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80-190(第1/15页)
第181章 不要做待宰的羔羊!南洋的人……
南洋的人口一直非常分散,于是对于其广袤的土地而言,控制其人口才是最好的方式,他们的生活无限接近利未亚的国家状态,近乎原始的部落酋长制。
然而,南洋的北方出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华夏文明,大量来自华夏文明的奢侈品出现在了南洋,而南洋的木材香料和海货,也成为了华夏生活的一部分。
在南洋,西洋人如果遵循传统的贸易网络,那么他们根本竞争不过华人,华人甚至可以用亏本的方式倾销一些商品,然后换取更多的当地货物,只要能运回本土,就能大赚特赚!
这样的贸易模式是西洋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效仿的。
但是,如果西洋人过分使用武力,那么繁华的港口就会瞬间凋零,这一点,荷兰人所占据的巴达维亚地区就深有体会。
本质上,在南洋,西洋人与华人的关系并非势如水火,反而是一种依附关系,或有对抗压榨,但是更多的还
是共存。
毕竟西洋人有华人想要的黄金白银,而西洋人对于大魏的商品更是趋之若鹜。
在大魏的强力压制之下,大多数的华人对于海外的领地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占有欲,更多的不过是随着疾风流转往来的商贸活动,或者委身各种势力当一个算账贸易的包税官。
然而,无论是南洋何处的华商都知道:南洋诸岛之中,唯有吕宋待大魏人最为无礼。
两年前的五月,西班牙随意宣告华人叛乱!
这无疑是再一次大屠杀的预警,八连之中不少小商贩望风而逃。
而八连之中,来马尼拉的大多都是带着货物前来交易的华商,不少人考虑到自己的身家与货物,一开始不敢轻举妄动。
整个马尼拉,往来墨西哥的西班牙商人不是赊欠着华商的钱,就是赊欠了华商的货物。
混乱之中的华商担心身家不保,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了最信任的西班牙朋友保管。
可惜,最先对他们举起屠刀的,无疑就是他们的西班牙朋友。
毕竟,只要杀掉那些华商,就能将过往的债务一笔勾销,甚至独占那些华商财产。
这样划算的买卖,怎么会不让人为之心动。
整个八连再次毁于炮火,西班牙人将没杀完的华人通通驱赶到了八连旁边的西里河。
这河水之中,曾经铺满了华人的尸体,无人收尸,半年臭味不绝。
除去被西班牙人炮击,枪打,驱赶下水而死的,还有1500华人在绝望中自尽,无数人在西里河和附近的海域溺水身亡……
这也是宋时在拿下安南这个粮仓外,将南洋的第一个目标投向吕宋的原因之一。
安南原本就是大魏故土,自然不算开拓。
但是吕宋却是有史记载杀伤华人最多的地方之一,如果不以雷霆手段镇住南洋各岛,很快,新一轮的屠华就会陆陆续续在南洋的其他地点重复上演。
“我查看了之前玄光子写的吕宋报告,两年前的屠华西班牙下场的人只有三百余人,而华人,光是他们亲眼目睹死去的,就有四千以上……”
卢雁回握紧了手中的三眼统,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倾泻而出。
“大魏的百姓并非没有反抗的勇气,但是他们的武器,太差了……”
宋时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吕宋之地,大抵为闽地南下之民。闽地山多地贫,人皆以海为田。无处求生,只能下海。南洋之地,无一处没有华人,南洋港口无一处没有华商。然而没有大魏朝廷的支持,他们在南洋,如同小儿抱金,穿行于市,因此引得众宵小窥视,暴力排华,屡禁不止……”
“以前大魏不愿开拓南洋,但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再沿着之前的方式走下去,大魏只会再一次陷入土地与人口的矛盾之中……”
卢雁回看着宋时:“不管大人想做什么,我觉得都是对的。就像草原上,你虽然说自己是一意孤行,但是你的确做到了,以最小的代价,让蒙古诸部瓦解臣服,让边关起码二十年之内不再有战事……”
宋时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被卢雁回这老实巴交的话逗笑了:“好吧,其实我只是想,给南洋的华人分发护照,顺便将火器的禁制放开……”
“地是承天载器,养民保生之物。南洋很大,人却很少,如今就连万里之外的西洋人都已经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以后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土地会被分割,但是世界只会越来越紧密的联系成一个整体。”
“此是千年未有的大争之势,大魏人也一定会慢慢全部走出去,早先也有不少的华人早就去了南洋落地生根了,如今大魏以后会陆续在南洋各地建设港口,安置官员,管理商贸。而到了海外,如何辨别华人与土人,就是关键了。”
当初陈渔第一次南下南洋,第一是宣布大魏重新恢复朝贡制度,第二则是打探各地的消息,与散落在南洋各地的华商联系。最后才是辅助收复安南。
宋时的目光落到了黑暗的山峦之上,这次的南下是她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现在龚敬身体还好,尚且能撑住前朝,自然能帮她抵挡住一些风雨。
但是她不可能在南洋待的太久,距离太远,海路难行,长期与大魏的朝廷失去联系并不是一件好事,海东青再能飞,南洋终究不是它们惯待的地方。
下下一次季风回转之时,她就要回到大魏,她在大魏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但是走之前,她却必须先将南洋诸地安排好。
一是,以马尼拉为中心,完成护照发放机制与各地大魏使馆的建设,让大魏的势力再次辐射到南洋诸地。
二则陈渔上一次还未完全建设好的南洋驿站建好,船只在海上,虽然自己会带一些补给,但是沿路都需要从各地采购,尤其是清水和食物。一路上的港口数量足以影响到一船人的生命安全。
三则,越过吕宋,前往澳洲-
“护照的发放原则,只要是华夏族裔,能听,会说汉语者即可,方言也是可以的。”考虑到有很多南下务农的百姓并不识字,并且处于南洋这种人种混居的地方,教育水平自然无法考虑,宋时没有苛求。
这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对于南洋华人的编民齐户。
“先在马尼拉试点,之前准备的那些画师现在也可以准备派上用场了……”
卢雁回欲言又止,宋时示意她说。
“护照之事,早先已有争论,属下自然是支持的,但是这火器,能以小博大,五十步之外伤人肺腑,又不像弓箭一样不好隐藏……如果通行全国,那么各地的凶杀案一定会……”
自从宋时力行新政以后,整个大魏偏远之地不说,起码大城市之中,有衙门和巡检司巡逻,不说夜不闭户,起码路不拾遗是真的。
为了完成朝廷安排的流放的指标,街上的流民和浪荡子一旦查出没有户籍,立即就会被扭送到边境之地,分田置家,。人凑不够的时候,钓鱼执法也是屡见不鲜。
而一旦火器大规模流出,稍不注意擦枪走火,其混乱程度可以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