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160-180(第32/33页)

    薛宝钗嫁的付岩果然高兴,今日南安郡王家的三爷还专门赞了宝钗,买了好些花笺回家赏玩。

    付岩回到家,正好见宝钗在整理她先前写的诗词,拿起来一看,行文很有灵性,可以一读。

    他更爱自家这位奶奶了,真真是个宝贝疙瘩:“我怎么不知奶奶有这样的大才,奶奶当早对我说!”

    宝钗露出一个贤惠的笑容,谦虚道:“这有什么,先前在家中,我也是正经读过书的,闲来写几笔,上不得台面。”

    付岩拿着文稿,冲宝钗人模狗样的作揖拜了几拜:

    “奶奶过谦了!现下京城好几家都要给家中人出文册,咱们也出一本,叫人知道我家奶奶亦是文采飞扬。”

    宝钗笑得更甜了:“多谢大爷。”

    她才不是为着付家,只愿南安郡王家那几位爷,以后能更看重自己,反正家里这一个,指望不上。

    宝钗那边一切顺利,南安郡王家的二爷三爷还专门遣人送来一百两银子,要宝钗找最好的雕版师傅和印书局,印出来的第一本就送给他们看。

    宝钗至此更加得夫家看重,已是后话。

    只是当下黛玉虽有事情可忙,心里大抵还是不痛快的。

    霍云安见小姑自从出游回来,心思越发重,这回又见到黛玉自己一人坐在亭子边生闷气,也不管日头辣不辣。

    霍云安上前去,把黛玉拉过来,揽在怀中:“谁惹我们家姑娘生气了?”

    而今她添了哥儿,身上更有母性,愈发温柔。

    黛玉咬咬唇,咕哝道:“刚刚我出去,又听见议论义忠王府了,烦得很。”

    霍云安眉头一皱:“哪个嬷嬷小厮不规矩……”

    黛玉不说,那样的事也架不住旁人议论,况且那嬷嬷只起了头,马上就被另一个丫鬟训斥不许说,肯定是被母亲和嫂嫂敲打过不少遍。

    霍云安见黛玉苦闷,也跟着心疼,试探着问:“玉儿没想过吗?”

    黛玉摇头,眼圈都红了:“没想过,我还小。”

    霍云安心底叹息,若她像黛玉一样,才不会想着要嫁谁。

    当初她六亲无靠,才会小小年纪,就开始筹谋婚事。

    “是啊,若我有玉儿这样一个小闺女,我才舍不得嫁出去。”

    “当人媳妇不是那么容易的。”

    作者有话说:

    这是今天的更新。

    薛姑娘主打一个,能沾光就沾光,继续为自己立人设。

    黛玉却是认真在学。

    ……

    🔒180  ? 第 180 章

    霍云安与黛玉交心, 摸着黛玉黑黝黝的小辫子,把她头上的珠花扶正,语重心长道:

    “嫂嫂命好, 能嫁给你哥哥,家中上下都知书达理, 父亲和母亲都十分开明,还有玉儿作伴,但也是如今生了哥儿,心里才略踏实些。”

    霍云安也舍不得小姑出门,林家已是京城里一等一 的人家。

    黛玉秉性善良,心思细腻,那些个人家里多少腌臜事, 说着是女大当嫁,但霍云安瞧着就是把黛玉往火坑里推。

    反正在霍云安这个嫂嫂眼中,谁都配不得黛玉。

    说句忤逆不敬的话,就是天家后宅,霍云安都嫌脏。

    霍云安冲黛玉笑笑,拍拍她的后背:“莫要烦恼了,还有父亲母亲在。”

    黛玉站起来,伸伸手, 舒活一番,方才道:“懒得烦恼, 而今我忙着做集子,不知冷先生何时到京城, 我还想劳烦他老人家, 给我提个序, 沾一沾他的光。”

    冷先生似乎很不愿来京, 路上走得慢吞吞,东游西荡,现在还离着京城好几百里地。

    黛玉有条不紊编着自己的书册,文字增删,插图修改,每日从早忙到晚。

    就连在宫里当差的父亲和哥哥,都没她勤勉。

    忙自己的事,和应付着忙天家的事,当然不同。

    宫里面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宫里大封六宫,甄家那位贵人封了太妃。”

    听林如海带来的消息,贾敏想起来拿那位太妃却比她还年轻。

    “太上皇还在世,圣上为了面上好看,品阶之上倒是从不吝啬。”

    品阶不吝啬又如何,一入宫门,虚耗了几十年青春。

    前世这位太妃先归西,宁荣二府忙着奔丧的时候,在道观修行的贾敬吞丹而亡,再是贾珍国孝家孝期间吃喝嫖赌。

    想想就头疼。

    也要三四年后的事,贾珍那个家伙,近来还算安分,只愿贾敬现在不住庙炼丹,多活几年。

    太上皇党羽中,北静王、忠顺王走得很近,前世这两家其实不太对付,当下却面上瞧着还成。

    至于南安郡王依旧当着他的墙头草,不知要往那边倒。

    贾敏见林如海出神,轻轻唤了一声:“老爷在想什么?”

    林如海低头饮茶,掩饰过去:“没什么。”

    甄家京城没几个人,先前甄家的夫人带着姑娘还在回京城的路上,众人想恭贺一二,都找不到去处。

    今年虽有地方报灾,不见□□,朝廷赈灾钱款尚能支持,北面和亲略有成效,这半年来互不相扰。

    再赶着就是崔氏的寿辰,她今年本命生日,整好四十八岁,老太太给她做寿,就要热闹冲一冲。

    等到五十岁,还有一场大的。

    只是也越不过贾母,贾敏自个人先去,黛玉定制的雕版有一处要紧地方需要改,故而晚一些出发。

    贾敏一去,还没见老太太,就见今日过寿的崔氏在荣禧堂外的院门那和几个嬷嬷模样的人说话。

    见贾敏过来,那些嬷嬷取了对牌就先去办事。

    贾敏上前笑道:“说是嫂子过大寿,怎么寿星还不得闲?”

    崔氏满面红光,今日穿着一身织金红断面的比甲,真是本命年穿红辟邪。

    只是崔氏高兴的才不是生辰,见到贾敏忍不住就和她分享家中的好消息:

    “桂哥儿他娘肚里有了动静,而今日子浅,不劳动她,叫她好好养身子,那才是要紧事。”

    这才是最好的生辰礼,谢天谢地,她们大房又要添孩子了。

    贾敏连忙恭喜她:“嫂嫂还真是会心疼儿媳。”

    两人一起进到院里。

    崔氏打趣贾敏:“你不是也疼儿媳?瞧那模样,还像小姑娘似的,谁知道她当娘了!”

    她的迎春丫头,恐怕就难了。

    不是迎春丫头的问题,而是那位十一皇子不成,心里有计较的人,万万不敢在迎春跟前提这个。

    崔氏边走边说:“探丫头倒是懂事,渐渐能帮上许多忙,她愿意学,我也多教她一点,可惜不能和你讨了玉儿来帮忙。”

    提起闺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