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八十年代新一辈》 50-60(第19/26页)



    这是专门找了能彩印的印刷厂印制出来的,上面的配图都是小涂自己拿了介绍信去《化工报》杂志,找了他们留存的,历年来化工厂爆炸的现场照片。

    文字用的是秦今朝之前呈给沙厂长看的那些,只不过,将侧重点改成了触目惊心的伤亡情况,还有后续对于这些伤亡者家庭情况的采访。素材都是真的,是小涂一个个给这些工厂打电话,问出来的。

    他本来也觉得没有必要,打电话过去就是求人办事,费那力气干啥?编一下不就行了。

    秦今朝却要求他,文字可以加工,但事情必须是真实的。

    小涂不是很理解,但想来秦今朝自有他的道理,便照做了,发动厂办的人一起帮忙,很快,就将这批看起来花花绿绿,很是显眼的海报贴了起来。

    很快,就有职工们过来围观。

    “……化工厂爆炸案……事故造成五人死亡,重伤8人,轻伤11人,死亡者之一王某系家中独子,其父母悲痛欲绝,于半年之内相继去世……重伤之人李某,彻底丧失劳动能力,一个月之后,在医院里自缢身亡……爆炸原因:操作工黄某违反规定操作,一次性投料太多,导致反应过快,引起爆炸……”

    每张海报上都是一个因为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而造成的惨剧。因为是用原底板洗出来的,看到的照片比报纸上的清晰太多,正因为清晰,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现场是多么的惨烈,那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那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有些人先还说风凉话,说,“我还以为贴的大美女,大明星,咋贴的是这?真恶心人!”但看着看着,风凉话就说不出来了,沉默着,脸色越来越严肃。

    这些海报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人忍着心中的不适,看完了一张,却还想看第二张。

    每场惨剧的原因都是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有的是在操作间吸烟,引发的火灾,有的是没按照规定操作,造成的爆炸,有的是因为没有定期保养机器,及时维修,造成的事故,每个惨案,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就是秦今朝对于彻底落实安全生产所出的第一招,先让职工们直面漠视安全生产的后果,杜绝侥幸心理,安全事故,只有零次和没顶之灾之分。

    小涂和郭亮躲在一边,观看着职工们的反应,很满意。

    他们现在都是“海州厂安全生产工作组”中的一员,现阶段的工作就是前期铺垫,除了这些海报之外,还有协助总务、工会两个部门的宣传人员,以及厂广播站的高小萍等,出板报、出广播稿、在海州厂上刊登,编写快板、相声、小节目等,全方面宣传安全生产。

    这些海报、讲稿等,在厂区内展览完后,会放到工人俱乐部一层去,将其中的一面墙壁开辟成“安全教育展览区”,定期让职工们过来参观、学习。

    同时,以党办和厂办的名义联合出台《海州厂安全生产若干规定》,囊括了梅书记之前已经实施了,或者受到阻碍的条款,又新增了许多条款,比如将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常态化,对于班组长和职工,又不同的要求和规定,以及惩罚、奖励措施等;落实严格的禁烟制度,厂区生产区内严禁吸烟,违反者如何惩罚等;而如果全车间,全班组都没有安全事故,又该如何给与额外奖励等等。

    林林总总,每一条每一款,都非常详细,这些规定条款,是在秦今朝原有的版本之上,又经过沈厂长,几名优秀职工们一起探讨后优化的。

    而这项规定下发之后,并没有像梅书记之前那样,遭到职工们的强烈的反对,虽然个别人有意见,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抵触情绪。

    究其原因,一是那些海报给人的冲击太大了。都是一线职工,很容易带入到自己身上;二是有之前梅书记推行政策打底儿,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再就是,秦今朝出台的政策很公平,惩罚与奖励等量、并存。

    如果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每个车间,每个工人,每季度都能拿到额外的奖金。大家都是靠着工资过日子的,能有拿到额外奖金的机会,谁又不愿意呢。

    在《安全生产规定》在海州厂如火如荼推行时,颜丹霞正在准备自己的收徒事宜。

    康明强住院了,即便是康复出院,也肯定无法再从事一线工作,颜丹霞就成了钳工组唯一有带徒弟资格的,他之前的几个徒弟也就只能归了颜丹霞带。

    这几个人,以前都是跟康明强穿一条裤子的,颜丹霞对他们的感观极差,当然,这是私人感情,颜丹霞不会因私费工,只是这几人表现平平,做一般的钳工,普通维修工作还行,但很难有更大的进步。

    出于为海州厂的长远考虑,颜丹霞还是想帮海州厂培养出好的钳工人才,就起了筛选好苗子,自己亲自带徒弟培养的想法。

    对于她的想法,秦今朝自然是支持的。正好,这也和他的下一步工作计划相关联,于是就通知劳务处,面向厂内、厂外招聘钳工学徒。

    要求,初中以上学历,男女不限,年龄18-22岁,有无钳工经验都可。

    这几乎就是没有门槛啊!招工考试的信息被张贴出来之后,海州厂的职工们纷纷通知亲朋。很快,海州厂区门口,就排起了报名的长队。

    先由劳务部门组织考试,筛选掉一批文化水平不过关的,虽然只要求初中学历,但是却必须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理解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代表脑袋瓜是不是聪明。

    经过初试之后,就由颜丹霞和林玉峰进行面试。

    颜丹霞自己就是个非常有天赋的人,所以很清楚有天赋的人是什么样的。她提问一些问题,再让他们做一些实操,便可以大概判断出这人有没有潜力,培养成才的潜力有多大。

    她这里通过了,再由林玉峰来面试,主要是考察一下他们的思想性,觉悟性,服从性等等。

    能从颜丹霞那边通过的并不多,两天面试下来,只选择出了三个的合适的,进入到林玉峰这里。

    林玉峰看着每个人都觉得不错,特别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是以这三人便都留下了。

    海州厂成立时间比较短,到今年,满打满算,还不到十年。除了几名海州县化肥厂的老员工外,还没有退休职工。

    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退休,也就没有太多的空余岗位需要对外招工,而且每年还需要解决一定量的职工子女就业,造成了海州厂冗员很多。

    就比如康明强那几位并不太适合做钳工的徒弟,都是海州县化肥厂的职工子弟,这些人这些年来彼此相交,甚至联姻,构成了一条比较紧密的关系网。而康明强就只讲人情,不管不合适地收了他们做徒弟。

    跟他们预想的差不多,海州厂内没有人来报名,没有人愿意再从学徒工做起。写上这句话,只不过是让从外部招工这件事情更加理所当然而已。

    很快,招工任务结束,确定招这三名学徒工入厂。

    很可惜,虽然招工启事中写了男女不限,但并没有录用到女同志,有来报名的,一听说招的是钳工便遗憾地离开了。

    当然,颜丹霞并没有执着地想要招女同志。

    她想先把三名人选确定,等休完婚假回来就可以让这几人正式上工,开始身为一名大工匠“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