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鸾: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娇鸾》 90-100(第10/18页)

在外人眼中,怕要往不好的地方想去。

    太子下落不明,军心必定大乱,他须得尽快回去。

    姜曜勉强动了一下身子,肩侧传来的疼痛,让他轻轻闭上了双目,喉结滚动一下。

    他再次松懈下肩颈,背往后靠了靠,将姜吟玉送给他的那枚香囊拿出来。

    他指尖沾血,垂眸望着里面的护身符,指尖轻轻摩挲。

    也不知她在哪里,到了东边的上郡没有。

    他确实想她了,希望回去之后,就能听到她的消息。

    姜曜的指尖微动,无意间划开那护身符的一角,里面的纸张露了一角出来。他并未在意,只当上面写得是他的生辰八字。

    他修长的指尖勾出纸,看完了她在正面写下了他的生辰,唇角浮起一丝浅淡笑意,又将纸反过来,看到上面的另一句话。

    他神色微定,从平静如水渐渐变得不可思议又归于平淡。

    上面是她亲笔所写:

    吾兄生于四月,生性畏寒。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阿吟。

    姜曜心上经络被牵引了一下,目中平静的眸光如池水被打破,一滴清泪轻轻落下。

    他低下头,深吸了一口气,将那张护身符收好。

    再抬首,万古的长夜在头顶。

    人行于天地之间,方觉一身之渺小。

    天地悠悠,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

    而他爱她,亘古不变,无论是从芥子须臾,还是到万载千秋。

    作者有话要说:

    妹妹写给太子的诗:

    翦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

    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剪彩》

    第96章 情意

    姜曜抚摸着那枚护身符,直到手上鲜血将它全部染红。

    他动了一下冷得僵硬的身子,将它放回盔甲贴着心口的地方,手按上去,那里是鲜活跳动的心房,好像她就在那里。

    他脑海中浮现与她漫步走在花海中的景象。

    那日她将香囊送给他,春辉中罗裙飞扬,笑容明媚,却只口不提她在护身符里写下什么话。

    就连她望他岁岁平安,也不敢宣之于口。

    她畏惧世俗,不敢迈出一步,可他和她之间没有必要这样复杂。

    他曾经对她说过,无论她想要什么,他都会帮她得到。现在,她若是想要他,那他会帮她得到。

    姜曜艰难地起身,走向自己的战马。

    逗留在沙漠外的北戎人已经离开,在清晨时分,他带着仅剩的十余人,踏上了回乡的路。

    **

    天际有一轮红日,周围喷薄着淡淡的光晕。

    几日的疾驰后,姜曜回到了故土。

    “殿下回营——”

    太子回营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如涟漪一般,很快传遍军中,士兵纷纷出来迎接,声泪俱下。

    姜曜知道他们的心情,说了几句安慰的话,翻身下马,被众人簇拥着。

    前方让开一条路,镇国大将军走了过来。

    大将军面容憔悴,手搭上姜曜的肩膀,仿若有千言要与他说,却话语艰涩,到最后只道了一句道:“回来就好。”

    姜曜说自己无事,然而他盔甲上沾满了鲜血,众人见了怎能不胆战心惊,赶紧让太子入营休息。

    将士道:“殿下为了大昭殚精竭虑,若非殿下在此前的战役中,以身作饵,吸引北戎兵力,后来的战事,大昭也不可能打得这样顺利,北戎也不会要求停战。”

    姜曜在帐子前停下,问道:“北戎要求停战?”

    士兵回了一句“是”,向他讲述如今的局势。

    当时太子失踪,北戎人对外称他们已将太子生擒,军中犹如油锅炸开。

    镇国大将军带兵上战场与敌寇厮杀,士兵悲痛不已,浴血奋战。那一仗打得北戎人丢盔弃甲而逃。

    将士道:“北戎近来屡战屡败,昨日派了使者来,想要与大昭求和。”

    姜曜道:“北戎要议和,实为缓兵之计,为了拖延战事而已,让北戎使者回去,说大昭必定拿下此战。”

    姜曜说完,挑开帘子准备入帐,这时一旁一道声音传来:“殿下!”

    姜曜转过头去,那人道:“有公主的消息了。”

    姜曜愣了下,道:“她到东边了?”

    禀告的侍卫微微喘息,额头上流下来冷汗,一言不发颤抖地看向他。

    姜曜察觉不对,将帐帘放下,郑重询问:“公主在哪里?”

    四周陷入沉默。

    姜曜心中预感更加不妙,又问了一遍,那人才抖着唇瓣道:“北戎人扰边,公主与护送士兵走散,至今还没有下落。”

    此事惊悚至极,众人早就知晓,不敢想象太子听后会是如何反应。

    镇国大将军道:“我已经差人去寻公主下落,殿下可安心。”

    姜曜声音陡然冰冷:“找到了吗?”

    大将军话堵在喉咙里,摇了摇头,吐出一口气:“尚未。”

    姜曜面容微绷,点头表示知晓,大步走入帐子中。镇国大将军紧随其后,看姜曜入军帐之后翻箱倒柜寻找什么,上去帮忙。

    姜曜将河西的地图“哗啦”一声展开铺平在桌案上,纤长的五指压着泛黄的纸张,仿佛在找寻她可能去的地方。

    大将军忧劝道:“我知你担心公主,但你连日来奔波,劳心劳力,此时再强撑着,何异于在伤害自己,快去歇息。”

    他这个侄儿素来八面玲珑、行事稳重,却在这一刻他身上流露出了一丝慌乱,让大将军以为看花了眼。

    姜曜道:“大昭与北戎之仗,速战速绝。”

    帐子内光线昏暗,隔绝了一切嘈杂声,他的面容掩映在黑暗中,显得有些模糊。

    他这样的状态让镇国大将军担忧,才欲张口安慰,姜曜收起了地图,轻声道:“舅舅出去吧。”

    镇国大将军无奈离开,帐中只余姜曜一人独立在暗处。

    **

    边陲的战火纷飞,六月的暑热,犹如火炉炙烤着大地。

    月初罕见地下了一场雨,滴滴答答的雨洒遍关内外土地。

    姜吟玉卧在窑洞内,仍未从疫病中好转,分不清身在何方,听着潺潺的雨声,做了一场大梦。

    梦里一切断断续续,她梦到他在关外浴血奋战,被敌兵所困,跌下山崖,她随之痛彻心扉。

    又梦到她染病殁于河西,他来时她尸骨才寒。在那个梦里,战乱平息后,他将她的棺柩带回来长安,并未安葬下土,就将她放置在东宫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