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30-40(第20/25页)

    而曹娴,就像所有大宋名门世家之女一样,从小时候就按部就班的管理身材容貌性情,大一点了,开始学习礼仪管家,读书女红,后来到了嫁人的年纪,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和自己门当户对的丈夫,一起生儿育女,再按着自己小时候被教育的那样,继续教育自己膝下的一双儿女。

    他的夫家和曹家一样,在大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丈夫膝下虽然没有庶子,但是身边的妾室却有三个,还有好几个通房丫头,甚至里面包括自己带的两个陪嫁丫头,亦或者,还有别的自己不知道的。

    之前曹娴不觉得如何,世人起小不都是这样,一路按部就班过来的吗?

    比如自己的老祖母曹家老太君,如今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多么幸福。可她年轻的时候,祖父也有好多小妾和通房,但最后还不是和祖母一起过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就算将来百年,俩人也还是要一起合葬的,这就是世人眼里的相敬如宾。

    在曹娴人生过去的二十一年里,都在被教导着要贤惠要大度。

    曹娴也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该是这样子的按部就班,年轻的时候,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儿媳,好主母,好母亲。

    等到老了,儿女都大了,再成为一个像老太君那样的大家祖母。

    她从来不曾想过,世上竟还会有这样的两情相悦。

    更不曾想过,会有一个男人,这样坚定的选择一个女人。

    心里眼里只有她。

    这简直就是梦里才会的事情一般,太不真实了。

    但是。

    当她今日在娘家,在姐妹们的介绍下,读了《霸道王爷心悦我》这本书。

    看到陆逸尘和白绾绾的感情之后。

    再对比自己这在别人眼里羡慕的人生,曹娴就莫名的感觉心头一滞。

    她也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就觉得很触动,又似乎有一丝遗憾。

    有些话儿她不好跟旁人说。

    但私下里,却还是忍不住跟自己的奶娘感慨道:

    “和那书里的白绾绾姑娘相比,我也算是锦衣玉食了。但可叹我这一辈子,竟从来没有被人这样坚定的选择过。”

    第39章

    “天气晴明”

    伴随着更夫的梆子声儿起来。

    杨蔓娘照例洗漱梳头换好衣裳, 吃了朝食去矾楼上工。

    今儿个是腊月初一,是矾楼每月发薪的日子,点了卯, 杨蔓娘和吕小娘一道去中楼那边儿的账房处, 领了自己这月的五百文工钱。

    再有整整一个月, 便是除夕了。

    临近年关, 白天矾楼里的客人不多。所以,大家手头也都开始懒散起来了。

    回到西楼,路过茶水房, 正碰上一群二楼帮闲的妇人,正在里面聊着八卦。

    见她俩来了,众人都纷纷打招呼。

    “哎呀, 是蔓娘来了啊!是去领工钱了吧?”

    “是啊, 嫂子。”

    说话的是肥娘子,杨蔓娘笑着应对道。

    “呵呵, 蔓娘,你如今去了三楼,我怎么觉着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正在喝茶的刘西施, 盯着上下打量了杨蔓娘一番。

    半晌, 笑吟吟的道:

    “你们发现了没有,蔓娘这丫头最近变漂亮了!”

    “哎,你还别说还真是,蔓娘这是长开了啊!莫不是来了葵水了, 这小娘子一来了葵水, 模样儿就大不一样了!”

    “可不么,我家那”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打开了话匣子。

    慢慢的, 话题也越来越偏。

    从女人来葵水讨论到将来嫁人,再从嫁人讨论到生儿育女。

    叽叽喳喳的,杨蔓娘这个当事人都一时插不上话儿。

    索性跟蓝娘子要了一点茉莉茶粉,坐在一旁的绣墩儿上一边喝热茶,一边听众人八卦。

    其实,刘西施刚才说的也没错,她最近确实变好看了,不过却不是因为来了葵水。

    人都是自己生存环境的产物,一个人生活水平如何,都可以从脸色上看出来。

    这段日子,家里的生活条件变好了。

    吃饱穿暖了,营养充足,脸上还有面脂可以涂,所以,她也脸色红润了,瞧着自然是要比以前好看些的。

    其实,不光她一个人变好看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的两个小的也长高长肉,便好看了。

    “哎哎哎,这都是干什么呢!一群人躲在茶水间里,手头的活儿都干完了啊?虽然是年下,也不能这么散漫啊!”

    西楼副管事常清年不知何时来到了茶水间,背着手站在门口,皱着眉毛不高兴的道。

    嘴边的两撇山羊胡也一翘一翘的,说出了那句总是挂在嘴边儿的口头禅:

    “哼,等扣工钱的时候,一个个的可别来找我,勿谓言之不预!”

    众人闻言,顿时作鸟兽散。

    杨蔓娘也随着大流,走出茶水间。

    一路上了三楼,跟两位守门的皇城司士兵打了招呼,便进了望舒阁开始每日例行的除尘。

    说实在的,自从写小说的收入,开始慢慢趋于稳定以后,杨蔓娘就开始考虑要不要继续在矾楼做工了。

    毕竟,如今她写小说的收入,可比在矾楼做侍女的收入高多了。

    只是,又一想如今搬了新家,离矾楼很近,没有了通勤长的烦恼。再加上这段时间,调到三楼的工作实在是太轻松,还提了一倍的工钱。

    每日说是除尘,实际上,所有雅间,都是被专门负责洒扫之人统一打扫过一遍的。到她这里就是个查漏补缺罢了,非常轻省。

    可以说比之前在二楼做灯烛侍女轻松了好几倍,是典型的钱多事少离家近。

    所以,杨蔓娘便有些犹豫,一直没有下决心辞工。

    望舒阁里很安静,显然,那位指挥使傅劲光并不在。

    杨蔓娘照例用蘸了芙蓉清露的水,将卧室,客厅和茶室都擦了一遍。

    便开始打扫书房。

    因为每天都在打扫,窗边书架上的兵书都非常干净。

    杨蔓娘一边擦灰,一边重新将其摆放回原位。

    倏忽间。

    一张素筏从《孙子兵法》中飘出,掉落在地上。

    虽然,杨蔓娘无意窥探别人的隐私。

    但素筏上的字,还是自动的印入了她的眼帘。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杨蔓娘写小说这么久,对于毛笔字的好坏,还是能分辨的。素筏上的字迹行云流水,气息平和。每个笔画都沉稳有力,透露出毋庸置疑的权威的同时,又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果然是字如其人。

    通过杨蔓娘这段日子的观察,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