦匠记挂着秋儿掌柜的好,准备明日就去城东木坊家挑最重要的大梁过来,早早准备妥善,不叫人忧心。
趁着他们休息的功夫,秋儿带着两人转了转。
这边的铺子看着比对面的和乐小灶略大些,但内里正在建设,只能看出个大致的轮廓。
秋儿问许栀和:“姑娘对这间铺子有没有什么想法?”
她原先的计划中是和对面和乐小灶串通,但现在许栀和到了这里,她自然想询问一下许栀和的意思……反正现在什么都没有,要是有旁的主意,建成别的也不是不行。
许栀和观察了晨间的到和乐小灶吃饭的人,清晨的时候人就很多了,大多数都是去书院的书生,也有赶着去码头的挑夫,一口气能吃两碗米饭。
虽然没有见到午时晚间的盛况,但基于此,不难想象人数之多……也怪不得秋儿出手阔绰了起来,不仅能寄钱回来,还能有余钱盘下对面的铺子。
“还是先与和乐小灶一致,两家相对,客人密集,”许栀和说,“短期先不做更改。”
街道上原先有三四家饭肆,但随着和乐小灶的兴盛,那几家饭肆生意肉眼可见少了。
秋儿说:“奴婢与姑娘想的一致,等和乐小灶生意更好,本家那边可以试着开拓羊肉饼、卷饼等生意。”
第82章 小书生 “第二首是什么?”
秋儿说这些的时候满怀憧憬,眼睛散发着亮光。
她要把和乐小灶做成应天府最大最好的快捷饭肆,做大做强,让姑娘和自己都过上吃香喝辣的好日子。
秋儿壮志踌躇,并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
两人在屋里面转了一圈,直到瓦匠回来,三人才退了出去,回到本家。
坐下后,秋儿明显还有许多话想说,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小槐端着茶水上前,秋儿才端庄了一会儿。
许栀和倒茶放在她面前,笑着说:“先坐下喝一口茶水。”
秋儿说:“姑娘,我还想带你们去看院子。小升是跟着老人一路流浪过来,瘦猴也不是应天府本地人,翠雁娘亲又生了弟弟,现在家中拥挤,我便在后面的民居盘了三间屋子。要是姑娘不嫌弃,晚间时候我搬两床被褥出来,不过要劳累姑娘和方梨姐姐挤一挤。”
说完,她又觉得不是很妥当,那三间屋子狭小,姑娘住里面,会不会觉得拥挤?
要不还是去应天府的府前大街寻一家客栈吧,宽敞,还有人随时待命伺候,她现在的银钱虽然不宽裕,但也不至于过得太拮据。
“这些稍后再商议,”许栀和比了个手势,示意秋儿稍安勿躁,她拉着秋儿往旁边走了走,压低声音询问,“对面那间铺子是盘下来?还是买下来?”
秋儿实话实说:“回禀姑娘,是买下来……可惜奴婢的银钱不够,只付了一半,还差五百两没有结清,每拖延一个月,要多付五两银子。”
五百两,许栀和能出得起这笔钱,不过她并没有带在身上。
现在的货币不同于后世的线上交易或者轻薄方便携带的纸笔,大多是铜子、银子乃至于金子,五百两银子也有四十斤重了。
不过大抵也就是在大宋的初期,形成了最早的官府认证的货币——交子。许栀和的历史知识早就随着高考结束一道送还给了历史老师,她不太清楚具体出现的年份……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纸币的出现。
那时候,该多方便啊!
许栀和微微沉吟,招呼来站在门口磕瓜子的良吉,压低声音在他耳边说话。
良吉的面色变化十分精彩,从一开始略带不情愿,到后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