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 200-210(第15/15页)

看到几乎和男性朝官数量并不逊色的女官还是让不少的百姓心中有所激荡,忍不住“哇”的出声。

    原本是看热闹的几个女娃,看着最前面衣着华丽的几个女官,下意识的感慨道:“好漂亮的衣服,我努力上学,以后也能穿上吗?”

    “应该可以吧!听说只要能考得甲级文书就能入职女官呢!”有人微笑着回应。

    人群之中原本有个秀才想要讽刺几句:女子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但是却在女官队列的后面看到了自己原本的邻居张家的大娘子,一时之间,满心的酸涩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气的转身离开,看不下去了。

    无人在意他的离开,只是一个劲的仰着头想要看清一点前方的人。

    司礼监的大太监大声的将一篇盖了玉玺印的祭文念出,只是他边念,脸色就越白,声音却不敢有丝毫停顿。

    围观的百姓没听懂这繁复的言辞,那声音再大,传到百姓这边也很难听清了,反而是天坛下面的百官听的最为清楚,同时脸色也是最为复杂。

    前面来自靖安帝的那一段罪己诏大家多少有些听到风声,但是最后一段:将宋时封为内阁首辅兼任三司使,直

    接管辖三部,挟任免人事专权……

    这就不由的让人深思了。

    倘若这职位落定,宋时不仅最年轻的女官,甚至可以说是大魏最年轻的宰相,张相改革尚且有实无名,而宋时这是名实皆占……

    倘若换到二十年前,甚至是十年前,都会有人跳出来以死相逼,维护祖宗家法。

    但是经历了这几十年的战乱和魔幻,很多人的底线早已经进一步退却了。

    甚至还有些人早在龚敬入京的时候,都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如今推迟到现在……

    不对,这也不算改朝换代……

    有些人的心理预期从原本的退十步,现在变成了退五步。而有些人的心理预期则从进十步,变成了只进了五步。

    一时之间不管想要骂乱臣贼子的人,还是想要邀从龙之功的人,都有些茫然。

    也有人面色了然,终于知道为何这次这么重要的冬至大祭,为何很多大臣都没有出现了。

    整个朝堂之上,在被谋逆案刚刚彻底清洗后,宋时的威势已经达到了顶峰,一时之间,竟然无人出声反对。

    能坚决反对的,自然也不会出现在这个场合。

    而旁边杀气凌然的带枪锦衣卫也让人不敢妄动。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站在最前方的宋时,和后面的龚敬,想要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一丝端倪。

    直到司礼监的人将全文念完,整个天坛一时之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曾经宋时年少的时候也曾迷茫过,为什么华夏不能像欧巴罗那样搞多中心的党派治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听起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景。

    但是很快,这些想法就被现实打破,抛开那些公知洗脑般的吹捧后,所谓的三权分立不过是一个掩盖彼此矛盾的笑话。

    欧巴罗包装华丽的文明外衣之中不过是宗教叠加贵族统治,延续数百年的腐朽与恶臭。

    大概是因为华夏的历史过于长久,又太喜欢记录。而人性从古至今又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所以无论什么政策什么经历都能在华夏的历史中找到重复的痕迹。

    即使是另一个世界线,所处的时代也不过是翻版的春秋战国,互相攻伐不过是隐藏在贸易与文化的表象之下。

    欧洲林立的山脉注定了,除了商业和航海,在贫瘠的土地上找不到生路。所谓的帝国只能短暂的存在于地中海附近的世界,山脉将地区划分成犬牙交错的一块块,只能用宗教勉强将欧巴罗连接成一个整体。

    而十四世纪的黑死病打破了一切,在黑死病的面前,即使是神的仆人也要面对死亡。

    面对死亡,人人生而平等。

    于是在死亡的极端威胁下,欧巴罗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从而诞生了宗教战争,以及寻找新航路。

    欧巴罗的体制适用于他们的国小民少,贵族治国的国情,而大魏的体制却是从两千年前,大秦的法家政权统一全国后,已经定下了最初的基调——大一统。

    只有将力量集中于一处,聚沙成塔,才能在千百年的来拥有改造生活环境的力量。

    华夏的体量太大,历史的惯性太强,任何的体制的执行和实施都必须植根于华夏自身的传统和内在驱动逻辑。

    何况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精英治国的传统,每一次的朝代开局都是由最有能力最有智慧的人来领导天下,同时其不断进化的选拔逻辑,在千万人中选拔最为优秀的精英辅佐皇权。

    中央集权没有问题,有问题的,从来都是由人心贪念而产生的家天下,因为智商和管理能力不会因为血脉而传承。

    祭文一式三份,一份在现场告祭上苍,一份留存内务府,另外一份则以送入印刷厂,十日之内通告全国。

    宋时上前一步,慢慢直起身来,步伐坚定的接过了太监手中的祭文,站到了靖安帝的身边。

    躬身行礼:“谢陛下隆恩,大魏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双手将祭文交给了靖安帝,两人相视一眼,久久不言。

    半响,靖安帝轻笑一声:“大魏万岁万岁万万岁!宋爱卿,望你谨言慎行,守护好这大魏的江山社稷,愿大魏百姓安康,再无饥瑾……”

    宋时垂眼:“亦是臣毕生心愿!”

    靖安帝从宋时的手中接过了祭文,转身投入鼎中,任由烈火将其焚烧殆尽。

    如此,才算昭告皇天后土,这片土地上皇权和相权又一次无声的交锋中发生了什么。

    就此,这场冬至大祭,正式结束!

    要很久很久以后,现场的百姓才会懂得,当日他们在天坛之外遥遥相望的那个晨光中见证了什么的发生。

    而君主离线,也确实只是华夏帝国漫长转型中的另一个开始。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