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120-140(第29/36页)

只是对居然闹到江乐山那里而不是被简家带回去,有些惊讶。

    陈关适时补充,“正巧遇到四殿下路过,中途还送人去了一趟钟家,后来出来觉得不合适,又让人押着送去的官衙。”

    “这倒是误打误撞。”薛瑜听着陈关描述的道士与医疗小队冲突闹事,僧人们在旁边念着佛号和“我佛慈悲”拉架,没忍住摇头笑了笑。

    表面上看,就因为这个,僧人们觉得与道士理念不和,早上讲完佛祖成道的故事宣传佛法后,就怒而出走了。

    打开纸筒,薄如蝉翼的帛书从夹缝里滑了出来。瞥见上面的蝇头小字,薛瑜顿时神色一正。

    “陈关,现在派人出去,到鸣水找守着工坊的石百夫长和江县令。”

    137.  腊日(二更)   初战告捷

    腊日过了大半, 离关闭城门还有许久,整座城池却像被笼罩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沉静极了。

    四处弥漫着祭祀香火味道, 路上少有行人, 进了腊日就是年节,除了一部分掉进钱眼里的掌柜, 京城和各处的商铺都关了门,连一直在修的路也紧赶慢赶赶在了腊日之前完工, 城中道路全部完成,城外东西两个开工了的城门夯平了土,就等年节过去来年继续。

    苏家大宅里苏家家主让人去叫两个如今官职最高的苏家人,谁料一个侄子一个庶弟都没过来,他脸色阴沉, “年纪大了,翅膀都硬了。去如春楼也没找到钟小郎?”

    管事低头哈腰赔笑, 苏家家主怒气冲冲发泄一通, 却也没什么办法。如今苏禾远和苏合手下都有活计, 跟了不少人做事,若因他有了气,让其他家子弟被排揎,被人找上门来还是他这个家主要向人低头。

    大宅院落之中,苏禾远跪在一块普普通通的木牌前, 点燃了带回来的一卷卷书籍, 青烟袅袅而上,“阿耶,你爱读书,以前不许, 现在就看看我的书吧。”

    青烟向上飘去,汇入此日各处的祭祀香火之中。与别处不同,鸣水工坊内今日虽可以休息,但为了保证运转,白日里大家都是轮班上工,外面的欢宴和庆祝,以及向外祭祀的声音遥遥传入还在运转的工坊内,再怎么渴盼,也还记得要将事情做好。

    年节原本习惯里是不开工的,但工坊的订单量都大,而且新来鸣水的工人们大多没有足够底子可以不工作赚钱一个月,真要全都遵守着老习惯,怕是得饿死不少人。因此,在刚开始有人忧心忡忡询问腊月开工事项的时候,吴威就和江乐山商量了不停工的安排。在传到薛瑜耳中时,不仅没反对,还授意在年节里做工要加十分之一的工钱。

    一般要人年节上铺子里干活的掌柜,若是心善会多给些,若是手紧就什么都没有,顶撞了没准还得失去工作,而这还是外面不抢手的活。在鸣水工坊中,哪有什么活计不抢手,看上去本是没必要增加工钱的,连吴威在提出时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薛瑜也不是要做影响市场平衡的事,真照搬后世的节假日三倍工资,怕是工坊工人们还没说什么,早早来到鸣水扎根的佃户们就要闹起来了。

    但一点都不给,虽然这时候为了好好活下去,工人们也会拼命做工,可等到以后条件变好,比起赚钱更想要回去过节的时候再追加节日这部分工钱,他们回想起来过去,违背传统的习惯让人做事,难免感觉缺了些人情味,自觉辛苦为工坊做事的心情多于感激能够拿到这份工作。这样断掉鸣水刚培养出的一点归属感,降低工人们的幸福感,未免太不划算。

    拿到以年节节礼的名义发放的每人十分之一工钱,仍旧是多劳多得的鸣水。辛林了结了早上的工作,看着自己名字后面多出来的一部分数字,反复数了三遍,没忍住咧开嘴笑了起来。

    他兑换了今天多出来的十分之一,在难得的一天里奖励自己多拿了一个饼子。推脱了马车工坊的人叫他过去做工,陪着母亲和妹妹一起将准备的祭祖肉干和饼子整齐垒到水泥板上,拿两根干草代替香烛,借了学堂里的火,在青烟中一起向先祖诉说着这颠沛流离又顺利的一年。

    “……我们到了鸣水,也算有个家了。”辛母喃喃着说完,辛林却有些忧愁,“要是鸣水不在这么远的雍州,而是在我们那里,该多好啊。”

    辛母摇摇头,“在北边,也没有这么安定的地方。”她感念三皇子收留他们做事,却也并不觉得工坊能在边关开起来,这样的神仙般的地方,大概只有这里才会有吧。

    辛林对三殿下的敬仰让他反驳了母亲,“殿下在鸣水做了好事,收留了我们,但殿下心、心、心怀天下,总有一天,她肯定也会管咱们家那边的!”在他眼中,三殿下无所不能。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在课堂上听师长教导学到的词。

    辛小妹靠着哥哥,小声道,“到那时候,咱们也回去,帮殿下做事。”

    “嗯!”辛林深感妹妹说到了自己心坎里,两人相视而笑,辛母在旁边看着孩子们,心思却飞到了远方。

    真会有那么一天吗?

    刚刚结束一堂课的江乐山出来,刚好听到了母子间的对话。其实辛母说的没错,鸣水若不是地处腹地,紧挨京城,旁边还有军队在,就算皇子再有本事,也会在时不时的边关兵祸和世家倾轧中无法继续。到了地方上,地方士绅才是龙蛇。

    他眺望着延绵的隆山,却总是忍不住看向近处走过的工人和新修的屋舍,短短几个月,鸣水县里的隆山山脚下,已经不是曾经的模样。而这只是因为一个皇子的到来,若没有三皇子设立工坊,或许现在他每天发愁的都还是如何安置流民棚里的流民过冬。

    会有那么一天的。他会在薛瑜手下,见到那一天到来。

    工人们不能离开工坊篱笆的范围,祭祀都留在了空地之上,外面搭建的竹棚已经有段时间没人来了,看上去有些萧瑟,但来到时间各不相同的工人们看着它却觉得格外亲切,在拿出准备好的东西告祭先祖后,也不忘对竹棚施礼。

    除了笑声,也有低泣声,辛苦背井离乡来到鸣水,在终于确认自己能够落脚后的第一年祭祀里,每个人都拿出了最好的东西。

    不过祭品并没有浪费,一个人供完,絮絮说完与先祖和各路神明的话,就揣着离开了,到夜里还能分着给自家加餐呢。

    他们见到江乐山怔忪,纷纷笑着与他施礼打招呼,靠双手换来的新生活让他们眼瞳明亮,或许身体虚弱,但绝不灰败无力。

    陆陆续续的家祭在傍晚临近,最后一波换班的人下工后结束,到了往日下工时间,一直负责着鸣水工坊的人都到了,积累了不少焚烧痕迹的空地上被指挥着布置了起来,有了基本的祭祀轮廓。

    工坊负责人吴威和鸣水县令江乐山站在最前面,平日里守着鸣水客栈打理与商队交际的喜儿站在旁边,有些不适应鸣水的变化。由于兵械坊其他匠人都要在家团聚,不舍得从京城把家人接来的姜匠独自一人,看着别人家团团圆圆,连江乐山的屠户后爹和娘都借着运猪来看忘了成天忙着别人家事,顾不上回家的儿子一眼。

    姜匠刚低沉一瞬,就见新带在身边的小徒弟一锤子下去钉歪了花绳,技术没错,美观差得太远,他看着眼皮直跳,在小徒弟准备继续的时候一把推开,“没长眼睛啊,这不是胡闹吗?”

    小徒弟嘿嘿笑着摸头,见他上了手,跑去给师父抢了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