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纨绔(科举):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80-90(第12/33页)

等人清晨出发。

    纪霆的读书生涯,从此画上句号。

    是不是真正的天才,先历练一番吧!

    随着纪状元离开。

    今年的新科进士,陆陆续续离京。

    郑平去了赣州一带,蚊虫蛇蚁很多,虽有准备,但该吃的苦一点少不了。

    田俊等定完亲,便去宁成那边,气候很冷。

    再有李三枝等人,各有各的去处。

    总之仔细一看。

    这些天才们,各有各的苦头吃。

    甚至还有送去海岛的,说是那边反贼颇多。

    都说今年的进士质量极高。

    去的地方,也是最苦的。

    “那对他们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南正国有史以来水平最高的进士,要去最艰难的地方。

    这甚至还是他们自己选的。

    这一下,再也没有酸儒子天天念叨纸上谈兵的故事。

    也没有再对他们的策论肆意嘲讽的了。

    毕竟,人家是真的去了。

    你去了吗?

    只这一股勇气,便胜过只有嘴上功夫的了。

    这些讨论,随着纪霆距离京城越来越远,已经听不到了。

    他们这一路往北,虽不是风餐露宿,却也没好到哪去。

    各地驿馆情况不同,好的端上来大鱼大肉,不好的只能啃杂粮饼子。

    “有的吃就行了。”贺捕头道:“前年我在一个地方,那里闹了旱灾,什么吃的都没有,饿的时候,差点能把人咬了。”

    王县丞跟刘主簿都经历过这种事。

    不过大家对此都不意外。

    就连纪阳都道:“我看游记的时候,旱灾水灾不说常态,也不算稀奇。”

    “只看当地有没有存粮了。”

    出来当差,他们心里都有准备。

    纪霆点头,看着大家都还适应,便继续出发。

    八月十九启程。

    九月十五终于赶到。

    这一路上,越往北走,天气越冷。

    明明只是九月份,大家已经穿上厚衣服。

    这边的天气,更需要大量囤粮。

    越往北走,米饭基本看不到了,多是杂面跟小米。

    幸而这里的小米味道极佳,大家都吃得习惯。

    纪霆他们先去了朔州拜见当地知州,绕了一圈后,来到门北县城门前。

    这里的县令早就得到消息,带着手底下的人前来迎接。

    换作其他接任的同僚,门北县县令定然没那么热切。

    但这来的,是纪霆纪状元啊。

    “状元的文章,我还拜读过,着实极佳,只是没想到。”

    没想到纪霆还真做啊。

    他写了什么策论,直接照着做!

    颇有些知行合一的意思。

    剩下的,就看他能不能把门北县打理好了。

    反正他是不行,他要赶紧跑了。

    门北县如今的县令心想,他是没这能力,就看状元行不行了。

    任谁都能看出他的调侃,跟手下也道:“科举跟治理政务为两码事,我当年也是进士,然后呢?”

    当官了才知道,学的都不考,考的都不用。

    所以,状元又怎么了。

    管不好当地的刁民,照样抓瞎!

    第85章 第85章能力

    第85章

    纪霆到朔州门北县之后,稍微歇息两日,便带着王县丞等人交接。

    因为之前就了解过这里的情况,带的人跟本地书吏并不冲突,交接得也算顺利。

    等到十月份,雪花落下时,也到分别的时候。

    门北县前县令跟纪霆认识也有半个多月,最后苦口婆心道:“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歇着。”

    “多说多错,多做也多错。”

    “门北县这地方的百姓,难搞。”

    前县令觉得自己说得多了,摆摆手,让他自己去想。

    纪霆确实是个好孩子,可惜朝廷也太着急让他历练了。

    今年四十多的前县令,喊纪霆这个十八岁现县令一句孩子,好像也没错。

    送走之前的领导班子。

    纪霆他们这边的人,坐下来汇集收集到的信息。

    “之前的人都说,这里的百姓风气刚劲。”王县丞道。

    王县丞说得还是过于委婉了。

    就是不听令不听宣。

    衙门几乎形同虚设。

    纪霆道:“肯定有其原因,是战乱之后才这样的吗。”

    贺捕头道:“说是打仗之前,就有这种趋势,战乱之后更是如此。”

    纪霆认真看了这部分资料。

    门北县确实有意思。

    之前商贸往来频繁,人口七八十万时,就是因为本地官员管不住,故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尤其是外地来的商户,借着这里的风气,大肆捞钱。

    这跟本地百姓的简朴形成鲜明对比。

    本地人很烦外地做买卖的人,觉得他们太过贪利,不是什么好人。

    本地跟外地人倒是有一个共通点。

    就是都不听朝廷的。

    前者是为了多赚钱。

    后者是觉得官府无用。

    纪霆沉默。

    某种程度上,说得也没错?

    除了他们之外,门北县还有另一类人。

    就是雁门关将士的随军家属。

    他们生活门北县城北,除了必要的采买之外,基本在一个圈子里生活,更是封闭。

    而且门北县衙门也管不到他们。

    所以对衙门来讲,周围本地人不听官府的,客居这县城的商人钻空子,城北军属不服管。

    等到战乱开始,再到结束。

    这种情况更严重。

    不过做买卖的商人全都走了,本地人更是抱团,军属能走的都走了,只剩下家贫不能搬迁的。

    依旧没变的,就是本地人跟少量军属,更是视衙门为无物。

    每年的粮税也交得艰难,衙门差役若敢强硬,当地村子乡勇就会反抗。

    王县丞最后评价:“风气刚劲,人尚勇敢。”

    这话就不用翻译了,连纪阳都能听懂。

    风气一旦形成,确实不好更改。

    只是这种情况下,朝廷的统治会渐渐失效,从而形成政权割据。

    那雁门关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