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正文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正文完结(第2/23页)

早有人迎到后头。此时东安郡王妃并许多公侯夫人皆在堂上,晴雯见状慌忙要卸下镯子,过去伺候,曲尽儿媳的规矩,却被东安郡王妃止住道:“你这孩子大病初愈,何必如此。这边诸事皆是停当的,你只管安坐,少顷过去吃酒听戏也便是了。”

    晴雯听了,哪里敢坐,只得四处帮着张罗。东安郡王妃忙教人按住她,道:“今日怎可教你劳累?”

    晴雯心中微觉诧异,未曾多想,那边筵席已是诸事停当,请求入席。晴雯和几个年轻的内命妇坐在一处,虽与东安郡王妃并非一席,却听得东安郡王妃招呼道:“如今郡主已是大喜了,偏顺义侯夫人尚无音讯。这孩子一贯拘谨守礼,只怕放不开。你们且替我好好请她喝一回酒,教她放开心胸,好生乐上一天!”

    众少奶奶齐齐应声,一个个粉面桃腮,笑意盈盈的,那劝酒之词亦是一套接一套,令人应接不暇。

    这个说:“侯夫人,这一杯唤作儿孙酒。只要你满饮此杯,想来日后必定儿孙满堂,子息繁茂。”

    那个说:“顺义侯年纪尚轻,自是前途无量,这一杯唤作富贵酒,日后必然加官进爵、光耀门楣的。”

    晴雯本是个爽朗之极的性子,何况自恃海量善饮,见她们这般零敲碎打敬酒,想来那酒乃是南边上好的花雕,呈浅琥珀色,甜丝丝的,甚是醇厚,并不醉人,故而放开量喝了一回。

    酒宴既罢,有人奉上茶来。紧接着听见锣鼓声响,又有人请去戏台前安坐。晴雯便随着众人去了,当日是完完整整一出《长生殿》,说的是杨贵妃和唐明皇的往事,众内命妇看得如痴如醉,有流泪的,也有感慨的。

    晴雯却无多少感慨,她心思纯白,对这些文人墨客歌颂传唱的风流韵事本能厌恶。旁人都在那里伤感,惟有她心中暗自冷笑:“终究是一群好色之徒罢了。杨玉环弘农杨氏出身,先为寿王妃,倒也门当户对。便是她善音律,跳舞跳得好,明皇只管嘉奖也便是了,何必非要做出那扒灰的丑事,将她收入自家后宫?其后渔阳鼙鼓,马嵬遗恨,只怕是天理昭昭,因果循环罢了。又有甚么好称颂的?难道拆散了玉环和寿王郎才女貌的大好姻缘,还要山呼万岁,称颂一句谢主隆恩吗?难道其后马嵬惨死,长生殿空,还要感念一句承蒙错爱吗?其实不通得很。”

    她这里正胡乱想些心事,并不敢在面上表露出来,以免格格不入。正在这里,突然有颇面熟的小丫鬟到她身前,悄声说:“郡主请夫人过去呢。”

    晴雯心中便有几分不自在,暗想她早已打听得清楚,这日天齐观的小道士浮生又过来了。宁玉郡主如此不避人,若是出了甚么事,又该如何?若见了她,少不得要婉言劝诫一番。想到这里,忙举步同那小丫鬟出席。

    第302章 醉拒

    东安郡王府甚是宽敞, 花园更是极大,晴雯跟随着小丫鬟沿着河岸蜿蜒而行,不多时到了一处极清幽的轩馆, 那小丫鬟先躬身做礼退下了。

    晴雯无奈, 只得四处打量, 见这处轩馆虽是僻静, 却有打扫过的痕迹,里头的门窗桌床俱是一尘不染,堂中的大鼎里焚着百合香, 其味如蜜, 迎着门的墙壁上挂着一副飞燕掌上舞的图,只见图上美人婀娜妖娆, 出尘如仙。

    晴雯暗道:“侯爷上回说过, 有位溪石生先生欲收他当徒弟学画画,若果真潜心学上几年,不知道可否画出这样一副美人图呢?就算形似神不似, 亦是极难得的, 好歹是正经手艺,好过他整日里同石瑛、徐文轩等人混在一块儿,令我提心吊胆。”

    正想着些心事间,突然听见门口传来一女子的声音:“请婶子安。”

    晴雯一惊, 急回头看时, 遍寻不见宁玉的声音, 却是清平亲王正妃刘氏芳怡站在那里, 眼睛微红, 似乎要哭出来。

    晴雯只恐宁玉郡主私会浮生之事暴露出来,面上不免有慌乱之色, 勉强问道:“原来是清平王妃!先前我身子抱恙,未能亲眼目睹王妃大婚,实是不该!只是这声婶子,却教人好生意外,实是担不起。”

    刘氏芳怡一向温婉,晴雯自忖以小产之名不出席,顺理成章,以为芳怡必然顺水推舟说几句场面话,把此事揭了过去,却不想芳怡的眼睛更红了,道:“却也没甚么该不该的。如今并没有甚么外人,咱们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谁不知道顺义侯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真正的后人,是同当今太子殿下一辈的。我不唤婶子,又唤甚么?说起来,婶子既是身子抱恙,我还得好好谢你。若非如此,只怕连新婚之夜都不得安宁呢。”

    晴雯见这话里有话,心中发虚,忙问缘故,芳怡才将前情娓娓道来,口中称:“实不敢瞒婶子,先前王爷聘我为妃时,我心中自是欢喜的。京城中人谁不知道忠顺王世子大名?个个都说他文武双全,清明善断,实乃苍生之福,不世出的人才。谁知还是我太过贪心了。这样的人才,岂能被我霸占了去?我那庶妹明怡,极有心计,人又生得娇媚动人,不知道怎么的,便同世子爷勾搭了上。世子爷亲口许她侧妃之位,又为了她亲自入宫求恳,明怡得以同我一同出嫁。”

    晴雯这时候酒力有些漫上来了,迷迷糊糊中倒也不害怕,只听芳怡将清平亲王府的妻妾争斗之事娓娓道来。

    原来芳怡和明怡虽然都是靖国王府的孙女辈,两人同父所出,但却不是一个母亲,自幼竟是面和心不和的。这次明怡不知道从甚么地方打听到芳怡即将册立为世子妃,便也要从中分一杯羹,跻身侧妃之位。

    想来宁珏是个多情种子。既然能亲口许了明怡侧妃之位,其后宠妾灭妻,却也没甚么好叫人惊诧的。横竖他们皇家规矩,妃嫔之间的争斗司空见惯,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显然芳怡在这番明争暗斗里落了下风,不然的话,她也不至于正值新婚燕尔之际,却哭丧着一张脸,将这床帏秘事向晴雯尽数说出。

    晴雯想到这里,倒有几分心疼芳怡,迟疑半晌,道:“从前我在家时,只听贾家老太太教导说,一辈子长着呢,不好以一时胜败论英雄的。王妃如今是明媒正娶的王妃,有王妃金册,朝廷亲封,同侧妃自是不同。王妃只消略等一等,想来王爷自会惜取眼前人。”

    芳怡却半点没有清平王正妃的架子,眼眶噙泪道:“你哪里知道我的委屈!王爷原本赞我德行出众,心灵手巧,但明怡偏在那里说,那日王爷看上的牡丹花不是我绣的。偏生王爷信了,怨我有意糊弄他,从此便开始冷落我了。”

    晴雯听了这话,心中对芳怡好生抱歉,口中道:“竟有这等事?女红虽是女子技艺之一,却不过是小道,若拿女红来分高下,想来世间最出众者,不过是那些绣娘和织布匠人了。但她们除却女红活之外,又懂甚么?可见荒谬。”

    芳怡定定看了晴雯一眼:“我前几日已是逼问过母亲,知道那副牡丹图便是出自婶子之手。”

    晴雯道:“太子妃娘娘确实问我要过一副牡丹图。旁的事情便不好说了,亦不是我能做主的。”

    芳怡道:“犹记得那日大婚,侯夫人原本是引着我进门的内命妇之一,忽然换人了。我当时自然不知道缘故,新婚之夜王爷提起此事时,颇见喜悦,我只当王爷不待见你。结果又过了几日,他才知道你告假的原因,不由得勃然大怒,当天喝了些酒,在那里又是摔杯子又是骂人,说你不长眼睛,竟然辜负了他,又说你该为他守身,冰清玉洁才是,不该教顺义侯近了你身子,玷污了你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