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鸟图鉴: 【终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笼鸟图鉴》 【终章】(第2/5页)

    宋梧站在她的身侧,满园百日红好看,满园的笑脸好看,这罩在七层浮屠身上的笼子,总算是……破了。

    本以为破开它的该是刀枪剑戟,却没想到竟是缕缕春风。

    华雀良言,她一直说的,都是对的。

    就是破的太晚太惨痛。

    以至于好多人都没能看见。

    “她们会看见的。”

    宋贞看着忙碌,吵闹,又充满烟火气的春息楼。

    一屉屉包子往外提着,一壶壶花茶往外端着。

    客人聊天吃饭吃地开怀,小孩儿在海棠树下荡着秋千,姑娘嬉笑怒骂全是发自内心。她看着高兴,高兴的时候不能哭。

    她掏出手绢使劲擦了擦脸。

    宋贞说她们会看见的。

    “以后这梅州下的每一场雨,吹的每一阵风,落的每一片雪花,都是她们。”

    她们会看着我继续走下去,继续带着春息楼好好的生活。

    欢鹂、小春,她们都在这里。

    每个人都在。

    每个人都是人间漂泊浮萍,这个地方,就是所有人的家。

    “所以,你且去吧,我不走了。我要留在这里,等所有人回家。”

    遥想十多年前。

    有个小姑娘,从宋贞变成了珍鹭。

    十年光阴,又让她变回了宋贞。

    若不是笼馆中人,任谁都想象不到这十年间到底发生了多少人间悲喜。

    那里有姐妹团圆之喜,也有姐妹离别之痛。

    有新婚喜,更有生离苦。

    有惺惺相惜,有死生同寝。

    有一跃而下的孤勇,也有大火烧尽的枷锁。

    有人说不出一个字,却保了春息楼的生。

    有人道尽千言万语,铺了春息楼的路。

    所以诸位看官,您问我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只能一生叹息说真乃人间大梦,悲喜轮回,遥看故事最初,竟不忍再说。

    还是说说后面发生的事吧。

    先说那赵家,因站错了队受了重罚,眼看天子震怒,赵家老爷恐拖累全家,竟在放走幺儿的第二天便在祖宗祠堂引咎吊死了。

    赵家被没收大半财产,上百口妻儿家眷家奴陷入人祸。

    可怜那有情有义的赵氏幺儿明熙终是被家族所拖累,再赴陇南再救赵家。

    竟他一番苦心钻营,艰难行事,竟是生生稳住了根基了却赵父遗愿。

    可也熬坏了身子骨,梅州陇南隔三差五两地奔波,顾及家族又估计尚在襁褓的婴儿,年纪轻轻便早生华发。

    让人唏嘘同时,也道声幸好。

    幸好,他赵明熙,撑下来了。

    连同着他对发妻那份哀思,撑下来了。

    只有一样特别,那便是他发妻身边时常跟着的小丫头阿芸。

    几年后出落的水灵动人,许是跟在那明艳高贵的孔雀久了,竟然也发誓要闯出一片轰轰烈烈才好。

    也不知怎的,非看中了赵家旁支的公子,二人情投意合,颇有明华二人当年的势头。她心一横在一个孤寂长夜,百里夜奔跟着这公子跑了。

    旁人是怎么劝都劝不住,之后再无消息,多年以后只听说她化名为芸娘。

    再说这赵明熙的小女儿小春。

    孩子尚且在襁褓之中,母亲身死父家遭难难免顾及不周,便一直放在春息楼养着。

    说来也巧,这孩子倒是与这春息楼的欢鹂姑娘,也就是当初名动梅州的歌妓颇有眼缘。

    这欢鹂也是接二连三地丢了一双儿女,算是兜兜转转落了个干女儿。虽说是干女儿,可是真当亲闺女养着,尽心尽力含辛茹苦抚养得亭亭玉立。

    这小阿春成天见地跟在人家身后干娘干娘地叫,是一刻都分不开。

    最后说这宋举人。

    这宋举人本名梧桐,自取宋梧,一生草芥龟奴命,幸遇得贵人师父,也凭着自己的努力夺得了举人功名,摇身一变成了良民,不仅让梅州多了一番佳话,也让人间多了一桩奇事。

    那往后寒门子弟皆以他为样,发奋图强,今朝改命。

    只是这背后心酸种种,却无人知晓。

    朝廷恢复科举后,宋举人便进京赴考。

    临走前,他曾邀请老师宋贞与他一同离开,毕竟二人纠纠缠缠,早已不似师徒关系。

    可临走那天被宋贞婉拒,后者身抗春息,已发愿永生不离不弃。

    愿在梅州,等诸位故人回家。

    若可以歇脚吃茶,那便是她莫大荣幸和庆幸。

    话已至此,宋举人也无话可说,只留下一句卿愿等君,君必春来。

    他离开梅州那日,春息楼众人连同赵明熙父女码头相送。

    他身无长物,只略略带了些书册和一壶热酒便登上了船。

    船家老头晃动船桨,水波阵阵,春风袭来。暮色渐沉,似有繁星落下。

    同行考生与宋梧坐于船头一同赏月,才离开二里地便觉想家,瞥见这酒便问宋梧,是否家中人所酿,带在身边,以慰乡愁。

    “倒不是。”

    宋举人轻轻拍了拍坛身,叹了口气。

    同行考生见他如此宝贵,却又不喝,实在是费解。

    “那是为何?这酒不是家中人所酿?宋兄又不喝,那带在身上为何意啊?”

    “为敬故人、敬亲朋好友、敬红颜知己。”

    他说着扯掉酒坛红布,香气扑鼻让人垂延。

    可这宋举人并不馋酒,忽地起身抱起酒坛,竟往那船下长河,尽数洒去!

    星星点点,璀璨如星,恰如繁星明月坠入长河,波光粼粼,照亮黑夜!

    考生大骇,连说可惜。

    可扭头看那宋举人神有道不尽的哀色,他忽地闭上了嘴巴。

    圆月清辉下,只有二十岁的宋举人,看上去好像老了很多。

    他说,“我寄春酒慰长河,望,故人饮之寄春风!”

    春风二字刚落入长河之中,忽地江面起风,一阵和煦晚风竟飘飘荡荡从梅州而来推行渡船。

    船行十里,船家高兴,他停下船桨远远向梅州相望。

    满目万家灯火,春风都有了颜色。

    最稀奇的是,随着宋举人的话语,他们好像听见了振翅声响。

    眯起眼睛看去,竟看见那天水连接处飞来了一群春燕。

    那群春燕尾羽划过弯月,翅膀轻点江面,波光粼粼,振起一波波涟漪!

    “宋举人你看!这些鸟儿仿佛真的在喝你的酒!”

    船家的船桨重新晃动,他哈哈一笑,笑地开怀。

    “哈哈哈哈宋举人,看来你的故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