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吕雉心尖崽: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成吕雉心尖崽》 180-190(第7/16页)

下,也将成为板上钉钉的圣天子!

    如今离春耕还早,万般希望都放在心底,但不管如何,提炼元素早已成为化学家的日常。

    管理他们的郅都是个不亚于张不疑的冷酷之人,化学家深深地觉得从前高兴早了。

    他们像头驴似的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击鼓鸣冤无人理。就在这时,从天而降一对师徒,用能卷死所有人的高效率,堪堪把他们解救了出来!

    听说是犯了事儿来改造的,满腹怨气的化学家露出阴险的笑容……

    吕雉大致明白了前因后果,原来那师徒还有这样的作用。

    “这岂不是比炼丹好了太多。”太后欣慰道,“就像你说的,世上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端看我们能不能用了。”

    刘越深以为然:“徐充拥有一颗聪明脑袋,千万不能累到他。”

    可持续才是硬道理!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一声禀报:“陛下,太后,燕国来人……”

    刘越把手搁在腿上,莫名正襟危坐起来。

    他郑重地问:“这回有多少胡椒?”

    ……

    五年前,汉朝发生了一件怪事,西域特产胡椒长了腿,自动扑进了燕国的怀抱。

    输送胡椒的商队人均高鼻深目,一口不太熟练的汉话,但交流不成问题。他们堵在城外说要献宝,受到士卒的驱赶也不肯离去,最后郡守下令放了他们进来,商队开口就是:“我们要见大汉燕王。”

    三大袋的胡椒,就这么献了上去,商队打死也不肯说它的来源,收到免费快递的燕王刘建一脸懵逼。

    多年的夙愿就这样一朝达成,燕王非但没觉得高兴,反而有些慌。

    和刘建一样,燕国上上下下都摸不着头脑,这事简直太奇怪了!

    天降横财也不是这个降法,可提防来提防去,他们发现这是个纯大饼,而不是陷阱。

    燕国官员沉默了,抬头看看天色,今天好像没有下红雨。

    丞相栾布试探着问商队,他们想要什么报酬。

    商队急急道:“我们什么都不要,只想把胡椒献给大汉天子!”

    就差指责你们怎么那么磨叽,耽误我回去的路了。

    燕国相:“……”

    他不是没有察觉商队像被威胁了,可哪家的威胁,是从塞外反向给他们的陛下送钱啊?

    难不成还是匈奴?

    想到这里,栾布自己都笑了。

    随即深吸一口气,这胡椒足有三大袋,能比肩多少黄金!!

    燕国上下商议过后,去给天子一封信,继而全副武装,快马加鞭,将胡椒护送至长安。

    刘越心里的疑问,和燕王一样深,但既然不能寻根究底,那就只好收下了,谁叫占便宜的是自己。

    他把八哥刘建夸奖了一通,拨下两倍的挖参经费给燕国,随即苦思冥想,胡椒是如何长腿的。

    难道匈奴左贤王是汉朝内应?

    可作为后来的老上单于,左贤王是不亚于冒顿的敌人。

    难不成是将军们越发忌惮的大萨满?

    可大萨满神神叨叨,与大单于情同兄弟,且获拥许多大贵族拥趸。近年匈奴情势不太好,给了他们趁虚而入的机会,这与大萨满分不开关系,据梅花司分析,此人野心甚大,甚至拥有自立的意图。

    如果这人是探子,那他爹九泉之下都能笑活。

    想了半年没想明白,商队又来了。

    刘越:“……”

    直至今天,商队已经来了八回,次次都是几大袋的胡椒,不要钱似的送。

    最后刘越都麻木了,化身财大气粗的金主,不断地给燕国拨钱。看得代国心里不平衡了,燕国是穷,但最近不也好很多了吗??

    刘越转身又给代国拨了钱,代王刘恒不说话了,心想陛下果然待我最好。

    几个哥哥的小九九,刘越不知道,他正等待着外头的回复。

    不一会儿,回复来了:“燕使说,这回不是胡椒,是种子……”

    那人咽了咽口水:“满满两大袋的种子,什么蒜,葡萄,苜蓿,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

    啪嗒一声,刘越手里的点心掉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皇帝陛下冷静地站起身,冷静地告诉自己。

    这是左贤王内应都办不到的事,事情开始往难以预测的方向发展了。

    或许他爹真的能活呢?

    第185章

    见刘越急匆匆走了, 吕雉道:“这孩子,风风火火的。才休息了多久?”

    “陛下瞧着很是高兴。”窦漪房扶着她起来,即便她听都没听说过种子的名字, 也知道那些定然是好东西, “臣恭贺陛下, 恭贺太后!”

    “行了, 行了。”吕雉欣喜道, “西域的种子难寻, 如今总算来了消息。”

    她知道这几年胡椒的来源很是蹊跷, 如今竟换成了更要紧的作物,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回想方才儿子明悟的神色, 吕雉神采奕奕, 低声吩咐了窦漪房几句, 转身去花园赏景了。

    管他牛鬼蛇神,皇帝心中必然有了成算。

    ……

    刘越一回未央宫, 立马召见燕使,随即宣召农家的当家人董安国, 还有恰恰从郑县回到长安的陈买。

    见到两袋陌生的种子, 师徒俩大喜过望, 仿佛看着痴恋多年的爱人。

    陈买罕见地不冷静了:“蒜, 苜蓿?”

    陛下曾经提过, 苜蓿是天底下最厉害的牧草,不仅适应性强,营养也远比其余草料来的丰富, 他深吸一口气,呼吸粗重起来。

    还有蒜,化学家们惦记很多年了, 便是不用来制药,也可以和胡椒一样,当做香料丰富食物的味道,简直浑身是宝!

    见师徒俩呆呆地站着,仿佛做梦一般,刘越朝他们招招手,忍住上翘的嘴角。

    “燕使还提及了葡萄。”他挽起袖子,亲自用手小心地翻,“蚕豆,豌豆……”

    剩下的他也不认得,只能等开盲盒了,皇帝陛下把种子各留了一些,其余交给面前的臣子:“一切拜托董公了。”

    “……”董安国如梦初醒,“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经过天子的耳濡目染,他们自然知道西域的作物有多宝贵,何况面前的种子粒大饱满,一看就是能发芽的良种。二人不是不好奇种子的来历,但这定是属于机密,跟随陛下英明的脚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它结果就够了。

    为今之计,是要让种子克服“水土不服”,这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董安国哪还有心思顾忌其他,恨不能飞到田里,刘越也没再留他们,只问:“资金还够不够?”

    “够的,够的。”陈买替他师父回答,“陛下给的已经够多了。”

    人们对老实人的怜爱不是没有道理,自从为官以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