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宋,吃瓜勿扰!: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人在北宋,吃瓜勿扰!》 40-50(第27/30页)

的时候出现的“意外”,现在那土匪连带着当地的官员,都已经被整改了,也就诸葛家那仨人离家早,不然还能看到诸葛家作为“地头蛇”一起被整改。

    而他们这船……也是工部的新船,就为了让他更快地回京。

    “可能是顺风吧,就快点。”宋十一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但苏景和本来也不在意,他就是随口一问,比起这个,他更关心的是……

    “嗯?”宋十一凑过来看苏景和写的东西,“汴京风华幼儿园第一届文学素养大比拼?”

    “你这是……”

    “直饵钓鱼。”苏景和把这东西展开,赫然是一封邀请函,邀请的对象是……

    “孔家?”宋十一震惊,“你居然还准备邀请他们吗?”

    “那当然,还得把人家骗过来呢,你说光这么写会过来吗?还是得写一个他们的仇人之类的……”苏景和沉思。

    “谁会和孔家结仇啊?”宋十一完全不敢想。

    从西汉首次追封孔子,到唐太宗独尊孔子为“先圣”,孔家的地位一代代水涨船高。

    谁敢招惹他们啊!

    这可未必……

    苏景和想了想,打开了系统。

    【我记得孔家有分南北……哎,原来是南宋了,哦还是靖康难的事儿,份了南北躲避战乱……】

    居然连孔家都要躲!

    宋十一对“靖康难”辐射范围再次有了了解,不仅仅是汴京沦陷,是真的全国性质了。

    【现在的话……嗯……孔家作为地头蛇,也是有仇人的吧?让我找找。】

    宋十一内心复杂,甚至分不清自己是想要让苏景和找到还是不想。

    这可是孔家!

    才没了对诸葛孔明后人的滤镜,就要嚯嚯到孔家了吗!

    第50章 可怕的

    “小苏老师,我们真的要办这个文学素养评比大赛吗?”

    苏景和他们回来的时候,正好是幼儿园开学的时候。

    虽然苏景和人风尘仆仆地才回来,但整个流程完全是按照他安排的在走,以及多了一个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步骤。

    “哎,办肯定得办,就是我们风华幼儿园门口的那个雕塑,能不能搬走啊?”

    苏景和看向福康公主的目光里满是祈求,希望年纪小小但是已经比大人还有能力的福康公主,原意对他这个无助的人施以援手,救救他。

    这雕塑就是苏景和计划外的,多出来的。

    如果是孔孟老庄的雕塑,那苏景和会拍案叫绝。

    如果是宋仁宗的雕塑,那苏景和会写点彩虹屁吹捧。

    但,但……

    “老师,这我爱莫能助。”福康公主说完就倒腾着两条小短腿,滴滴溜溜地跑掉了。

    只留下苏景和在后面哀嚎,“怎么是我的雕像啊?我何德何能啊!”

    “好了好了,别嚎了,我在外面都听到了。”

    福康公主前脚才走,后脚胡瑗就过来了。

    “诸葛家那俩孩子还挺不错的,不是说还撞见他们大哥了吗?怎么没一起打包带过来,这不像你啊。”

    胡瑗一听俩老师说有个大哥什么的,他都听高兴了,以为又白得一个劳动力。

    他当时开学校,招收的都是有自理能力的小孩了,理解能力也到位,这谁能想到带这种年纪不大的,甚至只会“哈哈”的这么累啊。

    给他们整了工部出品的学步车,一个个像是放出栏的猪一样,横冲直撞的,一点不给老师喘息的机会。

    他一开始招老师的标准已经是年轻了,现在发现,还是苏景和他们这招的对,不是二十多岁的人,真没这个耐心一直带小孩。

    “她们大哥?有官身的,要去当县令,咱还是别和官家抢人了。”苏景和说完这个,就再次挤出来了一张看着就谄媚的脸,满眼期待地看着胡瑗。

    “校长大人,就是……我们这门口的雕像……”

    “哦,那个啊。”胡瑗有些好笑地看着苏景和“拜托了,把它搬走吧”的表情,“别人想要还没有呢,你怎么这么抗拒啊。”

    一听这话,苏景和眼睛都瞪大了,他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我,雕像,我何德何能啊?我的校长大人,您当时是以什么名义批下来的这个雕像啊1怎么会有人答应的……这哪怕放个孔子呢。”

    “不行啊,放孔子的话,我们学校有墨家的,你忘了?这雕像哪怕公输家的原意做,墨家的会高兴吗?”胡瑗一幅语重心长的样子,像是在教苏景和人情世故。

    嗯,这。

    苏景和也没问能不能造别的,“这放我的雕像是怎么让大家都愿意的啊?不奇怪吗……就没有人说不能吗?”

    “嗯……你这不是不在吗?一开始我想着,搞个雕像出来,也告诉大家这个幼儿园能出现,多亏了你。后来琢磨着,做都做了,这雕像还挺好看的,就干脆放校门口了,大家都很满意的。你忍忍,多看几眼就习惯了。”

    胡瑗看着像是天塌了一样的苏景和,也确实说不了别的安慰的话了,赶紧也拔腿就跑,不给苏景和再拜托的机会。

    苏景和的雕像出现的真实原因,当然不是胡瑗一拍脑袋决定的给苏景和一个开学典礼参与感。

    而是朝堂众人认真规划过的。

    这甚至是专属高层的会议,胡瑗要不是认识韩琦、范仲淹,都不知道这背后竟然……

    是朝代这些大官们,认为苏景和的运气实在是好,所以决定搞个苏景和的雕像。

    “每天看着,万一来这上学的小孩们的运气也变好了呢?我听说神仙都是靠有人信的。”

    谁懂,当时韩琦说这句话的时候,胡瑗看到范仲淹和自己一样无语的表情时候的救赎感!

    他们大宋这是不搞佛教、道教之后,开始搞起来了个人崇拜啊!

    但胡瑗也没有坚持自我多久,毕竟这雕像现在也已经在风华幼儿园门口了。

    打败他的是来自范仲淹的一句话。

    “工部自费设计、建的雕像,说是如果同意的话,以后缺点东西直接上报,不用审批经费,工部都答应。”

    光这个就有很大吸引力了!彼时不知道年纪小的小孩的破坏力,但毕竟胡瑗自己的安定书院里面都是十几岁的年轻力壮小伙子,拆家能力也是不容小觑,压根拒绝不了来自工部的包售后豪言壮语。

    更别提在之后,韩琦还补了一句话,“不光是工部,印刷部也说以后接手幼儿园的打印。”

    这也很重要,他们给小朋友的大多数是些识字的小卡片,小孩弄丢的可能性太高了,有个这样的后勤……

    总之就是绝美售后压倒胡瑗的良心,他在苏景和的面子和学院后续能节省的资金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苏景和没辙,最后也是化悲愤为动力,更加静心地策划了这个“文学素养”比拼会。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