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北宋县令庶女》 50-60(第11/28页)



    许栀和安嬷嬷又等了一会儿,安嬷嬷脸上的焦急越来越明显——姑娘怎么还不起?

    想是说曹操曹操到,她刚在心中第十七遍问自己的时候,门口响起了熟悉的马车滚轮声。

    可算来了。

    常庆妤一进来后,直挺挺地朝着二楼走来,看见和安嬷嬷站在一起的许栀和后,眼睛亮了亮,朝她跑去。

    她的速度本来很快,许栀和做好了被她像个小炮弹一样撞开的准备,没想到跑到近前,常庆妤反而收敛了脚步,步子稳健,面容端庄。

    安嬷嬷站在许栀和的身后看得发笑,姑娘的规矩是常大娘子亲手教出来的,姿态姿容自不必说,但是她从小随性惯了,没人拘束,才会显得有些毛糙。

    但是如果她认真起来,每一步都是挑不出错处的。

    许栀和眼底闪过一丝笑意,看着“故作稳重”的常庆妤走到自己的身边。

    “许姐姐,我起晚了。”常庆妤的脸色有点红,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害羞的,走到许栀和身边后,她转过头,好奇地看着聚在一处的五个织娘。

    常庆妤上前,围在旁边的几个织娘很自觉地让出一条小道,让她能够将她们正在学习的东西看得更清楚。

    正在使用的那个织娘看见常庆妤过来,心中紧张得不行,正在她指尖哆哆嗦嗦的时候,肩膀上突然多了一股力道。

    耳畔想起方梨轻轻的安抚声:“不难的。”

    对啊,比如纺车,这其实算不上多难。织娘感受着肩上的力道,慢慢地静下心来,按部就班地在姑娘面前演示。

    操作了两回,常庆妤总算看了分明,旁边的安嬷嬷太熟悉她这眼神了,见她跃跃欲试,连忙拦住了她,“姑娘,许娘子还在等你呢。”

    虽然那东西看着简单好操作,但上面毕竟嵌了铁针,要是伤到了姑娘的手可怎么得了。

    常庆妤有些遗憾地转头,望着许栀和道:“姐姐说的器具,就是那些吗?”

    “对,”许栀和从袖中取出昨日画完的图纸,“那是第一步需要用的,你按照图纸制作即可。”

    常庆妤接过图纸仔细端详,构造倒是很简单,加上有一个现成的摆在这儿,仿制出来应该不难。

    她看完后,交给了一旁的丘嬷嬷收着。

    “第二步便是织线。”许栀和走到了方梨身边拿起了两根竹签,将刚做出来的羊毛线打了一个活结套在竹签上,另一根竹签从中间穿过,将线逆时针绕上一圈后拨动新加入的竹签。

    这个动作她做过很多遍,看起来轻松写意,旁边的两个织娘学会了搓线,看到许栀和的动作后跃跃欲试。

    看起来也不难嘛。

    很快,她们就打了脸。

    方梨看着她们吃瘪的表情找到了一丝熟悉,纺线不难,但是织线还真没那么好学,尤其是第一遍的时候。

    许栀和又示范了两遍,悟性好的织娘已经开始自己尝试了,而差一点的还围在许栀和的身边。

    示范到第六遍的时候,最后一个站在许栀和旁边的织娘也抱着线离开,准备自行尝试。

    她们五个可是布坊掌柜精挑细选的五个,对针线活计很是熟悉,就算再笨,也该会了。

    许栀和松了一口气,放下羊毛线,走到了常庆妤的身边。

    “要是觉得颜色单调,可以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许栀和道,“不过如果是贴身穿戴在身上的,还是多选用植物染料。”

    常庆妤点了点头,示意身后的丘嬷嬷和布坊掌柜记下来。

    一直快到午时,两人才从布坊二楼下来。

    常庆妤看向许栀和,问道:“许姐姐现在要回去吗?不如现在去我家一道吃个便饭?”

    许栀和摇头:“今日我还有事,等下次有空再说吧。”顿了顿,她接着说,“若是有什么新的款式,我照例还是送来这边?”

    闻言,最激动的当属潘楼街上常家布坊的掌柜。

    潘楼街的地段是好,但汴河大街是汴京城的主干道,一路贯通新郑门、兴国寺、广济仓,直通朱雀门到达御街。故而常家在京的五个布坊铺子当中,潘楼街的始终被汴河大街的布坊压了一头。

    昨天夜里听说姑娘选了这儿当作羊毛手衣的第一间铺子,掌柜一整宿没睡着——羊毛手衣的事情是小,但说明姑娘看重这儿!也看重他!

    现在的他,目光半是紧张半是期待地看着常庆妤,若是姑娘点了头,以后即便是赚的不如汴河大街那边多,也不怕他再耀武扬威了。

    毕竟他可是常庆妤最器重的。

    常庆妤问了一个掌柜意想之外的问题:“许姐姐来这儿方便吗?”

    “嗯,方便。”许栀和想了下,从马行街到潘楼街和汴河大街的距离差不多,这边走过一趟,对路基本清楚了。

    “那就这儿。”常庆妤说,然后看向掌柜,“以后看到许姐姐,要好生招待,不管我在不在。”

    掌柜头点的如小鸡啄米,“姑娘放心吧。”

    就算姑娘不提醒,掌柜也看出了,姑娘选在这儿,无非是图许娘子过来方便点。

    要是得罪了许娘子,许娘子说“不方便”,那他想要在汴河大街掌柜面前抬起头来,可就难了。

    第55章 诗魁 “昨晚已经陪他庆祝过了。”……

    常庆妤得了保证,喜笑颜开。许栀和与她告别后,重新和方梨走在大街上。

    街道人人来人往,各种吆喝声混在一起,宛如走在春日里的蜂蝶熙攘之中。方梨落后一步跟在许栀和的身边,问她:“姑娘,你怎么不顺道在常家的布坊里面买布帘啊?”

    许栀和步子轻快,“常家的布匹精致,要价不菲,人家看在达成合约的份上不会多收钱,但是我们却不可贪图小便宜。”

    而且,除了有知遇之恩的梅家,在陈允渡看清朝堂局势之前,她并不希望和京城其他权宦私交过甚。

    她忽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旁边的首饰铺子上,挑挑拣拣,看中了一根八瓣莲花的发簪,将它拿下来簪在了方梨的发髻上,“这根好不好看?”

    方梨被自己姑娘跳转的话题弄懵了懵,然后道:“姑娘,奴婢还不缺簪子戴。”

    许栀和:“喜欢就好。有些东西并非是缺了才可以获得。”她转头看向铺子的老板,从袖中取出银钱。

    方梨摸了摸自己头上的新发簪,忽然有点明白许栀和为什么喜欢买不同的簪子装点她的身上。

    戴在自己的头上,眼睛是看不见的,而戴在她的头顶,许栀和每每回头朝她望来,都能看清。

    买簪子的小插曲过去,许栀和与方梨在一家布坊买了需要的粗布,又在街上逛了逛。

    一处茶肆聚满了人,喧嚣如沸。方梨好奇地踮起脚尖张望,旁边的人看见她的动作,笑着说:“这边在揭榜金明池诗会的诗魁呢!”

    方梨瞥了一眼许栀和的神色,连忙追问道:“那今日的诗魁是谁啊?”

    “好像是……”那人语塞了片刻,然后和方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