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150-160(第28/30页)

看过来时迅速收回视线。

    都说慈不掌兵,一个顶尖的谋士,说不定比将领更要抛弃良心。

    挺好的,这样弟弟才能保护好他自己。

    隋大业十二年,杨广到达江都。

    一到江都,杨广就日日笙歌,不理朝政。天下送来的紧急文书全都被他堆在书案上,垒成了一座小山。

    萧皇后委婉劝说,杨广却道“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又揽镜自照,“好头颈,谁当斫之”。

    萧皇后听杨广自比陈后主,将她比作陈后主的皇后沈后,心中忧惧不安。

    骁果军对杨广怨气极重,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讨论谋逆之事,连密谋都不“密”了。

    萧皇后赶紧派宫女去告知杨广,杨广却杀了宫女。

    萧皇后悄悄向群臣求助,裴世矩接连上奏杨广,就像是苏威当初那样,一改往日作风直言上谏。

    杨广勃然大怒,将裴世矩逐出江都城,一个兵卒都没给他,让他孤身跨越战乱的大地回大兴接待不存在的西域番臣。

    裴世矩已经六十八岁。

    他消瘦得厉害,骑在马上的身姿都佝偻了。

    所有大臣都知道他触怒了杨广,原本与他交好的朝臣都不敢送他,只有虞世南一人前来送行。

    裴世矩道:“你与我一同离开吧。”

    虞世南摇头,送别裴世矩后转身回江都。

    杨广得知虞世南居然敢去送别裴世矩,将虞世南关入了大牢。

    虞世基想要救虞世南,却被虞世南拒绝。

    虞世南冷漠道:“你还是想想如何自救吧。”

    虞世基愤怒地拂袖离去。

    虞世南目送虞世基离开,默默垂泪。

    ……

    “裴公,请上马车。”薛收恭敬道。

    裴世矩疲惫道:“李二郎和李三郎在何处?”

    薛收道:“李二郎李三郎自然在陇右戍边抵御突厥。”

    裴世矩沉默了一会儿,惨然一笑:“当然如此,理应如此,他们可是大隋忠臣。”——

    不想熬夜了,下章搞定隋炀帝。二章半合一,欠账-1.5章。108w营养液、109w营养液欠账+2,目前欠账9章。

    碎碎念:

    1、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李煜

    2、

    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

    ——贞观元年,李世民

    睹汉祖、殷汤,仰其有德行,譬若阴阳调,四时会,法令均,万民乐,则麒麟呈其祥。汉祖、殷汤岂非麒麟之类乎?

    ——贞观二年,李世民

    贞观元年的二凤:刘邦只是个田舍翁,他能治理天下是因为贤臣。

    贞观二年的二凤:汉祖超有德行,他就是麒麟!!!!!

    短短一年时间而已,政务究竟有多折磨人啊。

    3、

    帝见天下危乱,意亦扰扰不自安,退朝则幅巾短衣,策杖步游,遍历台馆,非夜不止,汲汲顾景,唯恐不足。

    帝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萧后曰:“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因引满沉醉。

    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惊问故,帝笑曰:“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帝见中原已乱,无心北归,欲都丹杨,保据江东,命群臣廷议之。

    ——《资治通鉴·隋纪》

    4、

    及帝幸江都,臣下离贰,有宫人白后曰:“外闻人人欲反。”后曰:“任汝奏之。”宫人言于帝,帝大怒曰:“非汝宜言!”乃斩之。后宫人复白后曰:“宿卫者往往偶语谋反。”后曰:“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去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忧烦耳!”自是无复言者。

    ——《北史·隋书》

    第160章 王薄最终的选择

    王薄进城之前, 与翟让和其他义军首领告别。

    翟让面带忧虑地看着王薄,最终什么都没说。

    其他义军首领倒是不想离去。他们的脑袋里空空如也,虽然有一点对皇帝皇权本能的畏惧, 但他们并不知道弑君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影响, 倒是对斩杀皇帝跃跃欲试。

    王薄在城外驻扎的时候, 将弑君将要背负的细细告知了他们。

    王薄在学习的时候,也试图在自己管理的地方建学堂,教他人读书识字。

    就他这点本事, 就是落魄寒门也不会上他的补习班。他只能教导在土里刨食的农家孩子。

    对于从小吃不饱的孩子,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智力都比士人家的孩子发育迟缓,学习读写十分困难。

    他时间不多, 教得也特别艰难,几乎没有什么成果。王薄就当是闲暇时的自娱自乐了。

    这样的自娱自乐让他拥有了丰富的耐心, 懂得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自己的想法。

    义军首领们都意识到了弑君的严重性。

    如果他们将来打不过其他人, 想要带着自己的军队投奔他人当官,手中就绝对不能沾染皇帝的血。

    义军首领们纷纷离去,翟让最晚离开。

    他很想问王薄,你既然知道这些,为何还要弑君?

    以王薄现在的势力, 无论投奔任何一支势力都会被厚待,何况王薄与冠军侯李世民有联系。

    但王薄既然如此教导别人, 自己却选择留下,翟让知道,什么疑问都是无意义的。

    王薄送别其他义军后, 又召集了自己的下属。

    李子雄、张金称、孙宣雅……这些人虽然团结在自己麾下, 但是早就因为自己因为想要公平的“不公”而不满。

    王薄道:“我不会连累你们。我打下的地盘和留下的将士, 已经帮你们分割好。我本希望你们能各自安好, 但也知道你们若投身这乱世,恐怕难免会内乱。如果你们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最好选一支势力投靠。我也为你们寻好了退路,比跟随我更好的退路。”

    王薄看着几人板着的脸,笑道:“不过你们也别嫌弃曾经跟随我的这段经历。特别是你张金称,如果不是我一直拦着你为非作歹,滥杀无辜,你去哪支势力,他们都不会收你。正因为我在你们眼中的过分软弱,才能让你们顺利从贼匪变成官兵。虽然你们不爱听我说教,但这简单的道理,我在你们耳边唠叨了那么久,你们应该明白。”

    张金称没好气道:“你既然认为你这么重要,就别自寻死路。”

    李子雄道:“王公,现在皇帝麾下怨声载道,他可能会死在内乱中,你本就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