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80-190(第12/15页)

大臣帕那莱一脸震惊,虽然暹罗一向身段柔软,左右逢源,但是这也太……

    犹豫了一下,想到那个北方大国的威势赫赫,反对的话终究还是说不出口,于是只能转移话题,发问:“荷兰人不是想要买下洛坤港吗?”

    “洛坤港反正是守不住的,那群荷兰人太难对付了,直接交给大魏,我们隔岸观火就好了。安南归顺后,大魏的船就能直穿北部湾,最急的人反正也不是我!大魏还暂时到不了这里。”

    “缅甸和沧澜王那边,各送十船稻米,就借大魏的福船送!”

    “至于孟族……”想到孟族境内那条唯一通往琅勃拉邦的晕盐商道,颂昙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意。

    他抬头看向了自己高价聘请的日本浪人头目,高声问道:“小西君,你们和你们的铁炮,不会让我失望吧?”

    小西行景低头行了个武士礼:“在下必然不会让通往琅勃拉邦的商道被孟族断掉!”

    颂昙看着小西行景远去的背影,低声道:“先派使者去吕宋打探消息,安南和吕宋只怕只是一个开始,大魏想要吞掉这两块肥肉没那么容易。去寺庙找些暹罗的僧侣,回头偷偷送到安南和吕宋去。大魏以儒教立国,但是南洋,终究还是信佛的……”

    大魏很大,但是正因为太大了,所以他们不知道。

    南洋这片混乱之地,还是要南洋人自己才能玩的转……

    等西洋人的船已经到了马尼拉港的时候,南洋各地的势力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时之间,南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马尼拉上,各国纷纷派出使团……-

    不需要等那些国家派出使团,与此同时,大量的大魏使臣带着金银和礼物,随着商船奔赴各国。

    先是通报各国,第一是安抚,大魏暂时并无扩大领土之意,是吕宋西班牙人先撩者贱,残害华人,引得大魏上下民众愤慨不已。

    第二,则是在南洋的各个港口直接买地,开始建造使馆。说

    是要方便约束大魏子民,在异国他乡免得行差踏错,无律可守。

    第三则是在华人聚集区兴办教学,广开民智,护侨安民。

    但是实际上谁不明白,这是直接在摆明身份,在西洋人入驻南洋后,大魏也终于将目光投射了过来,要和那些西洋人一样在南洋建设自己的港口和航线,顺便庇护那些流落到南洋的华人!

    吕宋屠华之事早已传遍南洋华人圈子,早先大魏不闻不问,现在一怒之下虽然有点晚,但是终究还是有理有据,反而是其他不少也发生过类似事件的地方开始慌乱。

    毕竟早先大魏对于外地流民置之不理,早已让大量华商在海外成为了待宰的肥羊,不仅沦为社会最底层,还能时不时就收割一笔。

    如今人家开始秋后算账了,少不得不少势力为了避免殃及池鱼,开始主动替北方大国提前清算一下。

    毕竟南洋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都无法对着大魏的使臣说一个不字。

    大魏讲理的时候是很讲理的,但是他讲的是他的理。

    一旦你忤逆他,下场也是摧枯拉朽的,哪怕被灭国,落到对方的纸面上也不过是清除部分海盗贼寇。

    之前大魏衰落,还未投射势力到南洋的时候,自然可以无视对方的命令,隔着万里南洋,对方根本无暇南下。

    但是现在吕宋,彻底打破了南洋各国数百年来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

    卧于猛虎之侧,不管对方表现的多么无害,它随意的一挥爪,对于这些南洋小国而言都是致命的。

    吕宋,就是前车之鉴。

    大魏,是真的来了!

    大魏的大使馆,第一个先坐落到了暹罗。

    不仅是因为暹罗态度最为积极,更重要的是,暹罗是除了安南之外,南洋最大的产粮区之一。

    况且之前安南拒绝卖粮的时候,就是暹罗大量的出售粮食,才稳住了大魏的局势。

    大使馆还在建造的时候,就有不少的华商前来打探消息。

    一听是要新建大使馆,纷纷踊跃捐助。

    之前陈渔南下的时候就已经提前给一些当地的华商传递消息,大魏会过来给当地的华商派发护照,然后入驻使臣,处理当地华商在异国遇到的问题。

    要知道在异国的华商,作为二等公民,哪个没有被当地人欺压盘剥,所以才会以宗族商会相互抱团,但是再怎么抱团,终究是异国他乡,名不正言不顺。

    因此,当时消息一传出来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实在是过于丰厚了。不过随着消息越传越远,也开始有些走样了。

    虽然宋时的意思是只要在南洋各地,能听,会说汉语(包括方言)的,愿意“忠于大魏”的,即可认为华人,但是实际操作下来却并不是这么回事。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并不那么容易被珍惜。

    况且,虽然现在海运已经逐步开始推广,但是南洋之地距离大魏千万里之遥……

    因此这个“忠于大魏”就被各种解读!

    各地华商纷纷慷慨解囊,大魏使臣船只所到之处,补给、材料、物资不用其花费一分一毫,用尽了十二分的殷勤,只为得到一张来自大魏的“护照”。

    “过所呢?”书办看着眼前的华商。

    对方尴尬一笑:“早年被大水冲掉了……”

    不少祖辈出海的华商,还能说句利落的闽语就算不错了,哪里还能留的住过所。

    他眼见书办脸色不好,下意识的就想把手中准备好的银两递上。

    不料书办看了一眼他的手心,从旁边带了一块牌子立在前面。

    上书:“凡有索贿行贿,抄没家产,发配五千里:南溟、海西,天山可选……”

    吓得华商一个激灵,连忙将手中银两收了起来。

    见对方老实了,书办才继续记录对方的信息。陆续询问了对方的姓名、住址、祖籍,然后记录了外貌特征……

    “你去旁边先画像吧!”书办指了指旁边还在奋笔疾画的素描师。

    出海的时候,使臣们就带了一批画师,去掉了写意,突出了“素描”的风格,也让画师的培训时间从数年减少到了半年,以解决没有相片的问题。

    华商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张画像:“我已经找人提前画好了,你看……”

    书办看着眼前掌心大小的画像,对比了华商的样貌,点了点头。

    只要相貌不偏差,他们自备还能省点时间。

    陆续将之前的资料填好,封入了照片,一式两份存档后,将手中刚做好的护照交给了对方。

    对方抱着靛蓝色的桑皮纸硬壳护照激动的连连道谢,然后才忍不住翻开手中这本沉甸甸的护照。

    封面烫金楷书“大魏海外子民凭信”,四角压印四神兽的纹样,内衬夹层嵌金丝编织的阳刻的大篆防伪印记,透光可见。

    背面则是一行清晰印刷的大字:“大魏帝国敬告诸藩:凡执此照者,皆我赤子,涉海营生,特颁此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