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0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00-220(第21/35页)

   说笑的,龙江作为天然屏障区,足够走船的宽度还不至于看不到。

    越过看似风平浪静的水面,对岸也是棚户区,来自齐国的蚕食在黎国土地上打下了烙印,薛瑜看到河边开垦出的熟悉的苜蓿田,没被收割干净的小紫花在风中招展,已然是要长期存在下去的架势。

    河边种苜蓿,根据鸣水农学交流会上的经验,完全是浪费地形、暴殄天物了。但对面是黎国土地,能为牲畜补足口粮的苜蓿,能够频繁收割,被破坏、偷盗了也不至于太心疼,总体来说,比垦荒种麦好些。

    看得出来,薛猛在东荆城做过的努力不少。

    真站在边境堡垒前方,其实对国境线的感觉并不强烈,任谁也很难去想,地图上凌厉明确的一条线痕,在现实世界里会住满远来的流民,或是被哨卡卡住暂时不许入城的行商。入眼全是热闹的人间烟火,不到两边陈兵压境的时候,锋芒都显得温吞。

    薛瑜往苜蓿田后方看去。

    远处有略微起伏的山脉,更多的是遮住视线的平原森林,龙江蜿蜒向前,看不出曾吞没耕田土地的模样。

    薛瑜:“除了下面的人,应当还有流民吧?”

    “这部分是最晚到的一批,按殿下之前的考虑,让他们先在外面垦垦荒,适应一下,就能送去给殿下用。”

    薛猛的话让薛瑜一怔,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多了个爱用流民干活的癖好,但考虑到有两批人已经先被丢了过来,大约是被他们抓了壮丁,也没多解释。

    “将军为东荆呕心沥血,晚辈佩服不已。”薛瑜说了句场面话,薛猛一乐,要拍薛瑜肩膀,手落到一半停了下来,客客气气引薛瑜去将军府吃饭接风洗尘。

    没被允许上城墙的官员们,在城墙下等了好一会了,要不是有江乐山闲谈说话,心里打的鼓声都能震聋薛瑜的耳朵。

    襄王不必与他们太客气,但王府长史表露出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襄王的态度,平易近人和如沐春风两个词被迅速安在了江乐山身上,再想想之前打听到的江乐山升迁过程,羡慕又嫉妒,酸溜溜地再加上一句年少有为,运气好限定版本。

    薛瑜不是习惯场面活动的性格,薛猛就更不是了,接风洗尘也就认了认人,由地方官员各自介绍了一下自己下辖的县内情况,一起吃了顿便饭。

    薛瑜填饱了肚子,认清了脸,面对她对谁都是一副难以捉摸的微笑点头的表情,对哪一处的态度都不明显的状态,想揣摩上级心思的官员心中只想叫苦。

    东荆作为薛瑜的封地,任免官员可不需要中央同意,除了戍边的将领要动得写奏折回京弹劾,文臣上面,罢免谁都只需要做个记录,每年送去吏部登记一下完事。

    在这里,她就是王。新王就任,下面的官员自然要担心一下自己被当做杀鸡儆猴的鸡。

    好在,一顿饭结束,薛瑜发了话允许各自回地方,没有留下任何人。担忧着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拿谁开刀收拾立威的场面没有出现,不停回想着自己辖区内有没有碰到探子的官员们停了下来,紧绷的气氛这才缓和了许多。

    薛瑜要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大概只会无语一瞬。除了最开始出来开铺子,实在没办法,只能化名外,她到哪里去都没有干过白龙鱼服、微服私访的事好吗?

    薛猛将薛瑜送出门外,准备往王府而去。薛瑜轻轻打了个饭嗝,对荆楚之地的丰盛鱼肉尚有些不适应,偏头嘱咐,“陈关,你派人去各地送一下通知,乐山应该了解得差不多了,协助一下他。我们都到了,就该让下面忙起来了。”

    来到划归自己手下的地盘上,薛瑜可不会满足于朝中中央官员温吞的绩效考核状态。

    一郡之地变成封地,对于地方官员体系来说很难处理,原本来东荆城时还会与东荆的郡太守磨合交接一下工作,只是由于钟家出了事,本地太守被抓出来私下大开方便之门,直接免官拎回京中,后续也没派新的太守来,刚好便宜了薛瑜。

    写作王府长史,读作东荆太守,江乐山与官员们的交流可不是无的放矢,有些事光看之前传来的奏折与文书是会影响判断的,在内政好手面前,谁有真材实料,谁是借着门客胥吏混日子的草包,谁不太适应现有工作,一目了然。

    怀抱着庆幸离开的县官们尚不知道,一路派送去他们县衙的工作考核问卷,在他们还在路上时,就静静等着他们了。有的是送给县衙内真正做事的人填写,有的则是鼓励填写双份,等他们到家拿到问卷,有之前被放过一马的经验在,下意识就认为这是让他们吹嘘、谋求资历政绩的一条通天坦途。

    离得近的县令逃离明明看着和气稚嫩、却给了他们极大压力的襄王,早早回到县衙,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讨好襄王的路子,开始奋笔疾书,全然不知自己夸得有多好,就给自己挖了多大的考核深坑。

    薛猛引路陪着薛瑜一行走到王府所在山下,王府离东荆城不远,向西两里路就到。但比起明显是外侧建设和城内维修全部停工,专程清道来迎接她,免得场面太过难看的东荆城,这里的画面十分割裂。

    向上看是山中宫殿庄园,美轮美奂,日头偏西,在最高处的楼阁上还折射出了一线金色光芒,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很享受、很贵。但围绕着山顶上掩映在森林中的亭台楼阁,自山腰往下,误入建筑工地现场一般,处处都是挖土动工的场面。

    仿佛经费不足,只够让上半部分好看似的。薛瑜脑中给还在建设的下半部分打上了绿网布,看了半天,没忍住笑了出来。

    她喜欢这里。

    213.  新城(三更)   建设不会停下,而是不断……

    “按照殿下的要求, 水泥工坊暂时也建在附近。工匠与收拢的流民都在这边建房,烧山垦荒的部分人则在另一边,向南的山涧里还有泉水, 可供殿下使用。时间紧凑了些, 看上去有些不好看,但您放心, 不出一个月,都能变得妥妥帖帖的。”

    见她笑出来, 薛猛放慢了马速,往旁边看去,身边的副将连忙上前补救似的介绍。副将脸上露出些赧然的红,对让襄王看到一个还在建设中的住处有些担忧,怕被人嫌弃或是觉得他们东荆对襄王不够重视, 说话里也带上了些小心翼翼的味道。

    薛瑜知道他担忧,摇了摇头, “不, 一个月太短了。”

    “啊?”

    薛瑜抬起马鞭, 指着前方尚是一片工地的小山,“现在这里是山,是几座房子,是还在开垦的农田,是刚刚开始使用的工坊, 但围着这座山向外扩建的房屋会越来越多, 这里的建设不会停下,而是不断蔓延。”

    蔓延向外,从一个连集市都不如的工地,变成村、县、乃至于与东荆一武一文的城池。

    以工代赈等类似的法子, 用在救灾上,是安抚民心的重要举措,用在建设上,也是快速拉动经济的制胜法宝。只是实际操作上,往往会卡在如何拿出第一笔钱上面。

    对于在京中赚足了小金库,皇帝有了钟家家财填补国库,对她薅羊毛换来的金钱也不太看重的薛瑜来说,却是此刻最适宜的手段。商业城还没影子,就先搞搞建设。

    副将抹了把汗,让自己不去想到底会花多少钱。

    “将军随我上山可好?”薛瑜转头望向薛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