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宋道医》 120-130(第9/14页)
苏轼想不明白干脆不想了,反正来都来了,先逛逛再说,这般想着,他就四处观望起来。这一看不得了,墙上那一排整整齐齐的小木牌险些把他给吓到。
“这上面的标价是真的吗?动不动就成百上千的,怪不得人少呢。”苏轼张大了嘴巴。
苏辙走过去,发现木牌下的架子上海放着一本印刷精美的宣传册,翻开一看,发现里头是对墙上那些养生项目的详细介绍,最重要的是——他与二哥填的词也被印在了上头,还有阿父的。
“二哥,阿姐,你们快来看。”
三人
凑到一块,研究这本册子研究了半日,连苏衡已经走到他们身后了都不知道。
“你们在看什么?”
“!”
“!”
“!”
三姐弟都被吓了一跳,手里的册子险些没拿稳。
“阿兄,你走路都没有声音的,吓死了。”苏轼拍拍自己的小心脏。
“看什么这么入迷?”苏衡落下一眼,“这个啊,你们两个填的词很不错,很多客人都夸有灵气。”
“那是!”苏轼嘚瑟地翘起鼻子。
“阿兄,这上头的项目定价会不会太高了?我看馆中似乎比较冷清。”苏辙目露担忧。
“放心”,苏衡接过苏辙手里的册子,放回展示木架上,“他们出得起。”
“可是——”苏辙还想说什么,就被苏衡带出了养生馆,朝对面走去,“朝食已经做好了,先用饭。”
“好好好!”苏轼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吃食上面去。
“对面的药膳堂看起来客人还挺多。”苏辙关注的重点和苏轼完全不同。
“那是自然。药膳堂有二十个预约号,比养生馆足足多了一倍。”苏衡淡声道。
“预约号?”苏辙和苏轸异口同声道。原来不是阿兄的铺子不受欢迎,而是阿兄自己限制了人数?
“嗯”,苏衡不紧不慢地带着三个弟弟妹妹穿过药膳堂的大厅,进了一个雅间,“你们先用饭,我慢慢说与你们听。”
一顿饭毕,苏家三姐弟也弄明白了苏氏养生馆的经营模式,纷纷亮起星星眼。不愧是阿兄,阿兄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兄控就是这般对自家兄长盲目自信。
“明日正好是大相国寺开放万姓交易的日子,我带你们去大相国寺逛集市。然后再去大相国寺南的分馆用午食。那边也开了个药膳坊。”
大相国寺位于州桥以东,紧邻汴河大街。每到开放集市的日子,从山门直到佛殿后的资圣门都挤满了人。苏衡带着弟弟们早早就出发,苏轸则留在观中陪程氏。苏家三兄弟抵达相国寺山门时,贩卖飞禽猫狗的小贩还在搭建摊子,笼子里的猫猫狗狗们还在打着盹儿。
“这只花狸长得好可爱,四只爪子都胖乎乎的,像金元宝。”苏轼蹲在一只兽笼前,围观小花狸睡觉。
苏衡淡淡落下一眼,抿了抿唇。不如茯苓儿,苏衡心道。
苏辙兀自站在一笼雪白的兔子前,神情有些发怔,不知想起了什么。
“买只回去?”苏衡不知何时站到了苏辙身后,低头问道。
“不了”,苏辙摇摇头,最后看了那笼兔子一眼,一手拉着苏衡,一手拉着苏轼,“不是说要去烧朱院吗?大哥,二哥,我们走吧。”
大相国寺内每个区域售卖的货物都不一样。山门的摊子主要卖的飞禽走兽,位于第二道门和第三道门的摊子则是卖各式各样日用品的。苏衡没有停留,带着弟弟们往里走,到了佛典前的大庭院。
庭院宽敞,摊子也搭建得更加华丽,有商贩还在摊子四周支起架子,挂起彩色帐幔进行装饰。这里卖的货物可就多了,有草、竹席子、屏风帐子、洗漱用具、马鞍缰绳、弯弓长剑、时鲜瓜果等等。吃的用的全都齐了。
离大佛殿最近的位子已经被最出名的几家摊子给占了。苏轼目不斜视地走过孟家道冠摊、赵文秀笔摊和潘谷墨摊,最后被王道人蜜饯摊绊住了脚步。
“阿兄——”苏轼闻着蜜饯诱人的甜香,渴望的眼神看向了苏衡。
“买吧。”苏衡道。
“谢谢阿兄!嘿嘿~”苏轼把蜜饯摊上的每个品种的蜜饯都装了一些,最后装了满满一大袋。每种蜜饯看起来都很好吃,他当然是全都要!
在大佛殿左右回廊流连的妇人们比较多。因为此处是各寺院的师姑们售卖女红作品和各色饰品的地方。苏轸因为来了月事腹部隐痛,不便出门。但苏衡并没有忘记给她带礼物回去。师姑们亲手做的刺绣与领巾抹额,苏轸自己也会做。因此苏衡左挑右选,最后给自家妹妹买了一根小巧玲珑的珍珠发簪。
“阿兄,烧朱院在哪呀?蜜饯吃多了,我想吃点咸口的。”苏轼眼巴巴地看着苏衡。
“烧朱院要走这边,穿过这条长廊。你们不继续逛其他摊子了?”苏衡问。
“下次吧,烧猪肉最重要!”苏轼拉了拉苏辙的袖子,“阿弟,对吧?”
“嗯。”苏辙应了声,很给他二哥面子。
“那走吧。”剩下的就是资圣门一带的书籍摊、珍宝摊,书画摊还有来自各地的土产香药摊,价格一般比较昂贵。不去也没什么损失。但后廊一带全是占卜摊子和画人物肖像的摊子,苏衡倒是觉得苏轼会感兴趣。下次可以专程带弟弟们去逛逛后廊。
慧明的烧猪肉是相国寺一绝,排队购买的人已经从院内排到了院门外。不过,慧明是药膳坊的厨子,苏衡是他的东家。东家上门,怎好让他与普通客人一般排长队。况且苏衡早就提前与慧明打好了招呼。
烧朱院的小和尚一看到苏衡一行人,立刻将准备好的食盒奉上:“苏道长,这是您预订的烧猪肉。”
“多谢。”
苏轼迫不及待地打开食盒,连筷子也顾不得拿,直接用手拿起一块放入口中。
“唔!!!”瘦的部分不干不柴,被炭火炙烤得刚刚好,肥的部分被微微烤焦,入口即化。上好的豚肉搭配最佳火候与顶尖的炙烤手法,在舌尖爆发出无上的美味。
苏轼想,这便是京城吗?为了这口炙猪肉,他愿意在京城待一辈子!
第128章 第128章金榜题名
过了年,很快便迎来了春闱。
苏洵此前一直在五岳观的藏书阁中专心备考,藏书阁外的金梅开得正好,可惜苏洵根本无暇欣赏,白白辜负了满园春光。程氏陪在苏洵身边为他磨墨添香,根本顾不上看顾孩子们。再者,有稳重可靠的长子在,他们也放心不少。因此,到了这时,两人对苏衡在京中的产业仍然一无所知。
二月初十,举行礼部试的日子终于到了。每一年的礼部试多半都是借太常寺或国子监的场地来充当贡院,也就是考场。上一届礼部试是在太常寺举行,今年轮到了国子监。苏家人暂住的五岳观离国子监并不远,这就方便了苏洵。
每次礼部试前,京中客店都被从各地进京赶考的举子们订满。来晚的举子只能挨家问询客店有无空房。还有不少举子囊中羞涩,只能借住寺院或道观。托了长子的福,苏洵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