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64-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64-80(第25/33页)

种,尽数抹去,只要吴贵一心一意待她,她自该改邪归正,一心一意为吴贵打算。听说屋契是收在小姑子手中的,这如何成体统,少不得好言好语哄了,劝她奉给姑舅表哥,才是一家人过日子的道理。小姑子既然是个有前程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想来将来或可攀附,劝她提携拉扯娘家,自然其乐融融,全家和睦。

    正在想些心事,筹谋将来时,却见吴贵醉醺醺过来了。挑开红盖头,烛火朦胧之下,只见这位新郎官眉目颇俊俏,更是意外之喜了。

    “娘子……”吴贵羞怯之下,更加结结巴巴,他忽然郑重其事从怀里取出一个小银锞子来,放在新房枕边。

    灯姑娘一眼看见那个小银锞子,脸上血色褪尽,一时间眼冒金星,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吴贵恍然未觉,他带着醉意,笑嘻嘻朝着灯姑娘扑过来,酒气夹杂着热气熏了灯姑娘一头一脸。

    “好。”灯姑娘咬咬牙,含泪说道。她把那个小银锞子收在枕头下,反手解开了衣裳。满室映红,喜气洋洋,却化不开她目光里的寒意。

    正房外灯笼高挂,把院子照得像白昼一般。院子里齐刷刷铺开了十桌席面,大多请的是周围的左邻右舍。如今天色已晚,左邻右舍皆去,独余一席,却是来顺和赁这处宅子的租户在推杯换盏。

    因院子空阔,晴雯便依了鸳鸯的建议,将倒座房、东西厢房尽数租出,都托来顺寻了那极稳妥可靠的的租客。

    如今倒座房里住着一家江湖郎中,原是镖局里的镖师,姓张,有些身手,后来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就娶了一房家眷安顿下来,只在京城里做些贩卖金创药、跌打膏药之类的生意。

    东厢房便租给了平哥儿和梅姨。

    西厢房的客人最生了得,据说是从外地进京的大夫,却有几分真材实料在,刚刚使关系进了御医院,姓胡。先前梅姨生病,平哥儿就是在街上乱转,歪打正着之下寻了这位胡大夫给看好的。胡大夫初来京城,未免人生地不熟,经平哥儿引荐,才来了此处,一看见院子里种的玫瑰花和金银藤,就喜欢上了。原本以他御医的身份,去甚么地方赁房子赁不到,如今竟然肯纡尊降贵,择定了此处落脚。

    来顺见这几户人家要么是颇有身份、要么是知根知底之人,况且租了倒座房的那位租客身手不凡,若是有地痞流氓前来寻衅滋事,自是不怕的,这才请了中人,与他们签下租契,也算是苦心孤诣了。

    “诸位,我这位吴贵哥哥和我亲大哥也没甚么分别。他性子软绵,为人和善,妹妹却是荣国府里颇有体面的大丫鬟,便是他新娶那娘子,也是荣国府里出来的。还请诸位多多费心,与我护持一二,莫使外头人随意欺辱了去。逢年过节,少不得请了诸位吃酒的。”来顺举杯道,众人齐声应诺。

    晴雯和茜雪相伴,这夜就宿在后罩房。只见新房之中烛影摇曳,前院觥筹交错之声隐约传来,只能暗暗望月祝祷:惟愿吴贵夫妻和睦,家宅平顺。

    次日,晴雯自和茜雪回贾府。几日后,贾宝玉亦从城外送殡秦氏归来。晴雯忽而想起秦氏所说“永保无虞”之策,忙催问贾宝玉。宝玉正为秦氏之死闷闷不乐,何况听说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撒手人寰的消息,更为林黛玉担忧,哪里会把甚么“永保无虞”之事放在心上?

    幸好晴雯是他跟前得意人,这般反复催问几次,竟然未曾惹他厌恶,只是搪塞着回道:“依我说,此事竟是罢了。如今珍大哥是一族之长,还有敬伯父在庙里清修,他们和父亲、赦伯父皆是见识高妙之辈,祖宗基业之事,自有他们掌舵,又岂是我区区一小童可说服的?”

    其实贾宝玉之说,细论起来也有道理。

    贾家固然枝繁叶茂,但如今已分成二十房,金陵十二房,京中八房,宗族人多,难免心思浮动,各自肚肠。想聚集起来,要他们都有长远格局,为着永保无虞的祖宗基业目标一致,自是千难万难的。

    更何况,二十房之中,穷困潦倒如贾代儒等人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尚指望族中扶持,哪里有余力按房轮流掌管祭祀供给之事?一个个都恨不得扒拉出些钱自行挥霍的,又怎能从牙缝里挤出银子来,置办成田庄房舍,奉于宗族?

    便是宁府、荣府两房行有余力,愿意领受祭祀供给并置办田庄房舍之责的,其他房也会碍于情面过不去,加以阻扰。况且宁府荣府之间,也有明争暗斗,并非一团和气。那贾珍虽然是一族之长,手握权柄,但他本人对文举之事,不如荣国府热衷,他愿意肆意奢华,使大把银子扔在秦氏的丧事上,在宗族祭祀之事上,也只不过是按祖宗成例办罢了,未必愿意别出心裁,想宁荣二公之未想。

    然而,贾家上下,人人皆如贾宝玉之所想,人人皆贪图安乐,不愿为人之先,勇挑重担,为振兴宗族而筹谋。故而贾家虽繁盛一时,气象轩骏,却也一复一日,凋落起来。只这群锦衣玉食的王孙公子耽于玩乐,未曾察觉罢了。

    晴雯见贾宝玉这般说,也只得罢了。她又未曾历练过,并无高人一等的眼界见识,怎知秦氏之策高明之至,竟是贾宝玉这等公子哥儿们拍马也赶不上的?她总想着,女子受困闺阁之中,纵然有几分见识,又怎能比得上从小饱读诗书的老爷公子们高瞻远瞩呢?

    故而渐渐不再提及此事,只催着贾宝玉好生读书。

    袭人在旁看晴雯这般,心中颇不忿,倒是有意同晴雯别苗头一般,只哄着贾宝玉玩耍。贾宝玉能偷懒则偷懒,岂有不顺水推舟的道理。气得晴雯柳眉倒竖,却也无计可施。乍一看去倒似贾宝玉更听那袭人的话似的。

    除此之外,自袭人磕头效忠以来,颇受王夫人器重,王夫人总几次三番,托词袭人服侍贾宝玉勤谨,赏下饭菜金银诸物。故而渐渐又有风声传出,都说王夫人要抬举袭人。贾府那起子人最善趋炎附势,听风就是雨的,王夫人这般抬举,他们自然跟在后头拍马屁。再加上袭人变着法子、使尽了浑身解数讨好贾宝玉,竟看着有些卷土重来的势头。

    至此绛芸轩丫鬟中两系势力已成。一派是袭人、麝月、碧痕等人,借了王夫人的势力,咄咄逼人。另一派是茜雪、晴雯为首,背靠的是贾母这座大山,步步为营。双方为些小事明争暗斗,处处心机,倒也势均力敌。

    忽有一日,是贾政生辰,消息传来,都说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也就是那早就送入深宫的大小姐元春,突然得了皇上器重,封为凤藻宫尚书兼贤德妃。于是阖家人都喜气洋洋,以皇亲国戚自居。一时之间,客似云来,高朋满座,依稀看着竟又回到了宁荣二公在世之时的鼎盛模样。

    后宅之中亦因此而暗流涌动。王夫人固然自矜身份,不会特意到处说,但谁不知道她是贵妃娘娘的亲娘,正是家族荣耀之由来,言语里难免多敬她三分。王夫人院子里的丫鬟也都喜气洋洋,说话行事更和往日不同。就连袭人等人,也如一同升天了的鸡犬一般,在绛芸轩中声气比往日更见高盛。

    这日贾宝玉早早从外头回来,晴雯忙接了他的衣饰冠履,又打发着他换了家常衣裳。这次穿的家常衣裳正是晴雯的针线,刚刚做好,甫一上身,就得众人叫好,都说这衣裳颜色搭配得好,更衬得贾宝玉唇红齿白。

    众人正叫好间,袭人忽然笑着道:“不想晴雯隔三差五告了假回家,这手上的针线功夫却丝毫没落下。我只当你为了表哥嫂吵架之事着恼,不想你静悄悄的,虽是回去了一趟,却趁大家一时没看见,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