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200-210(第8/15页)
一枪也没有落到他身上。
宋时透过枪声和血光,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许久不见,对方好像长的更高了。
她轻笑了一声:“好久不见,西域苦寒,贺将军可还安好!”
贺章的目光在宋时的身上扫过,确认她身上没有受伤的痕迹,轻轻点了点头:“好久不见,南洋酷热,安否?”
满地的血污之中,靖安帝惊魂未定的看着还在叙旧的两人,忍不住暗骂了一句疯子!
然而贺章却转头看向了他,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
半响,轻笑了一声:“陛下,还请前往宗庙下罪己诏吧!”
靖安帝忍着想要呕吐的欲望,看着满地还在挣扎的群臣残躯,他抹了抹脸上溅到的血迹,不去想那是谁身上的血液。
他咬着牙看向宋时和贺章:“现在,没有外人了,告诉我!前太子还留存在世的血脉,是不是真的!还是你们原本就是想要随便找个人来混淆大魏的血脉,借他的名声,污蔑他的清白!你们可别忘了,京师是他力挽狂澜收复的,如果不是他以命相托,大魏是不会交到龚敬的手里……”
第206章 先太子的遗愿“大魏的血脉?有那……
“大魏的血脉?有那么重要吗?”贺章看着脸上被血污糊满面的靖安帝,眼中透着一丝不屑。
“大魏传承不足三百余载,不算你,一共16位,太祖以布衣开国,建文新政引发靖难,叔侄相残,仁宗在位10月病逝,宣宗放任太监批红,英宗土木堡葬送50万精锐,兄弟阋墙互相残杀,武
宗建豹房消耗国库白银近三百万两,天启沉迷木匠,世宗一心修道,神宗……二十八年不朝……”
“太祖撤除宰相,独揽大权,要求陛下必须兼具政治、军事、财政,无所不能,但是除了成祖又有谁做到了?陛下你可以吗?”
靖安帝面色铁青:“大逆不道!你怎么敢……”
“陛下!请听臣说完!”贺章打断靖安帝的话头,嗤笑了一声:“靖难之役,夺门之变,国本之争,太监专政,17年换50相,他们做得,我说不得吗?”
“更不用说,以大魏全民血肉供养大魏数十万宗室数百年,扒皮抽骨仍嫌不够,河南全省税粮尚不足周王一系开支。”
“陛下你猜,后世会如何评价大魏的治下?是蓝玉北征,人皮作旌。还是于谦守京,夺门断魂。亦或者张相富国,掘墓尸焚。天子之位,不过一家私产。陛下……你告诉臣,这样的血脉有什么好需要传承的?”
宋时静静的看着贺章难得脸上露出的刻薄之色。
贺章和贺守正几乎从未享受过大魏的半点恩泽,反而因为这衰败的朝政和混乱的世道一生颠沛流离,而贺守正临死还要为大魏搭上一条命,贺章更是带着无数的将士,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征战无数……
这一切难道就是应该的吗?
有些话,从贺章的嘴里说出来,比起她更加名正言顺。
贺章从小和贺守正在流民之中学会生存,所见所闻,无一不是大魏的疮疖溃烂之处。
“太子所为之付出的性命的不是大魏宗室,也不是大魏血脉。乱世之中,人不如狗,他力挽狂澜想要护住的是一方百姓,是驱除鞑虏,是守土安疆,而不是大魏千秋万代,趴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
“大魏!早该亡了!”贺章的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愤恨!
靖安帝死死的看着贺章,突然一瞬间,他脑中闪过了什么,他抓住了那抹灵光:“是你!宋时所说的太子流落民间的血脉是你!我早该想到的,你长的和太子……不……不对,太子没有孩子……你们在骗我……”
“如果是你,你们当初为什么要让我上位……这一切原本不应该是由我来承担!”
“你们在骗我!这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当初先太子就应该传位于他,先太子崩逝之时,他和龚敬都在,根本不应该把我找过来……”
“陛下!”
宋时看着有些发狂的靖安帝,一字一句道:“贺章生于草莽,自出生到现在,可从未白拿过百姓的一分一毫,也不曾享受过万民供奉。反而是还未成年就亲赴战场,从辽东雪原打到草原关口。他继承太子遗志,不仅收复山河,还远去西域开疆扩土恢复汉唐旧地……”
“他可不欠大魏百姓什么,而陛下除了举兵失败后颠沛流离的那几年,从小到大衣食住行,那一样不是民脂民膏?其他的大魏宗室这些年,不是被反贼屠戮,就是被福王斩杀,陛下留的有用之身,还不知足吗?”
靖安帝久久无语,半响他有些颓然道:“所以呢,你们都是为国尽忠的猛将,为民尽心的良相。呵,只有我是个昏聩平庸的无能之主,所以你们到底想要我做什么?将我幽禁宗庙然后宣布暴毙不就行了……”
“你们有前太子血脉的大旗,又有收复山河开疆拓土的功勋,还要留着我做什么?”
靖安帝已经是连朕这个称呼都不想说了。
宋时看着靖安帝。
没错,其实早在前太子去世之时,贺章只要暴露身份就可以称帝。
甚至是龚敬、宋时都可以。
因为他们如今掌控了整个大魏最精锐的军事力量,以其摧枯拉朽的功绩,当场改朝换代并没有什么问题。
最多是宋时称帝后可能会因为其女子之身引来更多的非议和阻力。
但是那又怎么样,在绝对的军事力量面前,很多阻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更不用说,大魏的海上运输补给路线大部分都掌控在宋时的手里,从日本到南洋,关键的贸易节点上都是宋时一手安插的人手,她们的身上深深的烙印着宋时的印记,全面清除,只会造成新一轮的势力洗牌,海上的物资运输就会陷入瘫痪,这可是如今小冰河时期,大魏耐以生存的命脉,而大魏是绝对经不起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
不说辽东的女真的残兵,蒙古的部落,便是西域,吕宋,安南,南溟那些刚收复的新地,难道就能经得起大魏内战混乱的诱惑吗?
除了他们,其他的人根本无法稳住大魏如今的局势,而镇远军也不会听从其他人的命令。
但是称帝后,又能怎么样?
继续建设一个家族式的分赃政府吗?
利用南溟的土地资源和良种延续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吗?
宋时读过的书,看过的字,在红旗下发过的誓,接受过的教育,无法让她心安理得的接受这样一个结局。
大魏现在处于一个封建社会生产力最为顶级的时代之一,土地过往的产出完全无法承载的人口数量。足以供应全球贸易链一半的海量生产物资能力,以及发展到目前全球顶峰的科技水平和军事实力。
但是,大魏还是过于落后了,相比宋时所在的新世界。
正因为它的落后,所以它现在处于一个孕育先进生产力的最佳温床。
也是因为它的体制问题太多,朝政千疮百孔,国家已经到了一种几乎无以为继的地步。所以才能容忍宋时以一种摧枯拉朽,大刀阔斧的方式进行社会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