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160-170(第7/21页)
在他看来隋军还能战胜东|突厥,仍旧很强势。杨广下江南时,他的下属和亲朋好友就劝他起兵,但他像是有拖延症似的,老迟疑不定。
李渊叹息:“原本我打算向突厥借兵借马,但二郎烧了突厥牙帐,我现在孤立无援,需要再积攒力量。”
裴寂劝说:“二郎君能打败突厥,就说明二郎君比突厥厉害。只要二郎君与我们一起起兵左右夹攻西京,有何困难?”
李渊觉得裴寂说的有道理,于是准备把周围农民起义军先扫一遍,多招降些人就起兵。
李渊已经击败了毋端儿、柴保昌等义军,知道义军的战斗力有多弱。只要李渊亲率精兵良将,打一帮大部分兵卒都手无寸铁,拿着木棍和农具就敢冲阵的农民起义军轻而易举。
他扩充麾下兵卒,大多都是招降的义军中的青壮。
裴寂又劝说:“现在招降了民贼也没有时间训练,不如早些通知二郎君和三郎君一同起兵。”
李渊终于被裴寂说服的时候,义军却来攻打太原郡了。
魏刀儿和王须拔起义,号“历山飞”,聚众十余万乱民,把太原郡围了,隋将潘长文战死。
李渊现在作战的方式完全就是大号的李世民,仗着一手神射术,率领骑兵就杀入了敌营中,把步卒甩在了身后。
但“历山飞”却非李渊之前剿灭的义军,居然不知道从哪凑了不错的兵甲,没有一击即溃,反把李渊围了。
原本历史中这件事也发生了,不过李世民在李渊身边,率领另一支精锐骑兵杀入重围救出李渊,然后和姗姗来迟的步卒一同击破敌军,斩杀王须拔。
现在李世民不在,只有李建成在他身边。
李建成比大部分贼帅带兵的本事强多了,剿匪经验很成熟。但他自身武力值稍稍差了一点,所以只是率领步卒大军殿后前行,不可能亲为先锋。
李渊少了李世民掠阵,只能独自苦苦支撑,虽然他杀出了重围,但所率骑兵几乎全军覆没。
敌军气势如虹追着李渊马屁股后面跑,步卒阵型大乱,退守太原郡中,幸得楼烦太守举兵来救,才击退“历山飞”部。
这本是一件小事。
剿匪有输有赢多正常?李渊没把这当回事。
但荥阳被翟让攻占后,逃到太原的郑家族人劝说李建成:“此战唐国公失利,听闻朝中有人上书陛下,要免去国公太原留守之职。如果国公现在不起兵,国公肯定会投奔二郎君。那还有大郎君的立足处吗?”
李建成被说服,为逼迫李渊起兵,趁着李渊在养伤,在太原郡四处传播李渊要起兵的传闻。
太原副留守,虎牙狼将高君雅得知消息,悄悄派人出城禀报洛阳。
李建成截获了消息,将此事禀报李渊。
李渊深深看了李建成一眼,叹气道:“你太心急了。”
李建成迷惑不解道:“父亲不是早就准备起兵吗?现在终于有借口起兵,父亲何谓太急?”
李渊心里叫苦。现在起兵的时机不坏,但自己还伤着呢,你等我养好伤行不行?不然你以为你能领兵?
但他知道郑家人劝李建成的话,心知李建成的焦急,便叹着气披甲起兵了。
裴寂也劝说他,如果不抓紧时间起兵,如果大雄大德先起兵,他倒是能继续当高祖皇帝,但毗沙门该如何自处?只有自己占据主动,才能让大雄和大德与毗沙门和睦相处。
李渊带伤起兵,命令人快马加鞭通知陇右。
因为李渊起兵太过仓促,高君雅顺利逃出太原城,麾下鹰扬郎将刘武周还以“尊隋”的名义叛乱,据守汾阳宫。李渊行军艰难。
这时陇右回信,冠军侯在与突厥人激战未归,副慰抚使也在草原上,难以回援。
回信者还委婉道,现在冠军侯没有叛隋之心,正在为大隋戍守边疆,唐国公为何逼迫冠军侯在忠孝中抉择?如果动摇前线军心该如何是好?
李渊:“……”
好吧,是他没有提前和二郎三郎约好,他的错。希望自己这封信没让二郎三郎那里生乱。
还好杨广南下被义军袭击后,杨广命令各地抽调精锐前往江都护驾,李渊亲率骑兵冲锋,还是连战连胜,麾下势力不断扩大。
这时候,杨广被杀的消息传到了李渊耳中。
李渊捶胸顿足:“大郎误我!”
如果他现在起兵,不仅占了大义,还养好了伤,隋军也会变弱!何至于如此艰难!
不过事已至此,李渊为了抢夺先机拉拢朝中勋贵,当机立断称帝,国号“唐”。
围攻洛阳的杨玄感也称帝,国号“楚”。
各地乱军首领都纷纷称王称帝,一时间天下冒出了几十上百个皇帝——
今天只有一更,休息一天。晚安。
碎碎念:
(大业十二年)有高阳贼帅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高祖击之,深入贼阵。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旧唐书》
第165章 西京诸公的骨气
西京大兴。
高颎一身素衣, 为那位被暴民挫骨扬灰的暴君守孝。
消息传到大兴后,大兴的百姓自然被命令为杨广受国孝。高颎等朝臣也不例外。
“又出现一个皇帝。”高颎看着手头的文书,叹了口气, “在乡村里拉起一支不到千人的盗贼, 居然也敢称帝。”
薛道衡面无表情道:“陛下这样的死法, 让皇帝在百姓心中的神圣性全击碎了,是个人都敢称帝。”
宇文弼叹气不语。
皇帝的神圣性在士人心中早就不存在了,但百姓愚昧, 仍旧畏惧皇帝。
现在贼帅审判和杀死皇帝,现在皇帝的权威彻底被击碎。
这是好是坏?他们虽然能理解王薄的愤怒,但仍旧对未知的未来感到畏惧。
长孙晟一直眉头紧锁。
薛道衡道:“季晟, 你为陛下皱了这么久眉头了,看来你对陛下的感情还是很深厚啊。”
薛道衡不是讽刺, 只是感慨。长孙晟原本是杨广的心腹, 对杨广心有怀念很正常。
长孙晟抬头,神情有点茫然:“啊?什么?”
薛道衡疑惑:“你不是为陛下的死感到悲愤吗?”
长孙晟比薛道衡更疑惑:“陛下一路朝着横死的目的地狂奔,不死在贼帅手中,也是死在叛军手中。我们早就预见了这样的结果,有何悲愤?”
薛道衡:“……”他果然最讨厌长孙晟。陛下好歹对你不错吧!
长孙晟丝毫不认为自己的话有什么问题。自己足够厉害, 才被杨广重视。他鼎力支持杨广继位,杨广却吝啬赏赐。他的爵位和官职与在先帝时差不多。
杨广此人十分吝啬赏赐, 且赏赐只凭自己喜好,不看功劳。只要会奉承吹捧,杨广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